東莞吃的就是不拘一格

  東莞美食之於廣州人,名聲最大的莫過於厚街燒鵝瀨。如果你對東莞美食的了解僅限於此,那未免有點可惜。難道廣州人到了東莞,就只能捧著一碗燒鵝瀨填飽五臟廟了?要避免認識上的以偏概全,最好的方法當然還是實地勘察,反正東莞離廣州也就一個半小時的車程。用一個半小時糾正一直以來的偏見,兼之受惠最大的還是口腹之慾,值還是不值?

  東莞人富裕,但同樣講求實惠,所以在飲食方面素來沒有“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 ”的高低之分;東莞人群多而雜,本地人口1百多萬,外來人口多達六七百多萬,造就了本地美食深得民心、外地風味星羅棋布的飲食格局。

  食街品種多 素食領風尚

  吃在東莞,不拘一格。花園新村的食街生活氣息濃厚,既有衣服、家具用品賣,又是眾多食肆的集散地,逛街累了隨時可以找到地方坐下來,休息一下,吃些東西補充元氣。南城步行街有部分攤點是露天大排檔,但又較一般的大排檔高級。服務生手上托著菜盤,腳下踩著滾軸溜冰鞋,“呼”的一聲擦過,美食已赫然擺在桌面。這裡的露天夜市特別受歡迎,營業時間還未到,已有一條長長的人龍排隊等“吃”。奇怪嗎?見怪不怪了。

  吃在東莞,我行我“素”。有人無肉不歡,有人卻反其道而行。東莞台商多,為了迎合他們素食的口味,東莞的素食也做得如火如荼,頗有開風氣之先的感覺。南城區的“綠野仙蹤素食連鎖餐廳”,店內的裝璜設計,便直指“素食文化風尚”———提倡“自然、綠色、健康”的飲食生活。店主大力推廣吃齋食素的風尚,連帶著對“齋”、“素”之分也特別細心:“齋”是不加蔥、蒜的,而“素”則反之。這裡做的素菜,湯底、芡汁多選用菇菌類等山珍提煉而成,因此雖是素菜,卻香味誘人。“紅燒獅子頭”醬汁濃稠,“獅子頭”純屬豆類製品,但香甜鹹鮮,咬下去酷似吃葷,口感奇佳。“鐵板魷魚”幾可亂真,捧上來時,熱辣辣的錫紙還“噝噝”作響,叫人恨不得一食為快。

  本土風味不容錯失

  雖然受到外地風味菜餚的夾擊,但本地特色美食固守本壘,受歡迎程度毫不退讓。

  東莞菜分山鄉風味菜系、水鄉風味菜系等,各有代表菜式。比如山鄉風味里有樟木頭客家鹹雞、大朗欖醬炒飯、清溪茅根黃豆坑螺湯等,水鄉風味有沙田蓮藕煲龍骨湯、洪梅芋合乾拗蜆肉、虎門蜜汁烤鰻魚等等。

  東莞的“三禾宴”,名聲早已在外。所謂三禾,指的是“禾蟲、禾花雀、禾花鯉”。吃蟲子,未免叫人有點膽戰心驚,其實把禾蟲混在雞蛋液中跏旌螅表面呈金黃色,內里散發出極濃的香氣,營養豐富,值得一試。

  瀨粉,是東莞人壽宴的傳統食品,寓意長長久久,多福多壽。東莞最出名的燒鵝瀨,當然非厚街莫屬。燒鵝瀨,最講究的是一鍋美味的高湯,那得用整隻雞、大塊肉、大塊骨,加許多特種藥材和香料熬制。吃的時候,將瀨粉在熱水中燙一燙放入碗中,然後加上一大勺高湯,粉面再鋪上一層皮脆肉嫩的燒鵝,那本就鮮美的湯中浸上了燒鵝的香味,更是美味誘人。

  東莞臨江面海,水產特別豐富,海鮮也是特色之一。東莞除了出名的膏蟹、重殼蟹、瀨尿蝦、石斑魚等等,還以出產基圍蝦著名。而吃海鮮最著名的地方是虎門的新灣鎮。十多家大排檔在海邊一字排開,置身其中,耳聽海濤,口品海鮮,真是一種享受。

  外來飲食本地開花

  在東莞,要吃到天南地北的各式美食,實在是一件易事。你可以像關東大漢般粗豪地大啖大吃,也可以如江南秀女般吃得細膩淡雅……雍華庭的幾間湘菜館,算得上引領湘菜時尚之先。厚街的珊瑚路,又叫“台灣街”,想嘗試更多台灣風味,到那裡走一遭包準不會叫你失望。

  雖然近來湘菜在東莞大熱,但其他地方風味的菜館也毫不示弱。東城南路最近就有一家“百吉老菜館”新張。它是東莞首家做吉林菜的菜館,以原料正宗作號召,有采自深山野林的野菜、木耳、猴頭菇,還有鹿筋、飛龍、雪蛤等山珍之物。“蔥燒鹿筋”汁味濃,鹿筋彈牙軟滑,頗有滋味。“抽刀白肉”選用五花腩肉,清爽細嫩,蘸上紅腐乳、韭菜泥、蒜泥來吃,更加香口。這白肉,每塊均長10數厘米、厚僅幾毫米,極考刀工。“菊花雙拼”盤面也很漂亮,廚房師傅介紹,中間橙黃的桔梗清熱去痰,四周圍著的每塊“菊花瓣”用薄薄的腐皮包著香蔥、肉絲、胡蘿蔔絲,吃起來清香爽滑。

  吃過口味較濃的吉林菜,再來試製作精細、有水鄉靈秀的江南菜,那才叫感覺強烈。“沁香緣“是專門做杭州菜的館子。它打破了杭菜有限的36種傳統菜式,不斷推出新杭菜。每款菜擺盤精美,名字可人:“醉花生”、“醉腰花”、“醉帶魚”。這些冷盤聞起來帶有花雕酒的微香,吃起來則清鮮淡雅,適合做筵席開場時的冷菜。“香肚菌菇煲”是招牌菜之一,豬肚肉質又滑又爽,加了菌菇的湯底雪白、飄香,有江南鍾靈毓秀的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