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聖經與境界

  關於“吃”的書,古今往來數不勝數,近年來尤其多矣。名家之後趙珩先生一本《老饕漫筆》,一經出版,在書市立即洛陽紙貴,成為小資閒人和雅士文人們爭相閱讀的“手冊”。

  “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文化內容之一。穩定的農耕生活,給了先人們足夠的時間和穩定的空間研習活著的藝術。掌握著絕大部分財富的皇帝貴族們,更有充分的實力讓自己的奴才們修撰飲食大典,以完善自己權力人生的必要內容。如神話般的“滿漢全席”,已經脫離開口舌的滋味感覺,披上了權力想像的彩衣和光環。

  “吃”,對於皇帝的子民和後裔們,成了一種圖騰和崇拜,是一種文化想像。“吃”,滋養了華夏幾千年文化潤澤的面容:“吃”支撐了我們綿綿不息的文化活力。

  今天的“吃”,則是人民繁榮幸福生活的佐證,更是貪污腐敗開始的理由。德國人對於中國人的“吃”,一直有一個笑話,那就是,“我們德國人吃是為了活著,中國人活著是為了吃”。

  以上這些閒話,是說“吃”對於我們的意義。但實際上那些“吃”,都是閒人貴戚們的享樂消費。對於引車賣漿的芸芸大眾來說,“吃”其實還是為了活著。窮人的“吃”,果腹,延續生命耳。如果說窮人的“吃”也有樂趣的話,那么他們和富人的“吃”的樂趣,最大的不同,是能聞到泥土草根的芳香。窮人的“吃”,有窮人的智慧和藝術,因為他們的“吃”是自己創作的,不是到酒樓御廚去享受的。所以,他們的“吃”,是一種真正的生命活動。

  老文物專家王世襄先生的公子王敦煌的《吃主兒》,就是描述這種生命活動的書。王敦煌在書中,以兩位家裡的老傭人的“治饌”經歷開始,將讀者帶入他的少年和青年時代的“吃”以及和“吃”有關的生活往事,以及相關的若干人物形象之中。在他的筆下,“吃”與怎么做“吃”,實在是一件無限美妙的過程。從“吃”的材料的獲取購買,到對材料的處理以及必要的工具,都以十分人性化的筆觸娓娓道來。

  其實王敦煌的家境並不屬於純粹的下層民眾,但也決不是顯貴望族,而是介乎於二者之間的知識分子家庭。也正是因為這點,讓王敦煌從小到大的食譜兼具了民間的草根性和中外、高低的全方位視野。從窮人的麻醬麵、乾菠菜餡餃子到富人的清蒸白鱔和西餐中的西法大蝦,王敦煌都不但吃過,而且參與過製作。還是因為這種獨特的家庭社會身份,飲食能夠具有文化的特徵和意義。在這樣的家庭中,“吃”

  經常是一種儀式,它們和文化節日、社會交往與文化記憶之間形成一種微妙的互動關係。王敦煌極其精彩地描述了這些“吃”的過程,許多細節精緻、經典,充滿了生活的情趣。像父子倆騎車到野外采蘑菇,並尋訪民間采蘑菇的高手;像食蟹時對螃蟹各個部分的描述和過程的解析,都極具文采,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