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叉右刀別張嘴嚼

  餐廳傍山而建,木頂木牆木台階,木牆上掛一張老式木犁,木階上擺一隻粗腰木桶,桶里裝著烤花生,免費供食客享用。一群外地遊客耐心守在門外,等候服務小姐依次帶位。我到美國後第一次見到排隊吃飯的事,親切感油然而生。

拿起薄膜貼面的彩色菜譜,從容挑選了一個煎T形骨牛形(配帶蔬菜沙拉以及烤土豆和小麵包),外加一杯荷蘭海尼根啤酒。

斯蒂夫點的炸雞。
雞是老美津津樂道的所謂“白肉”,價格雖比牛羊豬等“紅肉”便宜,卻據說有助於降低血脂什麼的。難怪斯蒂夫體態勻稱,下巴和肚子上囤不住多餘物資。

老萬研究地圖似的研究菜譜,遲遲沒有決策,害得女侍拿著筆和本子乾笑著,等也不是走也不是。我慫恿老萬點那道最貴的奶油扇貝,並用中文說:“看出來你今天特好學,想大面積探討西餐文化之優劣,但人家請客是為了友誼,咱就別宰得太狠,友誼第一宰人第二。”

說著說著沙拉和小麵包就上來了,同時還給每人送來幾片透明塑膠紙包著的餅乾。斯蒂夫用大手喀喀攥碎餅乾,撕乾塑膠袋,把碎片撒在由黃瓜、生菜、西紅柿和乾酪組成的沙拉上,再倒點鹽面兒、胡椒麵兒和一種黏稠的粉紅色調料,拌一拌就吃起來。我效仿第一次進高級場所的林黛玉,小心翼翼仿著人家一舉一動,嘴裡便軟中含脆,素裡帶葷,口感果然別致。

主菜接踵而來,熱氣騰騰,連盤子都燙手。
左叉右刀,左叉右刀,別切了手,別張嘴嚼。

我默誦著自編的吃西餐法則,儘量讓自己的姿勢規範化、紳士化。我來美不久,為了省錢,一般總是在家做中國飯,洋葷開得不多,頂大勁吃幾回快餐,所以特珍惜這次還算體面的正餐。

我的帳單把牛排和扇貝開在一起,價格與菜譜上的分毫不差,一共三十幾塊,足夠買30加侖汽油跑八九百英里路程了。1英里1.6公里,八九百英里是什麼概念?從瀋陽到北京打個來回!立刻覺得牛排的味道不甚理想,餐廳裝潢也缺乏情調,惟有烤花生值得回味再三。

老萬邊掏腰包邊說,“咱倆二一添作五,”又悄聲用中文說:“化悲痛為力量吧,笑一笑,你倒是笑一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