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涮羊肉

中國什麼時候就有 涮羊肉了呢?從考古資料看,內蒙昭烏達盟敖漢旗出土的遼早期壁畫 中描述了一千一百年前契丹人吃涮羊肉的情景:3個契丹人圍火鍋而坐。 有的正用筷子在鍋中涮羊肉,火鍋前的方桌上有盛著羊肉的鐵桶和盛 著配料的盤子。這是目前所知描繪涮羊肉的最早資料。

比遼壁畫時間稍晚一些的南宋人林洪在所著《山家清供》中也涉 及到涮羊肉。他原本是對所吃涮兔肉極為讚美,不僅詳細記載兔肉的 涮法、調料的種類,還寫詩加以形容,詩曰:“浪涌晴江雪,風翻照 彩霞。”這是由於兔肉片在熱湯中的色澤如晚霞一般,故有此詩句。 林洪也因此將涮兔肉命名為“撥霞供”。還需注意的是,他在講完涮 兔肉後又說“豬、羊皆可”,這便成為涮羊肉的最早文字記載了。按 照林洪的記載,當時是把肉切成薄片後,先用酒、醬、辣椒浸泡,使 肉入味,然後才在沸水中燙熟,這同今天的涮法還有些不一樣。

顯然,目前關於涮羊肉的直接材料晚到遼宋時期,可是我們仍有 理由認為,人們吃涮羊肉當和火鍋的出現是同時的,只是最初沒有什 么調料可言。

說涮羊肉和火鍋的出現同時,首先就要看在原始社會後期有沒有 羊。從已發現的羊的骨骼看,目前最早的羊將近一萬年,是在江西萬 年發現的,不過,經鑑定認為不是人類飼養的家羊。至於家羊的骨骼, 已知最早的距今5000年左右,在東北、內蒙、甘肅等地都有所發現, 而且是既有家山羊也有家綿羊。有此看來,當我們的祖先造出火鍋的 時候,是有羊可涮的。

再者,從種種文獻記載和形象資料看,古代人民對羊肉實在是喜 愛有加。根據《周禮》記載,人們在進行祭祀活動時,羊是必不可少 的重要食品,那時人們把羊煮熟後,要分成肩、臂、正脊、橫脊、正 肋、腸胃等21檔,放進不同的祭器中。古人在注釋文字的時候把羊字 引申為美字,在這裡,你切不可將美理解為美麗,因為美的本意是“ 味美”,是說羊可制美味佳肴。漢代的畫像有時常有一些表現庖廚、 宴飲的內容,其中往往有加工羊肉的情景,如山東濟南出土的漢畫像 石中就有一幅很清晰的剝羊圖:被宰殺的綿羊頭朝下吊在空中,一廚 師左手持刀,正細心地一點一點剝下羊皮。這些有關食用羊肉的材料, 是不是也可佐證涮羊肉的久遠起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