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罐——工夫茶具的主角

“工欲成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夫茶的“工夫”,很大程度上要藉助於那把“蘇罐”。

蘇罐,指宜興出產的紫砂陶小茶壺,宜興屬江蘇,故簡稱蘇罐(一說是蘇州傳來,故名,說也可通)。

紫砂陶罐雖創始於宋代,但紫砂壺要到明代中期才開始盛行。據中國矽酸鹽學會編定的《中國陶瓷史》所載:1966年南京中華門外大定坊油坊橋發現明嘉靖十二年(1533)司禮太監吳經墓,墓中出土紫砂提壺一件,質地近似缸胎而較細膩,壺胎上粘附有“缸壇釉淚”,說明該壺入窯燒制時沒有另裝匣缽,而是和那些較大件、粗糙又須施釉的水缸類器皿同窯燒制。也就是說,那時的窯主和制壺藝人對茶壺並沒有“另眼看待”。這一件到目前為止所見到的有絕對年代可考的嘉靖早期紫砂壺,其情況與明季周高起《陽羨(宜興古名)名壺系》的記載正相符合。該書[正始]章說:“李茂林,行四,名養心。制小圓式研在朴致中,允屬名玩。自此以往,壺乃另作瓦囊(即匣缽),閉入陶穴。故前此名壺,不免沾缸壇油淚。”李茂林是制壺名家時大彬的同時人,燒壺加匣缽既然是由他首創,可見紫砂茶具之為人器重,不是在萬曆朝以前的事。

據上書記載,宜興壺創自當地金沙寺的一位和尚。後來,學使吳頤山書僮供春(也作龔春)在侍奉主人讀書之暇,偷偷地把老和尚的手藝學到手並加以改進,宜興茶具從此遂逐步走向藝術化,其身價、地位也大大提高。供春之後,又出現了趙梁(良)、袁錫、時朋、李茂林“四名家”。時朋之子時大彬的技藝尤其高明,他擅制小壺,周高起稱他“不備妍媚而雅堅粟,妙不可思。”“几案有一具,生人閒遠之思。前後諸名家並不能及。”當萬曆之時,宜興壺出現了百品競新、名家輩出的繁榮的局面。潮州人十分賞識的“孟臣罐”,就是由惠孟臣所造的紫砂壺,而惠孟臣正是當時宜興陶壺界璀璨群星中的一員。

宜興名壺的價格在明末已十分昂貴,“一壺重不數兩,價重一、二十金。”據聞龍《茶戕》所說,他的老友周文甫“家中有龔春壺,摩挲寶愛,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類紫玉,內如碧雲”,後來竟以此壺作殉葬品。

紫砂壺之所以倍受茶客青睞,是因為它具備七大優點:(1)泡茶時“色香味皆蘊”,能使茶葉“越發醇郁芳沁”;(2)壺經久用,即使以沸水注入空壺,也有茶味;(3)耐熱性強,冬天沸水注入,無冷炸之虞;(4)茶葉不易霉餿變質;(5)傳熱緩慢,使用時不太燙手;(6)使用越久,越發光澤美觀;(7)紫砂泥色多變,耐人尋味。由於具有上述特點,所以從明代中期起,“壺黜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興陶。”

紫砂壺何時傳入潮州?這是一個饒有興味卻又難於確指的問題。據乾隆四十九年立於蘇州的《潮州會館記》:“我潮州會館,前代創於金陵,國初始建於蘇郡北濠”,可見早在明代(可惜具體年代不詳),潮人已在南京設立會館。而會館之設,則反映了潮屬各邑與江蘇之間頻繁的經貿活動,由來已久。經貿活動必然會促進兩地的文化交流,因此,在茶文化領域中,領導標新的紫砂壺之傳入潮州,應該說也早有暢通之渠道。

蘇罐,是工夫茶具中最關鍵的角色,沒有小紫砂茶壺,就不成其為工夫茶。萬曆年間,宜興小茶壺方由時大彬創製問世,所以,潮州工夫茶興起,肯定不會在明代萬曆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