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貓子”如何更經“熬”?

有人喜歡朝九晚五,有人熱衷晝伏夜出。熬夜備考、打遊戲、看鬼片、臥談,這幾乎是每個人學生時代都有的印記;趕材料、值夜班、應酬,職業生涯不得不面臨各種自願非自願的熬夜。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醫科張詩軍副教授表示:熬夜傷陰是刻意改變生物鐘的惡果,熬夜的背後是人不得不“服”的衰老。

  熬夜脾氣大?陰虛導致火氣旺

  “我簡直要爆炸了!逮誰都想揍一頓!”屬下一看劉總白天臉色好不好就知道他昨晚睡得好不好了。但凡加班熬夜或是應酬太晚,他第二天肯定臉黑得跟包公似的,脾氣相當火爆,“我也想克制,但不知道為什麼,睡少了就是忍不住想發火。”

  “這不是性格問題,是普遍現象,睡眠不足確實會讓人情緒煩躁。”張詩軍介紹,晚上10點至凌晨2點是人體最重要的修復時期,白天所損耗的身體能量需要在此時恢復,這也是氣血回流到肝臟的重要時段。由於深睡眠期不可避免地受影響,睡眠不足會導致人的情緒煩躁。

  中醫認為,晚上11點至次日凌晨1點主肝臟經絡,在11點以前入睡肝臟才會得到保健。如果熬夜,肝臟為獲得適當休息,便產生“陰虛”的情形,比如火氣大、口乾舌燥等,白天也會昏昏欲睡,精神不濟。

  長期熬夜傷身程度反而較低

  “醫生、護士、編輯、調度、保全……很多職業的工作性質注定了二十四小時必須有人在崗位上,都是三班倒,所以被動熬夜在所難免。”張詩軍副教授介紹,夜班族的周期有很多種:一周上一次夜班;一周夜班一周白班輪番換;一個月顛倒一次白班夜班;上半年白班下半年夜班……

  “很多人以為半年夜班是最大的苦差,其實相對其他夜班制而言,那反而是對人體傷害比較輕的。”張詩軍表示,一周上一次夜班或夜班白班以“周”為周期輪換反而最“折騰”人。“這是因為人的適應能力有限,剛剛調節過來習慣了朝九晚五又馬上恢復成晚九朝五,永遠都在不停調整,生理周期會被打亂。”他進一步解釋,陰陽波動越頻繁對人體損傷越大,相比之下,半年輪換則能讓人體在較長周期內逐步緩慢調整新的生物規律。

  國內某大知名搜尋引擎網站有一個“熬夜”吧,是一群“夜貓子”自發組織起來的。記者了解發現,這些主動“熬夜”的生力軍幾乎都是平均年齡20歲左右的學生或白領。他們有的是熬夜備戰考試、有的夜裡挑燈看小說、有的集體熬夜看鬼片……“不熬夜那還是年輕人嗎?”有人如此宣稱。

  然而,不少人熬夜熬出了毛病。張詩軍表示,現在臨床不少失眠患者都存在著生活無規律的“歷史”。“現代年輕人心理壓力過大、為緩解工作壓力而吸菸、酗酒、暴飲暴食、泡歌舞廳、唱卡拉OK等,夜以繼日生活無規律,吃喝玩樂起來不要命,許多有害因素通過累積,容易在人體呼吸、消化、心腦血管等系統種下很多慢性病禍根。”張詩軍介紹,這些埋伏在體內的“定時炸彈”在年輕時期可能還不“顯山露水”,但一旦到中年就可能集體“爆發”,導致身體被突然而至的疾病擊倒。

  “長期睡眠不足會使體內的激素分泌規律發生改變,尤其是過多分泌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使血管收縮較早睡早起的人高50%。”專家如此介紹。

  30歲後生命活動由盛轉衰,越來越不能熬夜

  “我先告辭了,年紀大了熬夜頭痛。”才夜裡11點多,小鄭就起身跟老同學們告辭,這還是那個精力旺盛沒處發泄的小鄭嗎?讀大學時小鄭是出了名的“夜貓子”,那會兒打遊戲、喝啤酒、侃女生……後來畢業工作了周末泡吧、輪崗也是熬夜熬得不亦樂乎。誰知十年過去同學會上卻要“先行告退”。

  剛過而立之年的小鄭表示:不服老不行。“以前熬個通宵第二天照樣上課,後來剛畢業那會兒也是夜夜笙歌不知道多快活,可是現在熬一個通宵,接下來一個星期的睡眠都補不回來。”

  “熬夜後的不同反應就能明顯看出人的衰老過程,年輕時熬夜跟好玩似的,30歲後就會感覺到很吃力。”張詩軍介紹,人真的需要“服老”。《靈樞·天年篇》說:“人生……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故好步;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頗斑白,平盛不搖,故好坐;五十歲,肝氣始衰,肝葉始薄,膽汁始減,目始不明”。而《素問·陰陽名家大論》中也說:“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寥寥數語概括了中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著重指出人到中年是生命歷程的轉折點,生命活動開始由盛轉衰。

  他說,30歲過後,人的身體各個部分逐漸發生退行性變化,內臟器官、生理功能開始減弱。這個階段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人體自身儲備機能開始走下坡路;二是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下降;三是對各種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據科學家估算,大約從30歲開始,人體各器官系統功能開始緩緩衰減,每年約遞減1%。30歲以後身體功能每年大約喪失0.8%,40歲以後,大腦的體積和重量將以每十年5%的速度衰減,而這個年齡的人大都處在人生壓力最大的時候,往往缺乏休息睡眠,不注意運動鍛鍊,很容易透支身心健康。

  女性比男性不經熬,滋陰、去火是要點

  熊貓眼、眼袋、長痘痘、皮膚暗黃……不少熬夜完的女性第二天都不敢見人,經常熬夜可以讓人看上去前後判若兩人。張詩軍介紹,女性比男性更不經“熬”的一個重大特徵表現在外貌上。“女性熬夜帶來的傷害更明顯,這是因為人的皮膚在晚10點到11點進入晚間保養狀態。如果長時間熬夜,人的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的正常循環就會失調,會使皮膚出現乾燥、彈性差、晦暗無光等問題,年輕人的皮膚更容易出現暗瘡、粉刺、黃褐斑、黑斑。”他介紹,尤其是用過化妝品或護膚品的女性,熬夜看球前一定要把臉洗乾淨,以免粉層或油漬殘留一夜後引發滿臉痘痘。

  “熬夜對女性的傷害更大,因為女屬陰,而夜晚也屬陰,熬夜後女性的陰陽容易失衡,滋陰、去火是女性調理的要點,尤其是要潤肺。”

  以下是針對女性熬夜後的食療方:

  滋陰潤肺:百合蓮子湯用鮮百合60克或百合乾研成的粉30克,同粳米100克煮粥,適量調入糖或蜂蜜,晚餐或午後服食。用百合作羹或煮粥還可酌情加入其他食物、中藥,如加入銀耳有潤肺之功,加入綠豆可加強清心解毒之效;加入薏米可同時去濕。

  去火養顏:木瓜、豬骨燉花生;

  清熱健脾:冬瓜薏米湯用料:冬瓜200克,薏米30克。製作:冬瓜去皮、切條,薏米加水先煮,至薏米熟後加冬瓜條共煮,至冬瓜爛熟,可根據自己口味調成鹹味或甜味。

  清熱滋陰:全鴨冬瓜湯用料:冬瓜100克(連皮),鴨1隻,瘦豬肉30克,海參1隻,芡實、薏米各15克,荷葉半張。

  熬夜傷身,食療補救

  張詩軍表示,“熬夜沒有輕鬆的,中醫強調的是人在自然中生活就要順應自然,不能違背自然的生活狀態。熬夜是刻意地改變生物鐘,改變生活規律,容易傷陰。”他說,偶爾的熬夜對身體不會有太大影響,但長期熬夜必定會出症狀。而熬夜傷陰後容易引起疲乏、食欲不振等常見症狀,同時,因為每個人的耐受能力有差異,部分人容易出現精力衰退、記憶力減退等症狀。中醫強調“亢則害,承乃治”,任何東西都不能過度或不及。

  熬夜可能導致腰酸背痛、心煩心悸等不良後果,張詩軍推薦了幾款針對不同熬夜後果的食療方:

  豬腰燉杜仲:每次用杜仲25克、豬腰子1個,水適量隔水燉1小時,每天或隔2至3天服食1次,有滋補肝腎,強壯筋骨之功效,適用於熬夜後腰酸背痛、四肢乏力者服用。

  蓮子百合煲瘦肉:每次用蓮子(去心)20克、百合20克、豬瘦肉100克,加水適量同煲,肉熟爛後加鹽調味食用,每天1次。有清心潤肺、益氣安神之功效,適宜於熬夜後乾咳、失眠、心煩、心悸等症者食用。

  粉葛生魚湯:每次用粉葛250克洗淨切成小塊,生魚一條去腮及內臟,加水適量共煲,魚熟後放入薑絲、油鹽調味,食魚飲湯,每天或隔天1次。有舒筋活絡、益氣和血、解肌痛等功效,適用於勞力過度熬夜後的肌肉酸痛、頸肌脹痛者服用。

  夏枯草煲瘦肉:每次用夏枯草10克、豬瘦肉50至100克,水適量共煲,肉熟後加鹽少許調味,吃肉喝汁,每天1次。有清肝火,降血壓之功效,適用於患有高血壓病人熬夜後頭暈頭痛及眼紅者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