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手術後如何進食

腸道部分切除術後病人應改變自己的飲食習慣,以適應“改組”後的胃腸道。歸納起來,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由於手術和麻醉的影響,腸道的功能會受到抑制,一般在手術後3—4天病人會出現肛門排氣,這是腸道功能開始恢復的標誌,也是病人可以開始進食的信號。不過還應該考慮到手術的創口尚未癒合,這個過程的飲食調理應從少到多,從稀薄到稠厚,從簡單到多樣,循序漸進,少食多餐。剛開始只喝少量開水,如果無特別不適,可以改吃流質飲食,如菜湯、魚湯、蛋湯、稀粥、無渣果汁等,進食的量從每頓20—30毫升開始,逐漸增加到200—300毫升,每天進餐5—6次。1—3天后改食少渣半流質飲食,即稀粥、蒸蛋糊、各種菜泥糊等,每次半小碗至一碗,每日3—4次,餐間可加一些流質飲食。一般在術後7—10天可以過渡到軟食,如爛飯、麵包、餅乾、蘋果、香蕉、橘子等,每日3—4餐。大約術後一個月可以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

如果造了人工肛門,隨著腸蠕動,腸液不時流到人工肛門,腐蝕周圍的皮膚,易引起濕疹。因此病人應儘快從流汁飲食過渡到平常飲食,減少排泄物的量以減輕病人的痛苦,一般在手術後經過1—2天的流質飲食,即可以改為少渣半流質,很快再過渡到麵包、饅頭、餅乾之類的食物,同時多吃些新鮮水果、蔬菜,保持大便既成形又柔軟,可以減輕其對皮膚的刺激,也便於病人自我護理。

病人康復飲食正常後進食時儘量讓食物在口腔內多停留一會,多咀嚼一會,這樣可以減輕腸道的負擔,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最後還必須強調,腸道手術後的飲食調理有兩忌:一忌飲食過量,二忌進食不新鮮的食物。否則會給腸道增加負擔,不利於癒合和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