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幫助》讀後感

《老子的幫助》一書中第十三章《寵辱無驚》給我的印象很深。王蒙說:遇到好事或者壞事,受到抬舉或者侮辱,人都會很受刺激很激動。為什麼呢?毛病就出在太看重自身了。

這段話讓我想到了錢鍾書先生。“文革”後的學術界,對錢鍾書先生的稱頌日漸聲高,然而錢家的書齋內一如繼往的平靜。他謝絕了一切記者和學者的拜訪,難免有人將此誤讀為“清高孤傲,自以為是”,但知他的楊絳先生說:“他從不側身大師之列……他只是想安安心心做學問。”

錢鍾書先生在大樓門口遇到別人,也總是面帶微笑,點一點頭,側身讓對方先走,不管先來後到,不管熟識與否,也不管是不是後生晚輩。這是一種有內涵的優雅,而這種優雅在有教養的前輩中十分普遍。

錢鍾書先生長期致力於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著作等身,飲譽海內外,為國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貢獻,卻能淡泊名利,甘於寂寞,待人謙遜有禮,我想這便是寵而不驚的典範了。

誰都明白,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你有得意的時候,但你不可能永遠得意。你也會有失意的時候,但也不可能永遠失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能達此境界者非錢鍾書一人,我又想到了司馬遷。

司馬遷因為李陵辯護而遭飛天橫禍,受辱腐刑。忍受如此屈辱,是什麼力量支持司馬遷勇敢地活下去呢?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所以隱忍苟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進而發出“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趣異也”的千古名言佳句,而且自比於“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是秋》”,立志做重於泰山之人。就是這樣的信念,支持他在“腸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掙扎中頑強地活了下來,幽而發憤,堅忍不拔,終於實現了他的夙願,完成了他的大業。由此,我們不難看出,正是以修國史為己任的高度責任感,才使他從逆境中奮起,而且表露出強烈的自信心。

在每個人的人生經歷中,不可能都是“萬事如意”、“心想事成”,時常與“事與願違”、“逆水行舟”相伴。如此潮起潮落之中,關鍵是要認識自己,相信自己,腳踏實地走好自己的路,保持一顆平常心。做好每天要做的事情,享受生活,享受做好每一件事情所帶來的快樂,就會有足夠的力量承擔一旦到來的挫折和痛苦。只想著“如意”,不付出努力,不經歷曲折,是不可能“事成”的。因此,一個人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就需要有經受成功、失敗、得寵、受辱、幸福、痛苦的準備,因為這些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歷程。保持一顆平常心是一種感覺和心態,是世事泰然處之的品質,是一種自信和成熟。只有保持一顆平常心,做起事來才能遊刃有餘,達到一種“勝似閒庭信步”的狀態。

明代洪應明說過: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每人都應淡泊名利,不應以一時榮耀而忘形,不應以一時屈辱而自棄。願你我之心皆如海闊,皆如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