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後感2016

然而劉備這樣的一代奸雄,最終還是敗了,甚至將命都丟到了白帝城。

夷陵之戰。劉備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舉傾國之兵與孫權決戰。為關羽報仇?劉備是這樣的人么,很明顯不是,他在關羽死後不報仇,偏偏在曹丕稱帝,加封孫權九西錫之際,一切不言而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下,劉備甚至很恨關羽,是關羽荊州方面的擅自出擊,破壞了廬中對,使蜀一蹶不振,從此無緣問鼎)。劉備瘋了么?為何要打孫權?都知道當時的勢力格局是魏>吳>蜀,吳蜀不論誰勝,笑到最後的都是魏國。這跟華容道關羽放曹操的原因是一樣的,曹操滅亡,孫權勢力強於劉備,那么孫權就笑到最後了。劉備可以做的只有等,等什麼呢?等到路中對中所說的"待天下有變"(諸如司馬懿反魏之類的事發生)。孫權沒用確定劉備的意圖,因此他無論如何不敢和劉備進行大規模的決戰。三國演義中將劉備的失敗歸咎於連營700里,這是曹丕說劉備的,曹丕差劉備遠了,根本沒資格說劉備。三國志-陸遜傳中,他的對手給了我們答案,原文如下,遜上疏曰:"夷陵要害,國之關限,雖為易得,亦復易失。失之非徒損一郡之地,荊州可憂。今日爭之,當令必諧。備乾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雖不材,憑奉威靈,以順討逆,破壞在近。尋備前後行軍,多敗少成。推此論之,不足為戚。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布置,必無他變。伏願至尊高枕,不以為念也。"舍船就步暴漏了劉備的目的,都知道赤壁之戰的主戰場是在水上,劉備如果真的不顧曹魏,要跟孫權拼個兩敗俱傷,那么就不可能舍船。這明顯是吃飽喝足,收手的行為。孫權知道即使再次將荊州全部拿回,劉備也得乖乖和他聯合抗魏。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劉備畢竟老了,再強大的梟雄也抵不過蹉跎歲月。他受不了打擊,一病不起,亡於白帝城。都知道這么一個故事:有個富翁辛苦了一輩子,終於衣錦還鄉,過上了每天曬曬太陽,釣釣魚,享受的生活,可是他卻發現一個貧窮的漁夫過得正是他此時的生活……這是正常的版本,然而歷史是殘酷的,故事並沒有完,富翁嫉妒漁夫,於是他在漁夫身邊不遠處丟下一袋金幣,漁夫果然發現了那袋金幣,高興得難以置信,他停下釣魚曬太陽,趕緊藏好了這一袋金幣,他興奮得一夜未眠,開始構思今後的人生,他要用這帶錢,購房娶妻,辦置產業……第二天他趕緊去取錢,可是找遍全家也找不到,是富翁派人偷走了那袋錢,你說漁夫會怎么樣呢?

看來古人的智慧讓人佩服,讀到這些故事,我不禁想到:諸葛亮為什麼有這么多的智慧呢?是他天生的就聰明嗎?我看還是他喜歡博覽群書的緣故吧。

《三國演義》這本書告訴人們:用智慧可以戰勝困難。同學們,大家好好學習吧,智慧可以戰勝一切困難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