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精彩片段

保爾見母親如此不安,不由得笑了起來,並安慰老太太說,他還沒到完全“發瘋”的地步。

【點評】這是一段關於保爾在身體殘疾、雙目失明的情況下,以文學作為繼續戰鬥的武器,靠頑強的毅力進行寫作的描寫,也是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生活的真實寫照。這種與命運抗爭、永不言敗的精神正是作品的魅力之所在。生動幽默的語言則襯托出保爾樂觀豁達的性格,也增強了文字的感染力。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精彩片段

第一部第九章

“我今天想講一講過去。你們期待著我,我要講一講。我知道,我的話會使有些人心神不寧,可這大概不能叫政治宣傳,這是發自內心的聲音,是我以及我現在代表的所有人的心聲。我想講講我們的生活,講講那一把革命的烈火,它像巨大爐膛里的煤炭,把我們點燃,使我們燃燒。我們的國家靠這烈火生存,我們的共和國靠這烈火取得了勝利。我們靠這烈火,用我們的鮮血,擊潰並消滅了敵人的烏合之眾。我們年輕一代和你們一起,被這烈火席捲著,去經風雨,見世面,並且更新了大地。我們一道在我們偉大的、舉世無雙的、鋼鐵般的黨的旗幟下進行了堅苦卓絕的戰鬥。兩代人,父輩和子輩,一起戰死在疆場。現在,兩輩人又一起來到了這裡。你們期待著我們,而我們作為你們的戰友,竟製造動亂來反對自己的階級,反對自己的黨,破壞黨的鋼鐵紀律,犯下了滔天罪行。你們是想得到答案吧?我們正是如此被黨趕出自己的營壘,趕到人類生活的後方,趕到偏僻的荒漠去的。

“同志們,怎么會有這樣的事——我們經過革命烈火的考驗,卻走到了背叛革命的邊緣?這事怎么發生的呢?你們都清楚我們同你們——黨內多數派鬥爭的經過。我們這些人,在共和國最艱難的歲月里,也沒有掉過隊,怎么倒發動了暴亂?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們過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對資產階級要懷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經濟政策一來,我們便認為是xx。其實黨向新經濟政策的過渡,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鬥爭的一種新形式,只是另一種形式,從另外的角度來進行鬥爭,可我們卻把這種過渡看作是對階級利益的背叛。而在老一輩布爾什維克近衛軍中,有那么一些人,我們青年知道他們多年從事革命工作,我們曾跟隨他們前進,認為他們是真正革命的布爾什維克,現在他們也起來反對黨的決定,我們就更有恃無恐,執迷不悟。顯然,單有熱情,單有對革命的忠心是不夠的,還要善於理解大規模鬥爭中極其複雜的策略和戰略。並非任何時候正面進攻都是正確的,有時這樣的進攻恰恰是對革命事業的背叛,應該這樣認識問題,我們剛剛才弄明白這一點。我們的領袖列寧同志引導國家走上了一條新的道路,就連他的名字,他的教導,也沒能使我們收斂一點,可見我們的頭腦發昏到了什麼程度。我們為花言巧語所蒙蔽,加入了工人反對派,自以為是在為真正的革命進行正義的鬥爭,在共青團里大肆活動,動員和糾集力量,反對黨的路線。大家知道,經過激烈的較量之後,我們幾個團省委委員被開除出省委。我們又把鬥爭的鋒芒轉移到各個區里。區委的鬥爭更為艱苦,但是也把我們擊敗了。於是我們又到各自的支部去占領陣地,並且把許多青年拉到我們這一邊來。特別是我當書記的那個支部,拚命頑抗。末了,我們最後的幾個據點也被粉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