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共8篇)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表面看是一部愛情故事,骨子裡卻是一本概念小說,機智、誘人、嚴肅,充滿情感,是一部開闊又複雜細緻的作品。它裡面交織著政治與哲思、肉慾和靈魂、趣味和深度……對於性愛與政治之間巧妙的互動作用進行嫻熟的敘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以深刻的哲理開頭,結束於悲愴的詩意氛圍中,為我們揭示了人性的弱點和人類不可避免的誤解所產生的深刻原因。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表達的是一個人在四種狀態下的“非如此不可”:愛---特麗莎,同情----托馬斯,反叛----薩賓娜,夢想----弗蘭茨。文章圍繞主人公托馬斯展開,他與前妻離異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輕鬆並決定一直保持單身。特麗莎走進托馬斯的生活,這個在托馬斯看來是由六個偶然給他帶來的女人,與托馬斯糾纏、相伴了一生。然而,托馬斯仍然醉心於與眾多女人的“性友誼”,在性漂泊的路上去尋找、開拓和征服每一個女人與其他女人的百萬分之一的差異。但特麗莎的身影反反覆覆出現在托馬斯醫生臨窗猶豫與沉思中,嚴厲地拷問著托馬斯對自我,對命運,對情愛,對沉重與價值的決斷。這就是輕與重的對立,對婚姻的忠誠是重;與情人的幽會是輕。托馬斯在輕和重之間徘徊不定。在情人面前想著特麗莎;在特麗莎面前又坦然承認與情婦在一起。千里追妻,放棄國外安穩的生活跟著特麗莎回到布拉格,卻依舊不忠特麗莎。為了給妻子一個平靜的生活拒絕在請願書上籤字,又在第二天忘記拒簽的目的......終於他在被布拉格統治者逼迫的情況下同意了特麗莎的提議去了鄉下。

還有兩位主角,薩賓娜和弗蘭茨。薩賓娜的宣言是:“我的敵人是媚俗”。薩賓娜是一個畫家,是托馬斯最好的情人,是弗蘭茨崇拜的但又是與他貌合神離的情婦。薩賓娜是個輕極了的角色,她放蕩不羈,特立獨行。她的一生就是在不停地背叛。喜歡背叛又習慣背叛,她背叛父親,背叛弗蘭茨,在薩賓娜看來“背叛意味著打亂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著打亂秩序和進入未知”,“ 薩賓娜看不出什麼比進入未知狀態更奇妙誘人的了”。但是,在一切背叛之後呢?她背叛的目的是什麼呢?“一個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國家以及愛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國家以及愛情都失去了——還有什麼可以背叛呢?”“薩賓娜感到四周空空如也,這種虛空就是她一切背叛的目標嗎?”“薩賓娜對於隱藏在自己背叛慾念後的目的無所察覺,這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輕——不就是目的所在嗎?背叛的最後結果就是在鋪滿灼熱炭火的圓周軌道上奔跑。而作為大學教授的弗蘭茨每天過著由授課研究組成的枯燥無味的生活,他羨慕著薩賓娜,一心認為他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在他臨死之際,他終於找到了他所要追求的,那就是和她的學生情婦在一起。

很多人看這本書是被書名所吸引,但讀了幾段能堅持看下來的人不多。我初次看這本書的原因是被書後簡介的第一段所吸引: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於它,把我們壓到地上。但在歷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於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這段文字像一把大斧一下子砍到我的內心深處,我開始陷入思考:回到現實,我們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更多的人會面對或多或少的生活或工作壓力,我們抱怨,甚至痛恨,還有更極端的人因為這些原因做出傷害自己或者他人的事情。但反過來想想,如果把這些生活的考驗全部抽離,只剩下一塵不變,乏味,空洞的生活,你能承受這生命之輕嗎?那么,到底選擇什麼?是重還是輕?過於輕,是浪費生命,太重,卻是難熬的生活,沒有擔憂,無憂無慮的活著,可以是理想,但是要真每天都那樣無憂無慮的,那跟虛度空虛有什麼區別了?於是,選擇需要的、必要的責任,可以讓生命綻放出價值來。輕過不好,重過也不好,看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了。

總之,這是一本值得用時間慢慢品味的書,如果你能坐地下來閱讀,一定會有所體會。

初二讀後感: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後的心得體會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2) | 返回目錄

初二讀後感: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後的心得體會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於它,把我們壓到地上。但在歷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於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

那么,到底選擇什麼?是重還是輕?

中國讀書界對昆德拉的了解得益於翻譯界的工作。就我所知,國內對昆德拉的翻譯,比較早的是韓少功,他與他姐姐合作翻譯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現中譯名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於198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十五年來,昆德拉的作品,除了早年用捷克文寫的詩歌和劇本,以及xx年三月才推出的法文版小說《無知》,幾乎都被介紹到中國來了,有的還有幾個譯本。我不知道在上海譯文出版社正式引進昆德拉的十三部作品之前,哪些出版社購買過昆德拉的中文簡體字著作權,但可以肯定地說,絕大多數都沒有以合法的手續購買著作權。我特別贊同艾曉明在1996年香港《明報周刊》上講的那段話:“為了避免作品‘橘逾淮而成枳’的宿命,我想,我們是否需要回到一個基本問題上,有沒有可能按照《伯爾尼公約》和既有的著作權法,禮待昆(德拉)先生,然而再考慮,有沒有可能原原本本地介紹他的文字?”這兩種可能,上海譯文出版社現在都給我們提供了。我想,有了這兩種可能,我們便有了進一步理解昆德拉的可能性。

說起昆德拉,有人會說他在他的祖國捷克影響力不大,怎么在中國會有這么大的反響,是不是有點反常?實際上,昆德拉早在移居法國之前,已經是捷克第四屆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只是因為帶頭說了真話,才被開除出黨。據蔣承俊介紹,在1977年,捷克有七十六名人民藝術家、三百六十名功勳藝術家、七千多名藝術工作者簽名發表了捷克斯洛伐克文藝界《宣言書》,其中曾這樣寫道:“……我們極端鄙視這么一幫子人,他們狂妄自大,虛榮心重,優越感強,自私自利,無恥之尤,甚至為了幾個臭錢,不惜出賣自己祖國的利益,參加了叛徒集團,脫離了人民,離開了人民的生活,背棄了人民真正的利益而投入帝國主義懷抱,成了反人道主義的工具,墮落為那些顛覆和製造各國間不和的人的傳聲筒。”在這樣的聲討中,昆德拉的作品在捷克當然不可能流傳,不流傳也就不可能有影響。我覺得這種情況一定會有改變,歷史會說話的。

昆德拉在中國的影響確實不小,但在西方,昆德拉的影響更為持久而廣泛。他在美國,在法國,在義大利,在西班牙,還有在以色列,都獲得過文學大獎。據我們了解,他的作品至少已經被翻譯成20種語言,幾乎所有作品都有了譯文,在世界廣為流傳。實際上,是翻譯造就了具有國際影響的昆德拉,是翻譯賦予了昆德拉的作品以豐富的生命。

昆德拉的作品被廣泛翻譯,甚至不斷重譯,說明了他的作品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昆德拉作品的生命力,首先在於其獨特的個性和多重的解讀可能性。應該說,多重解讀的可能性,是昆德拉作品的顯著特徵之一。在國內,有哲學家如復旦大學的俞吾金,從哲學角度對昆德拉的話語世界進行過闡釋,認為其作品“鑄造新的時代精神”;比較文學家樂黛雲認為昆德拉“成功地完成了哲理與故事、夢與現實的結合,或者說創作了一支把哲學、敘事和夢合為一體的複雜交響樂”;文學評論家們則更推崇昆德拉掀起的小說“革命”,對其小說的“新”與“奇”,對其小說技巧的創新進行探討。可以說,就闡釋的多樣性而言,近二十年來,從國外譯介到中國來的外國作家,幾乎沒有哪一個能與昆德拉相比。我想,隨著這次昆德拉作品的系統、全面地推出,為我們全面評價和理解昆德拉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昆德拉的作品的生命力,還在於圍繞昆德拉本人及其作品,有著種種的不解,甚至誤解。實際上,不解甚至誤解是人類精神生活中所不可避免的。昆德拉深刻地認識到不解甚至誤解的不可避免性,就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在第三部分就有一部小小的“不解之辭彙集”。諸如忠實與背叛,靈與肉,存在的輕與重,對所有這些有關人類生存的根本問題,在他看來就存在著種種不同的認識和“誤解”。而他的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以深刻的哲理開頭,結束於悲愴的詩意氛圍中,為我們揭示了人性的弱點和人類不可避免的誤解所產生的深刻原因。既然不解和誤解普遍存在,那么就作品而言,在翻譯和接受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有誤讀。從作品的理解、翻譯和接受的歷程來看,誤讀是必然的。個人的誤讀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集體性的強迫性誤讀。比如,以政治或意識形態的標準,對昆德拉的作品進行唯一的評判。在我看來,好的翻譯應該是為理解開拓空間。昆德拉的作品在中國以往的譯本中常有刪節和改動,這是為避免誤讀而實際上又造成誤讀的原因之一。這次上海譯文出版社組織系列譯介昆德拉,我想其中大部分的刪節或改動是有可能還其真面目的。十幾年來,中國的社會與政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給我們全面理解昆德拉提供了新的可能。再說隨著國際文學界對昆德拉的不斷解讀,也開拓了我們認識昆德拉的視角,為我們翻譯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昆德拉對翻譯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也有比較明確的原則,我想我們翻譯昆德拉,首先應該尊重他,至少對他的思想,對他的風格,對他在文學上的獨特追求,應該儘可能在翻譯中表現出來。我在重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時有三條原則:一是儘可能全面地理解昆德拉;二是力求再現昆德拉作品的風格特徵;三是儘可能避免誤譯,並不隨意刪改原文。但願我們的努力能有益於國人從對昆德拉的不解甚至誤解,進一步走近昆德拉,理解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作文400字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3) | 返回目錄

人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該要什麼,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因為不存在任何比較。”《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米蘭昆德拉對於人生的理解是偶然化的存在,我們活在世間的人的選擇都不能保證其必然,所以每一次選擇無非只是更深的痛苦。目標只能使人們變得庸俗。人們仿佛在一個永劫不復中不能自拔,而又不知所措。然而米蘭昆德拉也不過是他所描述的人中的一分子而已。他發現了所謂的媚俗。正如王小波也曾說過:“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然而發現不等於解決,而只是陷入更深層次的痛苦而已。所以米蘭昆德拉在文中不止一次的向著生命發出疑問:“非如此不可。”的確一切事情總結起來也不過就是:“非如此不可”。這是一個極其深刻的疑問,深刻到只能用行動默默地回答。而生命中看似複雜嚴肅,實際只要翻開過去的扉頁,我們可以發現,讓我們無比沉重不是多么重大的事情,而恰恰是那些輕輕的事情,那些宛若鴻毛一般輕,卻又壓得我們難以承受,這便是我們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而”輕“的另外一個意思又意味著遺忘。文中女主人公說:“多少年來,我一直想著托馬斯,似乎只有憑藉回想的折光,我才能看清他這個人。”生命的本來就是由一些碎片構成,只有記憶把這些碎片構成的統一的存在。我們的所有感情,不論是幸福還是痛苦都是在回憶中展開的。假如一個人沒有記憶,那么世界對於他來說無所謂好壞。縱使他也會流淚或者微笑,但是這不過是一個動物體本能的反應而已,談不上情感,更是與快樂無關。而遺忘則代表另外一種存在方式即對於生命的背叛。這種背叛是建立在世界對於存在者的背叛之下的。沒有哪一個人不想追求幸福,但是我們總是在過去與未來之中追求,似乎在我們看來幸福不會存在於當下。許多哲學家都勸人們要活在當下,但是這不過是一個理想狀態罷了。換言之人永遠也不可能活在當下。柏格森曾經說過:”時間的不重複、不間斷性保證了生命的存在,生命一場自我的綿延。”所謂綿延,必定是向前的,就如意識流的水一樣在流淌。“向前”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徵。而當不斷地向前時,我們發現生命似乎成了無數的碎片,為了保證完整性,我們只能用記憶將其連線起來,構成完整的東西。這不經意間我們得到了一種體驗,是在回憶之中的快樂感。當然回憶也會有痛苦,但是整體來說快樂大於痛苦,而痛苦也不過是必要的痛苦。因此遺忘便意味著對於一切的背叛,這種背叛絕不亞於結束生命。至於無非背叛的記憶之中,最輕的便是人類的愛。的確“愛”是一切最輕中的輕,但是卻又恰恰是它,讓我們生命變得沉重。馬爾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中有一句總領全文的話:“這世間沒有比愛更難的事了。”小說中費爾明娜與阿里薩、費爾明娜與烏爾比諾的愛情時間跨度長達半個世紀。阿里薩一生也似乎記住了那句“我唯一對於死亡的恐懼便是不能為愛而死。”雖然他與無數女人在一起,但是最終一生保持著對於唯一深愛的她靈魂深處的愛意。馬爾克斯曾經說過這是他寫過最好的書甚至超過了《百年孤獨》。的確孤獨僅僅“百年”而已,但是“愛”似乎不能給予一個時間的長度。這是愛與其他東西相比他所具有的“不可承受的重”然而愛也是輕,無限的輕,輕到我們活在愛與被愛之間卻沒有一個人能夠回答”愛是什麼 ?”馬爾克斯同樣問道:“愛究竟是靈還是肉?”若只是肉體便是無限的輕,若是靈魂便是無限的重。若是生便是無限的重,若是死便是無限的輕。中國所有的愛情故事是世界上最唯美的,也是最輕的,但是這份輕缺讓人感到無比的重。不論是傳說的白蛇許仙,還是現實中的唐婉與陸游都以悲劇結束。人們常說中國人喜歡大團圓,但是在愛情方面中國人似乎最喜歡悲劇化生的空明美。用悽慘成就同情,用同情讓世人感動。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人們總習慣拿生命與愛作比較,似乎在比較中才能得到對於愛的重要性的詮釋。中國人更是喜歡用輪迴演繹愛情,所以今生今世變成了三生三世,此岸變成了彼岸。“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注定死生。”人們喜歡彼岸花的超脫於唯美,常用它代表美好之物。佛經中曾說彼岸花是一個叫彼的與叫岸的相愛觸犯天條後,玉帝為了懲罰他們,故意讓彼此變為花葉,永世不得相見。佛陀路過此地,看到後雖然深有同情,但是也無可奈何,便將其帶到彼岸,此後便稱為彼岸花。傳說本不可信,可是突然發現時間很唯美的東西往往都與悲劇相連。彼岸花自然也未能例外。如果是兩情相悅又無規則相阻,成就一段美好姻緣。它只能成為大多數流入庸俗,不單是彼岸花,像中國的許多傳說,如《白蛇傳》《梁祝》他們所演繹的主題都是在悲劇中體現至死不渝。人們往往被這些故事所傾倒,認為這才算**情。更有一些人會一味地沉湎其中,按照故事傳奇的標準去尋找自己的所愛,如此只能是鏡花水月一場空。每一個東西都是應該有差異的,並非只有悽慘與悲劇才能演繹唯美與真愛。為愛付出生命並不難,難的是為生命付出愛。那瞬間光亮的驚雷與閃電能讓人刻骨銘心,但能讓人生存下來的還是太陽。彼岸是一種寄託性的存在。他又或者無,你我都不能確定,但是可以確定的時期托的前提是活著,而活著的前提是你我都身處在此岸。彼岸縱使存在,他也只是此岸的一種延續。人期盼一場傳奇式的愛情是那時沒有錯的。主要看你如何理解傳奇這個詞,如果非要以生命為砝碼的愛情才算傳奇,那么千百年來人類的傳奇便少得可憐。但是如果你不用一種固定的模式去衡量許多人,許多愛情,而僅僅站在他們本身的立場上,你就會發現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傳奇,每一場愛情都是具有傳奇色彩的,轟轟烈烈是一種傳奇,平平淡淡也是一種傳奇。有時覺得平平淡淡才是最真的傳奇。牛郎織女鵲橋相會,可謂浪漫至極,可這需要付出的代價卻是苦思獨守364個日夜。兩情若是久長時,又怎能不在朝朝暮暮。況且人生又能有多少個朝朝暮暮。正如舒婷所說:“與其在神女峰上展望千年,倒不如在愛人的肩頭痛哭一晚。”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注定死生。此岸花,開一百年,落一百年,花葉永世相連,情卻在朝暮,緣蘊與生死。“不是今生,焉卜來世!”生命中我們不能承受的東西太多,今生尚且不能保證,那么來世又何必再談。我們在歷史中輕若鴻毛,所以注定了歷史在我們心中重若泰山,遺忘在重的方面意味著成全,而在輕的一方面則意味著背叛。我們都活在愛與被愛中是輕,而我們都不知愛是什麼?因此愛才成為了無法觸及,而又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初一讀後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後的感想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4) | 返回目錄

初一讀後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後的感想

最近,讀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的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作者對人生命運與價值的思考,使我深受啟發,像解開了一個困擾在心中多年的迷團,頓開茅塞。我長噓了一口氣,不由地感嘆:人生原來如此美好又是如此無奈!

在米蘭·昆德拉看來,人生是痛苦的,這種痛苦源於我們對生活目標的錯誤把握。世界上許多人都在按自己的方式努力追求,而生命正是因為追求而變得庸俗,人類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隸,無論是放浪形骸,還是循規蹈矩,最終都在無休止地重複著前人,因此,人類的歷史只剩下兩個字——“媚俗”。

書中主人公托馬斯一直在固執地拒絕著“媚俗”,對愛情的追求也是如此。他不可遏制地愛上了特麗莎,但不願做家庭責任的附庸,更不願像別人一樣甘於平淡地生活,去愛。他用很不負責任的不得已的方式向情人表明:我愛你,但我不屬於你!他不斷地與別的女人偷情,迫使所愛的人不固守自己,能給自己自由。可是,當他感到了自由,感到了失去責任的“輕”的時候,很快變得空虛難忍,他發現,承擔一份家庭責任的“重”對生活本身何等重要!

追求愛情如此,對物質對事業的追求也同樣如此。薩賓娜是一位畫師,她堅決反對“媚俗”,認為堅持人的個性是最主要的,反對用不擇手段的方式去追求金錢和名譽。可是,當國家動亂,她被迫逃亡到異國他鄉生活沒有著落時,也只好接受他人的同情,用高價賣出她的那些畫得並不出色的畫,賺取較高的利潤。她親眼看到,人們聚會、遊行,反對戰爭,聲援弱者,這是極端消除了個性的行為,這是“媚俗”,但這又是愛國、正義之舉,是難以調和的矛盾。

人要是天生就具備了“輕”的一切條件,又會怎樣呢?弗蘭茨就是這樣一位年輕人。他出身良好,才華出眾,有穩定的事業與家庭,頗有名望。該有的都有,而且來得很容易。但是,他覺得生活太“輕”,他同樣不能忍受,他強烈地嚮往反抗,嚮往在苦難中掙扎奮鬥吶喊的那份激情。於是,他糊里胡塗地參與遊行、示威、呼喊,令人難堪的是,一切努力像堂吉阿德愚蠢地與風車搏鬥一樣,結局徒勞無益,令人啼笑皆非。

這幾位年輕人“追求”與反“追求”的矛盾,道出了人生本身的荒謬與悖論:每個人都有生活的目的和理由,但每個目的都有本身的空虛,追求愛情時怨恨多於歡樂,追求名譽像水中月鏡中花一樣遙不可及,追求錢財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透過種種幻覺,米蘭 昆德拉感到,也許這種“追求”本身,就是一種錯誤。

我想起了《紅樓夢》中跛足道人唱的《好了歌》: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金銀忘不了。終身只痕聚無多,待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這首《好了歌》,寓意是“世上萬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它暗含了西方悲觀哲學家們持久的堅持:存在即痛苦,若要不痛苦,須是不存在。

而世界上有那么多“忘不了”的人們,意識不不到生活的荒謬性,“反認他鄉是故鄉”,

沒有悟透“好”和“了”之間的真諦,到頭來,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我們身邊的人生,那些為著庸俗的目的而掙扎的平庸的生命,為了“功名”,為了“金錢”,為了“嬌妻”,為了“兒孫”,終生忙碌,義無返顧,到頭來,一切都是虛無,一切都是空幻,一切是一場“空”!

恰如《聖經》中所描述的:“銀鏈折斷,金罐破裂,瓶子在泉中損壞,水輪在井口破爛。”

這種被動的“了”,不是好,是嘆息,也是諷刺,是對那么多“忘不了”的人們的致命諷刺。人在欲望中掙扎,永遠不得解脫,差不多是“把石磨套在脖子上,丟到海里”,在慾海中持一塊磨盤而活,可悲,可嘆的人生啊!

可是,我們仍然在忙碌,仍然在追求,永不停止奮鬥的腳步。正如明朝詩人楊慎在《三岔驛》中寫的:

三岔驛,十字路,北去南來幾朝暮。

朝見揚揚擁蓋來,暮看寂寂回車去。

今古銷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長亭樹。

大街小巷,長亭短亭,碌碌紅塵,人來人往。得意之徒,失意之人羈絆於名韁利鎖,永遠在奔波勞碌,沒有誰能真正停下來。

也許,這正是人生的悲劇所在。我們的“向上精神”本源於愚昧,我們的“進取心”來自無知,而盲目的進取心又至少給了人生一個“重量”的感覺,使人生似乎有了“意義”和“滿足”,正如在“三岔驛,十字路”上“揚揚擁蓋來”的得意之人。但實際上,盲目的動力最終只能造就出一代又一代盲目的自我,看起來似乎幸福,卻是本質上的空洞。特別是,當“追求”本身都值得懷疑時,人生便會陷入徹底的空虛中,失去任何“重”壓的人生之“輕”,使一切的滿足感蕩然無存,自我便無法再支撐了。人生的命運都是如此無奈,如此令人憤怒。

人生是如此無奈,一心想羨慕神仙,想擺脫功名、金錢、嬌妻、兒孫之“重”的困擾,但生命又不能承受擺脫困擾後的失重之“輕”,生生世世在這個永恆的悲劇中重複,再重複。

既然如此,人到底應該怎么面對這似乎無法擺脫也似乎無法選擇的生存處境呢?

中國作家林語堂在《中國人》中認為:既然人的“追求”和追求後的“滿足”都是一種空虛,那么,“回歸自然”是一切美和幸福的永遠源泉。人的一輩子應該考慮如何怎樣真正的活著,而不是謀劃如何發展;應該珍惜現在的時光盡情享受,而不是去奮發勞動;應養精蓄銳以備他日之不測,而不是發揮自己的精力。

同樣的困惑在法國散文家蒙田心中也同樣存在,但他反對虛無主義,提倡人總是應該有點精神的。他在《蒙田筆記》中認為:“糊塗的人一生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卻將全部希望寄託於來世,這本身違背了生存的意義。生活樂趣的大小取決於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不是任何外物的影響。只有自己才是生命的主宰。我們的生命是自然的恩賜,它是優越無比的。如果我們覺得不堪生之重壓而虛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們自己。人如果沒有一定的目標和追求占據、約束心靈,心靈就會到處漂流,入於幻想的空泛境域裡。靈魂沒有目標,就會喪失自己。即使在閒逸時,也不能讓靈魂喪失目標,要不然,最終會導致無數妖魔、怪物,無次序、無目的,一個個接踵而來。”

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在於過程,在追求的過程中有了幸福感和滿足感,也許,這已經足夠了,何必在乎其終極意義上的得與失呢?

看來,還是要勇敢面對生命之“重”,而不是避“重”就“輕”。

語文教研組

初一年級讀後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言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5) | 返回目錄

初一年級讀後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言

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是在五年前,可以說一遍閱讀下來人是渾渾噩噩的,可能跟年紀和閱歷有關,從此這本書被我放進了柜子。這次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又打開了這本書,這次的閱讀的體會和第一次大相逕庭。所以我非常認同一些人的說法:米蘭·昆德拉的書讀一遍是不夠的。可能是我的水平不夠,將米蘭·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看了兩遍還是不能完全體味到其精髓。說來有些慚愧,儘管如此,還是想寫一篇文章來對所看所想的內容進行一次整理總結。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表面看是一部愛情故事,骨子裡卻是一本概念小說,機智、誘人、嚴肅,充滿情感,是一部開闊又複雜細緻的作品。它裡面交織著政治與哲思、肉慾和靈魂、趣味和深度……對於性愛與政治之間巧妙的互動作用進行嫻熟的敘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以深刻的哲理開頭,結束於悲愴的詩意氛圍中,為我們揭示了人性的弱點和人類不可避免的誤解所產生的深刻原因。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表達的是一個人在四種狀態下的“非如此不可”:愛---特麗莎,同情----托馬斯,反叛----薩賓娜,夢想----弗蘭茨。文章圍繞主人公托馬斯展開,他與前妻離異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輕鬆並決定一直保持單身。特麗莎走進托馬斯的生活,這個在托馬斯看來是由六個偶然給他帶來的女人,與托馬斯糾纏、相伴了一生。然而,托馬斯仍然醉心於與眾多女人的“性友誼”,在性漂泊的路上去尋找、開拓和征服每一個女人與其他女人的百萬分之一的差異。但特麗莎的身影反反覆覆出現在托馬斯醫生臨窗猶豫與沉思中,嚴厲地拷問著托馬斯對自我,對命運,對情愛,對沉重與價值的決斷。這就是輕與重的對立,對婚姻的忠誠是重;與情人的幽會是輕。托馬斯在輕和重之間徘徊不定。在情人面前想著特麗莎;在特麗莎面前又坦然承認與情婦在一起。千里追妻,放棄國外安穩的生活跟著特麗莎回到布拉格,卻依舊不忠特麗莎。為了給妻子一個平靜的生活拒絕在請願書上籤字,又在第二天忘記拒簽的目的......終於他在被布拉格統治者逼迫的情況下同意了特麗莎的提議去了鄉下。

還有兩位主角,薩賓娜和弗蘭茨。薩賓娜的宣言是:“我的敵人是媚俗”。薩賓娜是一個畫家,是托馬斯最好的情人,是弗蘭茨崇拜的但又是與他貌合神離的情婦。薩賓娜是個輕極了的角色,她放蕩不羈,特立獨行。她的一生就是在不停地背叛。喜歡背叛又習慣背叛,她背叛父親,背叛弗蘭茨,在薩賓娜看來“背叛意味著打亂原有的秩序,背叛意味著打亂秩序和進入未知”,“ 薩賓娜看不出什麼比進入未知狀態更奇妙誘人的了”。但是,在一切背叛之後呢?她背叛的目的是什麼呢?“一個人可以背叛父母、丈夫、國家以及愛情,但如果父母、丈夫、國家以及愛情都失去了——還有什麼可以背叛呢?”“薩賓娜感到四周空空如也,這種虛空就是她一切背叛的目標嗎?”“薩賓娜對於隱藏在自己背叛慾念後的目的無所察覺,這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輕——不就是目的所在嗎?背叛的最後結果就是在鋪滿灼熱炭火的圓周軌道上奔跑。而作為大學教授的弗蘭茨每天過著由授課研究組成的枯燥無味的生活,他羨慕著薩賓娜,一心認為他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在他臨死之際,他終於找到了他所要追求的,那就是和她的學生情婦在一起。

很多人看這本書是被書名所吸引,但讀了幾段能堅持看下來的人不多。我初次看這本書的原因是被書後簡介的第一段所吸引: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於它,把我們壓到地上。但在歷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於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這段文字像一把大斧一下子砍到我的內心深處,我開始陷入思考:回到現實,我們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更多的人會面對或多或少的生活或工作壓力,我們抱怨,甚至痛恨,還有更極端的人因為這些原因做出傷害自己或者他人的事情。但反過來想想,如果把這些生活的考驗全部抽離,只剩下一塵不變,乏味,空洞的生活,你能承受這生命之輕嗎?那么,到底選擇什麼?是重還是輕?過於輕,是浪費生命,太重,卻是難熬的生活,沒有擔憂,無憂無慮的活著,可以是理想,但是要真每天都那樣無憂無慮的,那跟虛度空虛有什麼區別了?於是,選擇需要的、必要的責任,可以讓生命綻放出a價值來。輕過不好,重過也不好,看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了。

總之,這是一本值得用時間慢慢品味的書,如果你能坐地下來閱讀,一定會有所體會。

國中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900字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6) | 返回目錄

曾在一部講述大學四年生活小說中提到米蘭?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近日閱讀之後思緒萬千。

第一遍,覺得很膚淺、庸俗、不可思議,自小就受儒家思想教育,宣揚欲望是格格不入的,情節是一個名叫托馬斯的醫生去鄉下診療,在酒吧遇到一個侍女特蕾莎,從此,兩個磕磕碰碰走在一起,同時畫家薩麗娜是托馬斯情人,而薩麗娜與大學教授弗蘭茨也是情人關係,以一言以蔽之:第一遍是四人之間的感情糾葛。

第二遍,梳理了小說情節,它是我所閱讀中最獨特的邏輯構思小說,以蒙太奇方式,跨越時間、地點,同一件事在不同章節中以不同側面反覆提及。

第三遍,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小說情節發生在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時期為時代背景,發生的“布拉格之春”事件,“兩千字宣言”,不同側面描繪出捷克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

第四遍,把主要事件串珠在一起,聯繫四個人生活遭遇,

特蕾莎屬於生命之重人物,她對愛情的忠貞與信念,對丈夫的寬容和忍受,在幸福之中充盈著憂慮,不斷考驗著丈夫是否依然愛著她,在生命之重壓力之下,蘊藏著無盡的悲哀和孤獨,將精神寄託於卡列寧(一條狗)。

托馬斯是一個生命之輕人物,對女人具有強烈獵奇心理,對性的追逐,不斷給特蕾莎帶來巨大傷痛,其實,托馬斯內心深處對特蕾莎蘊藏著深深的愛,人性的肉體與靈魂兩重性矛盾凸現出來。托馬斯對希臘神話俄狄浦斯人生故事引發思考,並將看法投向頗有尖銳的雜誌,在讀者來信中刊發了,他不斷受到各種壓力,但拒絕收回刊發的思想,因而他失去醫生這份工作,最後遠離塵囂、逃避現實,與特蕾莎居住於清淨、安寧的鄉村之處。

薩比娜是具有強烈的背叛現實、爭強好勝、富有激情生命之輕人物,薩比娜人生的主題在反覆出現、重演、修正和延展,她腳下如同一條漫長的背叛之路,每一次新的背叛,就像一樁罪惡又像一場勝利,時刻在誘惑著她。最初背叛父親(禁止愛情),共產主義藝術(禁止畢卡索),丈夫(一個平庸的演員),愛情(托馬斯、弗蘭茨)。當一切背叛之後,生命出現了極度空虛。

弗蘭茨是個聰明、正直、善良卻又充滿軟弱之人,對來自富有激情的薩比娜充滿好奇,猶如劉姥姥踏進大觀園,陷得無法自拔,通過薩比娜獲得了新生和自由,他滿足了塵世間情人願望,但缺少天堂之愛,他追逐夢想到高棉邊境,死於搶劫的毛賊,死得輕於鴻毛。

小說是米蘭?昆德拉以生命輕重二元論來觀察世界,審視靈魂,詮釋生命的真諦。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7) | 返回目錄

初讀第一遍,覺得很膚淺、庸俗、不可思議,自小就受儒家思想教育,宣揚欲望是格格不入的,情節是一個名叫托馬斯的醫生去鄉下診療,在酒吧遇到一個侍女特蕾莎,從此,兩個磕磕碰碰走在一起,同時畫家薩賓娜是托馬斯情人,而薩賓娜與大學教授弗蘭茨也是情人關係。一言蔽之:四人之間的感情糾葛。

再讀,梳理小說情節,它是我所閱讀中最獨特的邏輯構思小說,以蒙太奇方式,跨越時間、地點,同一件事在不同章節中以不同側面反覆提及。

同時,要了解小說情節發生在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時期為時代背景,發生的“布拉格之春”事件,以及“兩千字宣言”,等等,從不同側面描繪出捷克知識分子的生活狀況。

一遍遍深讀,把主要事件串珠在一起,聯繫小說主人公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生活遭遇,就有了如下認識:

特蕾莎屬於生命之重人物,她對愛情的忠貞與信念,對丈夫的寬容和忍受,在幸福之中充盈著憂慮,不斷考驗著丈夫是否依然愛著她,在生命之重壓力之下,蘊藏著無盡的悲哀和孤獨,將精神寄託於卡列寧——卡列寧的微笑那一章寫的很美好——卡列寧的離去讓人感覺所有的一切生命都虛無縹緲,空蕩蕩的,輕如塵煙

托馬斯是一個生命之輕人物,對女人具有強烈獵奇心理,對性的追逐,不斷給特蕾莎帶來巨大傷痛,其實,托馬斯內心深處對特蕾莎蘊藏著深深的愛,人性的肉體與靈魂兩重性矛盾凸現出來。托馬斯對希臘神話俄狄浦斯人生故事引發思考,並將看法投向頗有尖銳的雜誌,在讀者來信中刊發了,他不斷受到各種壓力,但拒絕收回刊發的思想,因而他失去醫生這份工作,最後遠離塵囂、逃避現實,與特蕾莎居住於清淨、安寧的鄉村之處。

薩賓娜是具有強烈的背叛現實、爭強好勝、富有激情生命之輕人物,薩賓娜人生的主題在反覆出現、重演、修正和延展,她腳下如同一條漫長的背叛之路,每一次新的背叛,就像一樁罪惡又像一場勝利,時刻在誘惑著她。最初背叛父親(禁止愛情),共產主義藝術(禁止畢卡索),丈夫(一個平庸的演員),愛情(托馬斯、弗蘭茨)。莎比娜在背叛中度過了一生,每一次的背叛都令她激動不已。這種循環往復的背叛所帶來的重,是她滿心喜歡的,也是樂於承受的。但是,當她背叛了親人、丈夫、愛情和祖國以後,她已經沒有多少可以背叛的了。背叛的終極就是虛空。

弗蘭茨是個聰明、正直、善良卻又充滿軟弱之人,對富有激情的薩賓娜充滿好奇,陷得無法自拔,通過薩比娜獲得了新生和自由,他滿足了塵世間情人願望,但缺少天堂之愛。他從從某時刻開始對自身靈魂的拷問與修正,試圖擺脫原有的“級",最終步向“宿命”的覆滅。

這部小說是米蘭昆德拉以生命輕重二元論來觀察世界,審視靈魂,詮釋生命的真諦。

因為在這個世界裡,一切都預先被原諒了,一切皆可笑地被允許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序言

媚俗所引起的感情是一種大眾可以分享的東西...就是把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麗的語言和情感把它喬裝打扮,甚至自己都為這種平庸的思想和感情灑淚。

只有必然,才能沉重,所以沉重,便有價值!

優秀讀後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500字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8) | 返回目錄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於它,把我們壓到地上。但在歷代的愛情詩中,女人總渴望承受一個男性身體的重量。於是,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成了最強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負擔越重,我們的生命越貼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實在。

相反,當負擔完全缺失,人就會變得比空氣還輕,就會飄起來,就會遠離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個半真的存在,其運動也會變得自由而沒有意義。

那么,到底選擇什麼?是重還是輕?

理解昆德拉/許 鈞

中國讀書界對昆德拉的了解得益於翻譯界的工作。就我所知,國內對昆德拉的翻譯,比較早的是韓少功,他與他姐姐合作翻譯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現中譯名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於198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十五年來,昆德拉的作品,除了早年用捷克文寫的詩歌和劇本,以及xx年三月才推出的法文版小說《無知》,幾乎都被介紹到中國來了,有的還有幾個譯本。我不知道在上海譯文出版社正式引進昆德拉的十三部作品之前,哪些出版社購買過昆德拉的中文簡體字著作權,但可以肯定地說,絕大多數都沒有以合法的手續購買著作權。我特別贊同艾曉明在1996年香港《明報周刊》上講的那段話:“為了避免作品‘橘逾淮而成枳’的宿命,我想,我們是否需要回到一個基本問題上,有沒有可能按照《伯爾尼公約》和既有的著作權法,禮待昆(德拉)先生,然而再考慮,有沒有可能原原本本地介紹他的文字?”這兩種可能,上海譯文出版社現在都給我們提供了。我想,有了這兩種可能,我們便有了進一步理解昆德拉的可能性。

說起昆德拉,有人會說他在他的祖國捷克影響力不大,怎么在中國會有這么大的反響,是不是有點反常?實際上,昆德拉早在移居法國之前,已經是捷克第四屆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只是因為帶頭說了真話,才被開除出黨。據蔣承俊介紹,在1977年,捷克有七十六名人民藝術家、三百六十名功勳藝術家、七千多名藝術工作者簽名發表了捷克斯洛伐克文藝界《宣言書》,其中曾這樣寫道:“……我們極端鄙視這么一幫子人,他們狂妄自大,虛榮心重,優越感強,自私自利,無恥之尤,甚至為了幾個臭錢,不惜出賣自己祖國的利益,參加了叛徒集團,脫離了人民,離開了人民的生活,背棄了人民真正的利益而投入帝國主義懷抱,成了反人道主義的工具,墮落為那些顛覆和製造各國間不和的人的傳聲筒。”在這樣的聲討中,昆德拉的作品在捷克當然不可能流傳,不流傳也就不可能有影響。我覺得這種情況一定會有改變,歷史會說話的。

昆德拉在中國的影響確實不小,但在西方,昆德拉的影響更為持久而廣泛。他在美國,在法國,在義大利,在西班牙,還有在以色列,都獲得過文學大獎。據我們了解,他的作品至少已經被翻譯成20種語言,幾乎所有作品都有了譯文,在世界廣為流傳。實際上,是翻譯造就了具有國際影響的昆德拉,是翻譯賦予了昆德拉的作品以豐富的生命。

昆德拉的作品被廣泛翻譯,甚至不斷重譯,說明了他的作品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昆德拉作品的生命力,首先在於其獨特的個性和多重的解讀可能性。應該說,多重解讀的可能性,是昆德拉作品的顯著特徵之一。在國內,有哲學家如復旦大學的俞吾金,從哲學角度對昆德拉的話語世界進行過闡釋,認為其作品“鑄造新的時代精神”;比較文學家樂黛雲認為昆德拉“成功地完成了哲理與故事、夢與現實的結合,或者說創作了一支把哲學、敘事和夢合為一體的複雜交響樂”;文學評論家們則更推崇昆德拉掀起的小說“革命”,對其小說的“新”與“奇”,對其小說技巧的創新進行探討。可以說,就闡釋的多樣性而言,近二十年來,從國外譯介到中國來的外國作家,幾乎沒有哪一個能與昆德拉相比。我想,隨著這次昆德拉作品的系統、全面地推出,為我們全面評價和理解昆德拉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昆德拉的作品的生命力,還在於圍繞昆德拉本人及其作品,有著種種的不解,甚至誤解。實際上,不解甚至誤解是人類精神生活中所不可避免的。昆德拉深刻地認識到不解甚至誤解的不可避免性,就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在第三部分就有一部小小的“不解之辭彙集”。諸如忠實與背叛,靈與肉,存在的輕與重,對所有這些有關人類生存的根本問題,在他看來就存在著種種不同的認識和“誤解”。而他的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以深刻的哲理開頭,結束於悲愴的詩意氛圍中,為我們揭示了人性的弱點和人類不可避免的誤解所產生的深刻原因。既然不解和誤解普遍存在,那么就作品而言,在翻譯和接受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有誤讀。從作品的理解、翻譯和接受的歷程來看,誤讀是必然的。個人的誤讀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集體性的強迫性誤讀。比如,以政治或意識形態的標準,對昆德拉的作品進行唯一的評判。在我看來,好的翻譯應該是為理解開拓空間。昆德拉的作品在中國以往的譯本中常有刪節和改動,這是為避免誤讀而實際上又造成誤讀的原因之一。這次上海譯文出版社組織系列譯介昆德拉,我想其中大部分的刪節或改動是有可能還其真面目的。十幾年來,中國的社會與政治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給我們全面理解昆德拉提供了新的可能。再說隨著國際文學界對昆德拉的不斷解讀,也開拓了我們認識昆德拉的視角,為我們翻譯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昆德拉對翻譯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也有比較明確的原則,我想我們翻譯昆德拉,首先應該尊重他,至少對他的思想,對他的風格,對他在文學上的獨特追求,應該儘可能在翻譯中表現出來。我在重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時有三條原則:一是儘可能全面地理解昆德拉;二是力求再現昆德拉作品的風格特徵;三是儘可能避免誤譯,並不隨意刪改原文。但願我們的努力能有益於國人從對昆德拉的不解甚至誤解,進一步走近昆德拉,理解昆德拉。

查看更多:

八年級讀後感: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後的感想

初二年級讀後感: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有感

七年級讀後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

初三讀後感: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有感500字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有感範文600字精選

讀書心得: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有感700字

800字的初三讀後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國中八年級讀後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有感700字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讀後感1000字(國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