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讀後感(共7篇)

看賈平凹的作品也是第一次,因為有個網友說我寫的東西有點象賈平凹的風格,聽了這話,有點受寵若驚,有點興奮,所以趕緊找了“賈平凹作品集”,其中內容包括了三篇長篇小說,五篇小說,十七篇散文。應該說我的看文章是在進了“紅袖”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看,看和看是有很大的不同,為了看個紅火熱鬧也就馬馬乎乎,一目十行的看,囫圇吞棗的,就好象豬八戒吃人生果。看後沒有任何的感想,也沒有任何的感覺,充其量也就是喜歡,再就是娛樂,但靜下心看文章,象是在品嘗一道美味,品一杯茶,品一杯酒,細細的嚼,慢慢的咽,那種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樂在其中,此時此刻和作品融為一體,一會啞然失笑,一會淒悽然落淚,隨著情節的跌宕起伏,人物的喜怒哀樂,同喜同悲可以說是最貼切不過了,我看“賈平凹作品集”就是這種體會。賈平凹的文章內容浩瀚,五彩繽紛,個人內心的情緒變化,偶然感悟的哲理都會讓我讚嘆,文章中即沒有玄奧的言詞,也沒有空洞的說教,只是以一個經歷者的身份講述一個個富有哲理的故事。不炫耀,不張揚,貼近生活,既幽默又平實,最讓我深刻記憶的是他寫給他妹妹生日的一篇散文,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既有條件,讀書萬萬不可狹窄,文學書要讀,政治書要讀,哲學,歷史,美學,天文,地理,醫藥,建築,美術,樂理……凡能找到的書都要讀讀,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與精讀。世上好書,浩如煙海,…………這么多年,兄並不敢奢侈,只是簡樸,惟恐忘了往昔的困頓,也是不忘了往昔,方將所得數錢盡買了書籍,所以,小妹生日什麼也不送,僅買一套名著十冊給你寄來,乞妹快活。”文章中表達了父母之愛,兄妹之情。讓人為有同感的同時產生敬佩之情。賈平凹是農民的兒子,是黃土地的兒子,他的作品包含了他對故鄉和母土的深切愛意,也是那黃土地,貧窮的黃土地醞釀和滋潤了他的文章,文章中西北的地域特色,風俗人情,格調清新,明麗自然,他的文章和人格不愧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看了他的文章就好象認識了一位好老師。受益非淺。

余光中散文讀後感1000字:《左手的繆思》
散文讀後感(2) | 返回目錄

台灣著名作家余光中的散文處女作即《左手的繆思》,初版於1963年,而我手邊正攤開的,卻是1980年4月台灣時報出版公司新版重印本。此書在大陸難以尋找,即使各大圖書館,亦不大好找。我1993年暑假去深圳,訪該市圖書館,專門找到港台原版的書架,可憐兮兮的就那么幾本書,很讓人痛惜――一座城市,若沒有讓人羨慕的

深厚的文化積澱,僅是樓房蓋得高且漂亮,亦很難讓人感動。沙葉新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曾過境香港,跑了好幾家舊書攤,才淘得此書;而我握有的版本,似乎早已有珍本資格矣!港台名家的所有重要原版書,上個世紀90年代以前出版者,在大陸,大概均可作如是觀。

余光中認為,他的正業是寫詩:“這隻右手不斷燃香,向詩的繆思。可是僅飲汨羅江水是不能果腹的。漸漸地,右手休息一下,讓左手寫點散文。”這一寫就是八年,而此書僅是“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的一小部分。

與“美麗的癢”(吻)一樣,“左手的繆思”(大陸譯作“繆斯”),的確是余光中獨創的詞語。這個書名的來歷,早已成為台灣文學史中的一個典故:“當時用《左手的繆思》為書名,朋友們都覺得相當新鮮,也有讀者表示不解。其實我用‘左手’這意象,只是表示副產,並寓自謙之意。成語有‘旁門左道’之說,台語有‘正手’(右)‘倒手’(左)之分,在英文裡,‘左手的’(left-handed)更有‘彆扭’與‘笨拙’之意。”――僅了解其書名之來歷,似乎已窺見作者的功力和驚人之筆。

實則,若論余氏之“妙手”,誠如香港作家黃維梁所云,余光中應該有四隻手:右手寫詩,左手攻散文,第三第四隻手專事批評和翻譯。《左手的繆思》結集出版時,余氏早已碩果纍纍:出版了四本詩集,三本譯詩集,一本翻譯小說,一本翻譯傳記。

值得文學史專家注意的是,余氏左手的繆斯,一上手走的是知性的路子:論艾略特,評畢卡索,介紹梵谷、安格爾,讚揚胡適。筆鋒一開,便光芒照人。繼之而起的感性且抒情式的《石城之行》《記弗洛斯特》《塔阿爾湖》《書齋・書災》等,都是讓人拍案叫絕的美文。

原來,九位繆斯之中,未聞有司散文之女神,而《左手的繆思》的出現,那真是為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寂寞、淒涼的中國文壇,閃現出的一道曙光。

如論余光中與五四白話散文之源流關係,台灣詩人楊牧曾說過這樣的話:“徐志摩以詩人之筆為散文,灑脫浪漫,草木人事莫不有情,激越飄逸,影響見於蘇雪林,何其芳,張秀亞,胡品清,陳之藩,蕭白,余光中。”(《文學的源流・中國近代散文》)此話說得很中肯。不過這也僅僅從一個側面概括了余光中。我以為,若真正把握其實質,余光中之散文,有著錢鍾書散文的某些素質。本來,在《左手的繆思》中,他更多的獻給讀者的,是淵博的詩、畫、音樂的典故與知識,是獨具余氏散文語言的彈性和變化別致的句式及結構。讀錢鍾書的散文,我們常常驚嘆其用典的艱澀而密不透風;而讀余光中的散文,我們仿佛看到了其依然追求意象、用典之典雅,但密而有間,又平易近人。他的散文仿佛達到了情趣、智慧和學問的有機融合。

余光中的散文觀在其書中已略見端倪,似乎亦不該掉以輕心。

當時作者最討厭的是:“流行在文壇上的散文,不是擠眉弄眼,向繆思調情,便是嚼舌磨牙,一味貧嘴,不到1cc的思想竟兌上10加侖的文字。”那么,余氏到底要提倡什麼樣的散文呢?

我所期待的散文,應該有聲,有色,有光;應該有木簫的甜味,釜形大銅鼓的騷響,有鏇轉自如像虹一樣的光譜,而明滅閃爍於字裡行間的,應該有一種奇幻的光,當他的思想與文字相遇,每如撒鹽於燭,會噴出七色的火花。

縱觀當代兩岸散文之發展,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能達此境界者,鮮矣;而余光中的散文處女作,正是通往這一境界的拓荒者。

這便使人想起今日大陸某些青年散文家們,一上手便是純感性的路子,變成一種新的風花雪月,而忽略了知性和結構,總是走不出朱自清的“蹤跡”、徐志摩的“康橋”,然而,發表了幾十篇後,翻來覆去便難以為繼了。大陸許多散文家的散文,總是單純的抒情,沒有深厚的文化價值和自覺的哲學追求,很難找到林清玄和董橋這樣的雄厚實力,而余光中一上手便站在一個嶄新的制高點上。如果缺乏深厚的國文功底,缺乏精通一國或數國外語的借鑑,缺乏知性作脊樑的感性,儘管開筆可能驚人,但到了某一層次,沒有知性的推力,更是難得上攀一分之微。

余光中的散文觀,還有一點值得我們特別注意。

對於五四新文學運動一開始所倡導的“美文”,當時的余光中反倒比大陸之後的《美文》派們更為清醒:

現代主義在美與真之間,寧取後者。現代的大作家,無論是艾略特或奧登,漢明威或福克納,皆寧可把令人不悅的真實呈現在讀者面前,而不願捏造一些粉飾的美,做作的雅,偽裝的天真。

在余光中第二本散文集《掌上雨》中,作者依然堅持:“現代作家們有勇氣面對殘缺與醜惡,他們相信真實的醜比虛偽的美要耐看的多。”

我總覺得,余光中的價值,大概不僅僅得從文學範疇去尋找其意義,還應更放開眼界。如果說,殷海光先生在台灣哲學與思想界的意義在於:自命為五四後期的人物――正像許多後期人物一樣,沒有機會享受到五四時代人物的聲華,但卻有份遭受寂寞、淒涼和橫逆的經歷;而余光中則是創造性地繼承了五四新文學的精神,並在寂寞、淒涼和橫逆中把文學的本體全面推向新的高度的拓荒人。

散文,自然是他自覺表現的一部分。

夏志清先生認為,余氏的散文比其詩好。我也認為余氏的詩,不如洛夫,而他的散文,在台灣已享有第一支筆的美譽。

當初《左手的繆思》,乃歪打正著啊!

初二讀後感:讀余光中散文後的心得體會
散文讀後感(3) | 返回目錄

吟詠著余光中的《鄉愁》長大,相望著的那一方的土地,滿溢著我們的思念,更迴蕩著憂愁。同一片月光下的我們何時才能舉杯共邀明月,言歡共飲長江水。然而,在四川省及周邊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在哀痛與悲傷面前,讓我們強烈的感受到“唇齒相依,手足相連”的血脈親情,那是一種發自心靈的統一。

同文同種,唇齒相依的骨肉親情,在大災難面前,愈加強烈。從5月12日汶川地震的災情-災區以及受災民眾,成為台灣社會的焦點。台灣同胞們都紅著淚眼互問:“我們可以為災區做點什麼?”台胞們的捐贈救災行動蔚然成風,催生出一幅幅感人畫面。大量人力物力湧向中國,為中國的每顆受傷的心,滴血的翅膀帶來一份慰藉與撫慰。來自台胞們急切的捐款的電話繫著這一頭,在那一頭,成千上萬的那一頭也在急切地等待著,繫著這頭,繫著那頭,而電話服務的這一頭,恨著自己為什麼就只有兩隻手!此刻台商都動員起來,很多台商捐了又捐,在這一刻他們決不計較著生命的豪華奢侈的投資,在生命的禮遇面前,所有世人同逝者默哀,向生命的尊嚴致敬。平凡人的愛心,則從四面八方如洪水般匯聚而來,在陰霾里化作縷縷溫暖的陽光,輕撫著大陸同胞的心坎。

林清玄散文讀後感
散文讀後感(4) | 返回目錄

讀了這么多篇林清玄先生的散文,感覺他是以寫父母的愛和人生哲理為主的。

像《打開內心的窗》中,散發著母愛光輝的母親呵護著因第一次坐車而害怕的弱智兒子;父親葬禮上在分財產的兄弟們,把他們唯一的母親分給了自己,而他們自己卻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在下棋的老人帶著的隨身聽,只為了隨時了解海上的情況,擔心著兒子;為了不讓孩子怨恨自己,而避居大陸的父親;林清玄先生的母親往他的行李箱中塞得滿滿的愛,和那句“提得起來,就是我們的”;還有林清玄先生離開故鄉是的一瓶鄉土……

由病母引出的快樂源自內心的道理;讓恨黯然失色的則是無限的寬容;換個角度去考慮問題:我們看到的假乞丐,覺得他們可憐,是因為他們演的好。那我們給他的錢就當做給他的演出費,那又有騙錢這一說了呢;有時候要慶幸我們不在最高點或中間,因為我們在最低部時,就只能進步不能退步了;學會感謝:在交通如此擁擠、發達的現在,我們應感謝我們還活著,感謝事故沒有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所謂的誓言只是智者耳中的戲言,魚缸打破了,為什麼不去趕緊換一個魚缸而是在原地抱怨呢;如果我們能不恐懼、不抗拒,活在眼前,身心柔軟,常懷感恩之心,跌倒就不會受傷了;我們重視一些事物的時候,真的是因為他們自身嗎?我們真的不是在意他們附加在身上的名利權位而重視的嗎?有一天我們把這個問題搞明白了,我們便算得上是智者了吧;包容他人、包容困難,我們才會孕育出屬於我們的珍珠,一顆圓而亮的白珍珠;我們追求很多東西,都是要適可而止的,就像買鞋一樣:同樣的價錢不一定要買最大的,而是買合適的;人生就像圍棋,不能著急,要慢慢地去品味人生的經歷;“人生如戲”,忘了是誰說過的了,但他是否知道戲是有劇本的,ng了可以再來一遍,但人生卻不可以;失敗,使成功顯得更珍貴;當我們用美的眼睛與心靈去看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便是美麗的;我們身邊許多事物像水晶一樣,清澈、無不如實、明白;有些事情我們只要在意他們的內在就好,至於名字外表我們可以不用太在意的;夢,讓生活不再乏味;如果我們用收藏我們喜歡的東西去收藏我們的情感,那這是個世界會怎樣呢;感謝困難,因為困難我們才能提高、進步;鮭魚,一心想要回到出生地的歸魚;無知與野蠻,阻擋我們平等的去對待眾生;有時候我們該問一下自己:我們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心強加在無乾的其他事物上去;有些人在異地尋找家鄉的記憶,找不到卻更加思念;如果每個人都認識到佛是什麼或佛存在在哪,那我們又何必到寺廟裡去拜佛呢;我們要達到的每一個超遠目標,都是要從現在的每一個小目標開始的;真理,其實就是萬物存在的價值吧;前世與今生,其實就是昨天與明天,把這兩者聯繫起來的只有林清玄先生吧;時間就像鳥一樣,飛走了不會再回來,也不會屬於誰;佛堂,使我們對佛虔誠的內心的體現;天堂,每個人想的都不一樣;能放下手下的東西,也是幸福;“生命的意義就是使自己每一天都有一些心靈與智慧的增長,每一天都對世界有一些奉獻與利益”;父母教育孩子,更多的是教育他們的仁慈之心;用最樂觀的心靈的去對待每件事物,因為百年之後這些都沒有了;  在順境之時,要使生活有風采,在逆境之時,要不散亂,保持靜心;生命像酒,時間越久味道更加香醇……

我們去讀林清玄先生的文章時,應該是和自己的生活聯繫在一起的吧!不然又怎么會明白林清玄先生是如何從生活中領悟人生、領悟哲學的呢!也許正因為林清玄先生能對生活抱以平常心,才能從萬物中去領略人生吧!

林清玄先生先生說:“我的寫作,不只是在告訴人關於這人間的美麗,而是在喚起一些沉睡著的美麗的心。”正如他本人所說,他的文章以最樸實的語言告訴世人最深刻的哲理。

七年級讀後感:賈平凹散文集讀後感
散文讀後感(5) | 返回目錄

看賈平凹的作品也是第一次,因為有個網友說我寫的東西有點象賈平凹的風格,聽了這話,有點受寵若驚,有點興奮,所以趕緊找了“賈平凹作品集”,其中內容包括了三篇長篇小說,五篇小說,十七篇散文。應該說我的看文章是在進了“紅袖”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看,看和看是有很大的不同,為了看個紅火熱鬧也就馬馬乎乎,一目十行的看,囫圇吞棗的,就好象豬八戒吃人生果。看後沒有任何的感想,也沒有任何的感覺,充其量也就是喜歡,再就是娛樂,但靜下心看文章,象是在品嘗一道美味,品一杯茶,品一杯酒,細細的嚼,慢慢的咽,那種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樂在其中,此時此刻和作品融為一體,一會啞然失笑,一會淒悽然落淚,隨著情節的跌宕起伏,人物的喜怒哀樂,同喜同悲可以說是最貼切不過了,我看“賈平凹作品集”就是這種體會。賈平凹的文章內容浩瀚,五彩繽紛,個人內心的情緒變化,偶然感悟的哲理都會讓我讚嘆,文章中即沒有玄奧的言詞,也沒有空洞的說教,只是以一個經歷者的身份講述一個個富有哲理的故事。不炫耀,不張揚,貼近生活,既幽默又平實,最讓我深刻記憶的是他寫給他妹妹生日的一篇散文,其中有一段是這樣的;“……既有條件,讀書萬萬不可狹窄,文學書要讀,政治書要讀,哲學,歷史,美學,天文,地理,醫藥,建築,美術,樂理……凡能找到的書都要讀讀,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與精讀。世上好書,浩如煙海,…………這么多年,兄並不敢奢侈,只是簡樸,惟恐忘了往昔的困頓,也是不忘了往昔,方將所得數錢盡買了書籍,所以,小妹生日什麼也不送,僅買一套名著十冊給你寄來,乞妹快活。”文章中表達了父母之愛,兄妹之情。讓人為有同感的同時產生敬佩之情。賈平凹是農民的兒子,是黃土地的兒子,他的作品包含了他對故鄉和母土的深切愛意,也是那黃土地,貧窮的黃土地醞釀和滋潤了他的文章,文章中西北的地域特色,風俗人情,格調清新,明麗自然,他的文章和人格不愧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看了他的文章就好象認識了一位好老師。受益非淺。

讀畢淑敏散文有感
散文讀後感(6) | 返回目錄

從前語文老師讓寫讀後感,總是不知所言敷衍了事。如今,我居然自發地來寫一篇讀後感,不過寫的是隨筆隨感而已。

我喜歡畢淑敏的文章,喜歡那種輕鬆有趣的風格,我一直喜歡輕鬆有趣的東西,她寫的不但有趣,更是發人深思,覺得很有意義,把一些大道理都寫得簡單明了,適合我這種智商理解能力均不高的腦袋。喜歡她一針見血的睿智,比如這句現代女性買個提包都追求品質上乘,我們為何不追求自身的優良?

有不少篇是討論女性的問題。看了評析想不通那些年輕的甘於做別人情人的女子,是因為懶惰,因為糊塗,因為虛榮貪圖富貴,就那樣不負責任地放棄自己的身體,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前途,我想她們應該不愛自己,為何不想想等年歲大了怎么辦,等別人又有了新歡怎么辦。把自己的生計前途幸福全託付在一個不靠譜的男人身上,真是一齣悲劇。女性應該是更感性更注重感情的動物,那么多女子甘於這么做我真的不太明白。也許我的思想比較老套,但我依然堅信生活該是和諧穩定的,有可以去愛的人,有愛自己的人,這樣才是幸福的。

談論死亡,畢淑敏不懼怕死亡,這是正常的,為什麼我們要害怕呢?就像我們要進行新陳代謝,大自然新生代替死亡一樣正常。我尤其贊同她的死亡該回歸家庭的觀點,如果明知道自己快去世了,卻要不斷在醫院折騰,費錢費力所有人跟著受罪,何苦呢?我希望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期,吃好點,喝好點,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家人給予充分的關愛,在安詳平靜中死去。並且我也不希望家人太過傷悲,只要他們繼續快樂幸福地生活就是我幸福了。

談到教育,畢淑敏也有很多獨到的見解。要充分考慮孩子的自尊心,不能孩子已經很痛苦還要嘮叨不已以為這樣效果好,會讓孩子在無窮的心理折磨中喪失了尊嚴。忽然明白了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我們的父母,由於繁忙忽視了對孩子心靈的保護,傷害了孩子也不知道。

她主張表揚也要慎用,凡是隸屬天分的那一部分,與生俱來的特質,都大可不必過多地表揚或是批評。我們的批評教育或者賞識教育也該有個度。

談到移民的子女,她的見聞讓我震驚,看了那么多孩子們在國外快活自信的文章,再看這篇才讓我覺得移民真的是有利有弊。我打心眼不希望人才都往外留,希望祖國的環境,教育,公務員,食品醫療制度……都可以人性化一點,美好一點。祖國再差再落後,也有好的方面,身處其中也許不知而已。父母都是認為自己是為孩子,可是孩子真的快樂真的願意嗎?一切都被大人主宰,這些真的適合他們嗎?孩子能適應外國的語言習俗,沒有歧視,融入其中嗎?

書本閱讀給了我說不出的充實,說不出的感動,這是在網上閱讀所達不到的,畢竟一切事物有利有弊,網上閱讀也永遠代替不了書本閱讀。發自內心地感嘆一句:畢淑敏寫得真好!有空讀好書享受閱讀樂趣真好!

余光中散文讀後感400字範文精選
散文讀後感(7) | 返回目錄

第一次接觸秋雨散文是<<廢墟>>.“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文章中沒有細節,沒有歷史人物,沒有山水勝跡。行文中充盈著閃光的智慧,蘊涵著深刻的思考,飽蘸著濃郁的感情。

殘簡斷垣中,那優美的語言,獨特的視角,深刻的思想,就像磁石一般強烈的吸引著我.走進廢墟,他體會著歷史的滄桑 ,品味著文化的內涵,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進程”的慨嘆;面對著敦煌,看到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感受著歷史的強悍與苦難,感嘆著”飛天的後人”.余秋雨先生,站在歷史的高度,以理性的嚴峻,考察中國現存的原始文化,去貼近文化的大生命,重新審視中華文明.正如<<文化苦旅>>自序中提到的”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文人與古代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

就這樣,山川草木,樓台軒榭,廟宇亭閣,雲月飛鴻,都與人的呼吸相通,散發著文化的魅力!.道士塔,莫高窟,陽關寄託著他悠遠的憑弔;寂寞天柱山,風雨天一閣,承載著他濃重的感喟;白髮蘇州,江南小鎮,蘊涵著他深沉的思考.貞節牌坊令人感慨,新加坡的墳人使人震撼,貴池儺事又警人反思!邊塞大漠中,留下他道道車轍,廬山石級沾下他輕輕的腳印;江南小巷中迴響著他的感嘆,殘簡斷垣中閃現著他佇立的身影.。十萬進士,遙遠的絕響,蘇東坡突圍,一幕幕歷史被用文化的眼光注視,用優美的語言闡釋.——跋涉於殘陽廢壘中臨西風古道,與一頁頁風乾的歷史對話,撫摸著古老民族胴體上的傷痕。對文明的嘆惋,對生命的珍愛,對自然山水的理性追求,匯成一種冷冽的憂患意識,這是歷史的感悟。它是冥冥夜色中一星遙遠的燈火,若明若暗,忽隱忽現。

高中生暑假讀後感:楊絳散文《我們仨》讀後感
初一年級讀後感:余光中散文讀後感言
讀後感言:賈平凹散文集讀後感900字
初二年級讀後感:讀賈平凹散文集有感
初一年級讀後感:賈平凹散文集讀後感言
我的母親讀後感相關作文:胡適散文《我的母親》讀後感
初二讀後感:讀梁實秋散文集後的心得體會
梁實秋散文集讀後感1000字範文精選
初一讀後感:余光中散文讀後的感想
讀後心得:賈平凹散文集讀後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