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讀後感(共9篇)

這篇文章講述一個種樹人種桃花心木的事情,但是這種樹人澆水的時間並沒有規律,有時隔兩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這令作者很疑惑。直到有一天作者詢問種樹人之後,作者才明白過來,原來種樹人為了讓桃花心木紮根好,所以不常常來澆水,讓它們自己獨自去找水源,只有這樣,桃花心木長成百年大樹就不成問題了。如果種樹人天天都來澆水,澆的水的量也一樣,這樣的話,桃花心木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水,無法深入地底下,一旦停止澆水,樹苗就會不斷的枯萎。就算幸而存活的樹苗,也會被風一吹就倒。種樹人的一番話使我非常感動。因為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中的考驗、挫折,才會鍛鍊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我們小學生也是一樣,在生活、學習上也不能過度的依賴別人。如果我們過度依賴的話,

我們以後在社會上就根本立不了足,只能望而興嘆;如果我們學會獨立自主,那么每一次的困難對於我們來說就是生活的考驗,而每一次的失敗就是我們下一次的經驗,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成功。說起來也慚愧,我也曾經過分地依賴他人,那天因為我中午電腦玩得過火了,所以中午的數學作業一個字也沒有寫,一來到學校,我毫無辦法,就借了同學的作業來抄,以此矇混過去。在我吵的時候,我沒有注意到老師就在我的身旁,當然,後來我被狠狠地罵了一頓,那使我明白了抄作業只是暫時的成功,而不能把知識吸收,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過才會真正明白知識。從此以後我就從來沒有遲交作業、抄作業,還令我懂得了獨立對我們小學生來說真的很重要,因為獨立能使我們學會在社會上立足的辦法;獨立能讓我們早點適應以後的生活;獨立能讓我們減輕父母身上的擔子。

獨立的孩子才是共產黨的接班人、國家的棟樑,所以我們要學會獨立自強。

《桃花心木》讀後感國小六年級
桃花心木讀後感(2) | 返回目錄

在今天的語文課里,我們學了一篇文章《桃花心木》。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作者看到了了一個栽種桃花心木苗的人。奇怪的是:這個人澆水的時間很不規律,而且每次澆水的量都不同。那個人告訴了作者,他是模仿老天下雨,因為老天是不定時不定量的下雨。如果有規律的下雨,那樹苗就會產生依賴的心理,不會自己尋找水源,而獨立成長。

讀了這篇課文,我深受感觸,人在不確定的生活里,不能依賴別人,要養成獨自生活的心。要經得起考驗,不要受到一點障礙而自悲。

在生活里,我曾經有個小毛病,遇到困難,首先找父母,不管是生活上的困難還是學習上的難題,我都依賴父母。我的父母都經常說:“小孩子要自己主動動腦筋,不能老問別人。”我聽了就很委屈的說:“是你們大人都經常說遇到不懂的問題就要問的嘛!”自從學了這篇課文,我懂了不能老是依賴別人,自己經常不動腦。我今年就要考國中了,到時候遇到不會的那可問不了別人了,所以我要獨立思考問題,不能依賴別人,實在不懂再問。我懂得了無論做什麼,我們都應該學會獨立自主。

讀了《桃花心木》這篇文章後,我深有所感。我知道了樹苗要長成百年大樹,不僅要靠別人給它澆水,更重要是靠自己找水源,拚命紮根,才不會在惡劣的環境中枯死。如果樹苗養成了依賴性,即使長成大樹,但一旦遇到狂風和暴雨,就會連根拔起。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當你遇到一道難解的套用題,便去抄襲別人的答案。這樣做只會害了自己,失去一次鍛鍊自己思維的機會,使自己養成了依賴的習慣。

其實人和樹木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經常會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難。懦弱的人只會退縮,向困難低頭;意志堅強的人不會被困難嚇倒,而是向困難招手,向困難挑戰!

讀完課文,掩卷沉思:我們雖然生活在和平的環境裡,但今天的社會是充滿競爭的社會,因此擁有獨立自主的精神對我們來說是多么重要!

橫湖國小六年級:林張號

《桃花心木》讀後感
桃花心木讀後感(3) | 返回目錄

當我再一次讀完《桃花心木》這篇文章後,我想了很多。種樹人的一番話,不僅使作者感動,也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也許作者說得是對的: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鍊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生活就如一個萬花筒,豐富多彩,有成功,更有失敗;有勝利,更有挫折。它能讓人們嘗試喜悅和痛苦。

其實,人的一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它就像一條路,有彎有直,有高有低,還會有坑坑窪窪的地方,每個人偶爾也會摔一跤,但是這一跤是你走完這條路的“必需品”,我們只有再爬起來,振作起來,努力走完這條路。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

在五年級時,我有過很多次失敗,考試沒有一次不出錯。學習粗心,不踏實的毛病使我在考試中頻頻失利,苦惱常常纏繞著我,一次次思考之後,我忽然醒悟道,我應該做個善敗者。進入六年級,我命令自己一定要細心,有問題就問。忘了以前的成績,記住以前的毛病,現在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每位同學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就像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只有努力再努力,才能有所收穫。

同學們,要做一個生活的強者,就必須要學會迎難而上,做生活的主人。

林清玄《桃花心木》原文讀後感
桃花心木讀後感(4) | 返回目錄

[美文品評]

這篇文章頗給人一種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的感覺,也是以種樹之法,寓為人處世之理,但本文更是以桃花心木這種特殊的樹的生長過程設寓,生動形像地揭示出人生的哲理:“人也一樣,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養成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覺知。在不確定中,我們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告訴人們,自主精神才是一個人的立身立世之本。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鍊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感知,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文章層層深入,層層設疑,由事入理,融理於事,意味深長,奈人尋味。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借物喻人,寓意深刻。哲理通俗易懂,具有教育意義。語言自然親切樸實。

原 文:

鄉下老家前面,有一塊非常大的空地,租給人家種桃花心木的樹苗。

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從前老家林場種了許多,林場的桃花心木已是高達數丈的成林,所以當我看到桃花心木僅及膝蓋的樹苗,有點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種桃花心木的是一個高大的人,他彎腰種樹的時候,感覺就像插秧一樣,不同的是,這是旱地,不是水田

樹苗種下以後,他總是隔幾天才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的天數沒有規則,有時三天,有時五天,有時十幾天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我住在鄉下時,天天都會在種有桃花心木苗的小路散步,種木苗的人偶爾會來家裡喝茶,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

我感到愈來愈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有時就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

我起先以為他太懶,隔那么久才為樹澆水。

但是,懶的人怎么會知道有幾棵樹枯萎了呢?

後來我以為他太忙,才會做什麼事都不按規律。但是忙的人怎么可能行事那么從從容容?

我忍不住問他,到底是什麼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麼會無緣無故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應該不會這么容易就枯萎吧?

種樹的人笑了,他說:“種樹不是種菜或種稻子,種樹是百年的基業,不像青菜幾個星期就可以保收。所以,樹木自己要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澆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它幾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無法在這種不確定中汲水生長,樹苗很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只要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拚命紮根的樹,長成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種樹的人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都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生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底,一旦我們停止澆水,樹苗會枯萎得更多。幸而可以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是一吹就倒了。”

植樹者言,使我非常感動,想到不只是樹,人也一樣,在不確定中,我們會養成獨立自主的心,不會依賴。在不確定中,我們深化了對環境的感受與情感的覺知。在不確定中,我們學會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生命的法則不可能那么固定、那么完美,因為固定和完美的法則,就會養成機械式的狀態,機械的狀態正是通向枯萎、通向死亡之路。

當我聽過種樹的人關於種樹的哲學,每天走過桃花心木苗時,內心總會有某些東西被觸動,這些樹苗正努力面對不確定的風雨,努力學習如何才能找到充足的水源,如何在陽光中呼吸,一旦它學會這些本事,百年的基業也就奠定了。

現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經長得與屋頂等高,是那么優雅而自在,宣告著自主的生命。

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桃花心木讀後感300字
桃花心木讀後感(5) | 返回目錄

《桃花心木》是一篇六年級下冊的精讀課文,是我國台灣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語言樸實流暢、寓意深刻。文章運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借樹苗的生長,來比喻人的成長,寫一個種樹人讓“ 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說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 以下《桃花心木》讀後感由應屆畢業生讀後感網站提供。

篇一

今天,我們學習了林清玄的《桃花心木》,作者借桃花心木的成長來說人該如何在社會上紮根成長。

讀了這篇課文使我恍然大悟,讓我知道人應該多經歷那些坎坷,多經歷那磨難,多經歷那些曲折,才可以為我們的後路做下永不堵塞的準備,也只有這樣,展望未來才會像藍天上的小鳥一樣越飛越高,越飛越近,只有這樣,才能為以後做長遠打算,而不會像一些不堅強的毛毛蟲一樣,永遠只是好吃懶做,而不做出更大的貢獻。

我們應該學習種樹人,學習他的精神,按他說的話去做。只有這樣,我們長大以後才會無愧於心。

篇二

桃花心木需要一種本身的能力,而我們更需要一種獨立自主的心。

依賴父母和老師,並不是我們的本性,但是要在父母的懷抱中度過,在一種不確定的生活中生存,我們則永遠會有一顆依賴的心。

要想獲得自理能力,必須經過生活的考驗,擁有不確定的生活。從中深化了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對道理的理解。對於簡單的物質,更會有深刻理解。

在生活中,我們總投靠父母,無論在做什麼事,總是喜歡選擇訴說,向父母說明困難,而不去自己動手解決。日常的雜事,也少不了父母的幫忙,不管現是用餐還是娛樂,父母的關懷和照顧總是無微不至。

學習空間裡,老師又在不停的催促。幫助我們批改作業、糾正錯誤。他們不就像辛勤的種樹人嗎?樸實無華的老師,往往日夜操勞。而我們也總依賴著他,讓他總有操不完的心。

桃花心木還在成長,而我們也漸漸長大。勤勞的“種樹人”永遠栽培著我們。

依賴的心往往使我們經不起生活的磨練,但如果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就會從中顯示出優雅自在和勃勃生機……

篇三

昨天,我們學習了《桃花心木》這一課。課文講述了種樹人給桃花心木澆水沒有規律的事。

我在高年級時,有過很多次失敗,考試老是不平穩,學習粗心、馬虎等弱點是我考試頻頻失利。一次次失敗後,我醒悟,我要做一個善敗者。進入國小的最後一冊,我命令自己不能再做以前的我了,現在是個良好的開端,我只有努力再努力,才能有收穫。

“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鍊出一顆獨立自主的新。”我還有個缺點,就是依賴電腦。遇到不懂的,想都不想的就打開電腦查。我以前認為電腦是萬能的,但,讀了這篇課文,我懂了在艱苦環境中要自立自強,克服依賴性,不能事事都依賴電腦。

我要像桃花心木那樣,要自立自強,在不確定中,就能吧較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讀《桃花心木》有感範文
桃花心木讀後感(6) | 返回目錄

篇一

今天,我學習了課文《桃花心木》,這是一篇借樹喻人的課文。

剛剛預習時,文中的“樹苗種下以後,他常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得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的水量也不一定……”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種樹就要給予樹呵護,當然也少不了充足的水量,種樹人為何既不定期澆水,澆的水量也不一定,這不是不愛惜樹苗嗎?

我帶著好奇心繼續往下讀,課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種樹人奇怪的種樹方法,作者同樣也產生了迷惑:不定期澆水竟是種樹人的良苦用心:種樹人用模仿老天爺下雨的方式給小樹苗澆水,為小樹苗創設了一種自然環境來“教給”它們在不確定中尋找水源的本領。如果每天定時定量給樹苗澆水,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理,雖然在短時間內不會枯萎,但遇到了大風大雨就會倒下一片,一旦種樹人停止澆水,樹苗也會難以存活。

樹是這樣,人何曾不是呢?生活中一些不可預料的坎坷、曲折和磨難,不就是桃花心木不確定的水源嗎?只有經得起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成長為堅強的人、有作為的人。

溫室中的花朵經不起風雨的考驗,屋檐下的小鳥飛不上廣闊的藍天。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嘗試著鍛鍊自己的自理能力:替爸媽分擔家務、一人獨自在家時學會照顧自己、參與社會活動……鍛鍊自己在不確定中學會把很少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健康、快樂地成長,因為只有在逆境中自強不息,才是成才的一條通路。

篇二

這些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名字叫《桃花心木》,蘊含了深刻的道理,讓我記憶猶新。

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個種樹人把樹苗種下以後,他經常來澆水。但是,他來的得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的水有時多有時少;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樹苗有的枯萎了,所以他來時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作者最後得知:種樹人只是模仿老天下雨。如果樹苗在這種不確定中汲水生長,自然就枯萎了。

讀完這篇文章,我的感受很深。種樹人說:“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澆水,樹苗會枯萎的更多。幸而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會一吹就到。”是啊,這就好比我們,如果經常依賴父母,自己什麼事都不做,長大後就會一事無成。只有樹苗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紮根,茁壯成長。所以,如果種樹人不來,桃花心木苗也就不會枯萎了,在自然環境下能夠頑強地生存。

人要想成長成才,就必須經得起生活的磨鍊。那次考試,我只得了七十多分,媽媽知道以後狠狠地批評了我。我想:我一定要把成績趕上去,努力學習。再一次考試後,我得了九十多分。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鍊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學完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人在艱苦的環境中自立自強,克服依賴性,學會生存的道理。只有經得起生活中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成為堅強的人,有所作為的人。

篇三

一星期前,我們學習了一篇叫《桃花心木》的文章,學習完這篇文章後,我的心被種樹人用心良苦的行動打動了。

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作者林清玄的鄉下的老家屋旁有一塊空地,租給人家中桃花心木的樹苗。樹苗中下以後,種樹人常來澆水。但是,種樹人有時三天來一回,有時五天來一回,有時十幾天才會來一回;而且,他有時上午來,有時下午來;更令作者奇怪的是,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的少。作者很奇怪,就問種樹人為什麼。種樹人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澆水,樹苗會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會一吹就到。”

“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說得多么好啊,樹木要學會自己在土地里尋找水源,這樣才可能不澆水不會枯萎,否則,樹苗就會枯萎得更多。種樹人逼樹苗自己在土裡找水看似是在迫害樹苗,實際上是用心良苦,讓樹苗學會自己在土裡找水源,把很少的養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

如果我是桃花心木中的一顆,我會對種樹人說:“可敬的種樹人,用這種方法教育我們不能依賴你。不靠天,不靠地,只能靠自己。真是太謝謝你了,種樹人。”

原來,種樹中也蘊含著這么大的哲理:不靠天,不靠地,只能靠自己。

《桃花心木》的讀後感
桃花心木讀後感(7) | 返回目錄

今天,我讀了《桃花心木》後受到了很深刻的教育。使我懂得了,假如過於依靠別人、自己不動手做事,就不能把握生存本領,終將被社會所淘汰的道理。

課文《桃花心木》是一篇借種樹喻育人的文章,它借種樹人給樹澆水不定時不定量的方法說明在不確定的環境中生活的人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把握生存的本領。

“假如我天天都來澆水,天天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靠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了澆水,樹苗就會枯萎得更多。”種樹人說的這句話很有道理,假如天天給樹苗澆水,樹苗的根就會浮在地表上,只吸土地表面的水,不能深入地下尋找水源,而一旦停止了澆水,樹苗沒有了水源,自然就會枯萎。樹是如此,人又能怎么樣呢?

人也是一樣!不能過於依靠別人,假如一個人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就會產生依靠的心,無所事事,從而不去觀察社會,研究生活,只能看到表面部分,不理解內涵。

就如一則笑話所說:有一天,一位富翁問自己那大腹便便、懶惰的兒子:“米是從哪裡來的?”兒子平時只見過廚子從麻袋裡把米拿出來,便不加思考的說:“從麻袋裡來。”正是因為這位富翁的兒子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所以只看到了表面的東西,以至於米從哪裡來都不知道。一旦他依靠的人去世了,他終將失去所擁有的一切。

讀後感_桃花心木_1000字
桃花心木讀後感(8) | 返回目錄

鄉下老家屋旁,有一塊非常大的空地,租給人家種桃花心木的樹苗。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從前老家林場種了許多,已長成幾丈高的一片樹林。所以當我看到桃花心木僅及膝蓋的樹苗,有點兒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種桃花心木苗的是一個個子很高的人,他彎腰種樹的時候,感覺就像插秧一樣。樹苗種下以後,他常來澆水。奇怪的是,他來的並沒有規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我住在鄉下時,天天都會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種樹苗的人偶爾會來家裡喝茶。他有時早上來,有時下午來,時間也不一定。我越來越感到奇怪。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時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來的時候總會帶幾株樹苗來補種。我起先以為他太懶,有時隔那么久才給樹澆水。但是,懶人怎么知道有幾棵樹會枯萎了呢?後來我以為他太忙,才會做什麼事都不按規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行事那么從從容容?我忍不住問他:到底應該什麼時間來?多久澆一次水?桃花心木為什麼無緣無故會枯萎?如果你每天來澆水,桃花心木苗該不會枯萎吧?種樹的人笑了,他說:“種樹不是種菜或種稻子,種樹是百年的基業,不像青菜幾個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樹木自己要學會在土裡找水源。我澆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它幾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無法在這種不確定中汲水生長,樹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拚命紮根,長成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種樹人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每天都來澆水,每天都定時澆一定的量,樹苗就會養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生在地表上,無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澆水,樹苗會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樹苗,遇到狂風暴雨,也會一吹就倒。”種樹人的一番話,使我非常感動。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鍊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在不確定中,就能學會把很少的養分化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長。現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經長得與屋頂一般高,是那么優雅自在,顯示出勃勃生機。種樹的人不再來了,桃花心木也不會枯萎了。

這是一篇六年級下冊的精讀課文,是我國台灣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語言樸實流暢、寓意深刻。作者借樹苗的生長,來比喻人的成長,這是一種借物喻人的寫法。寫一個種樹人讓“樹木自己學會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說明了在艱苦環境中經受生活考驗、克服依賴性對人成長的重要意義。

六年級:匿名

國小寫讀後感的作文:讀桃花心木有感
桃花心木讀後感(9) | 返回目錄

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樹形優美,高大而筆直。它要靠著自己,經過種種考驗才能成長為大樹。

《桃花心木》這篇文章主要講了種樹人給桃花心木澆水沒有規律的事,讓我們明白在艱苦環境中要克服依賴性,學會生存的道理。

讀了這篇文章,我知道了樹苗要長成百年大樹,不僅要靠別人給它澆水,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找到水源,拚命紮根,才不會在惡劣的環境中枯死。如果樹苗養成了一種依賴性,即使長成了大樹,也會經不起風雨的考驗。

其實人和樹木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經常會遇到挫折和困難。懦弱的人只會退縮,向困難低頭;堅強的人就不會被困難嚇倒,而是向困難招手,向困難挑戰!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挫折,會遇到坎坷。每當這時,我們要做的不是去依靠別人,而是依靠自己,只有這個辦法才是可行的。不要一直嚮往著一帆風順的生活,那樣你會經不起風雨。自己去努力,雖然難免會受傷,但是,只要你用心了,就可以把微薄的力量發揮到極致,激發出巨大的力量。

我們也應該堅強的面對困難和挫折。智者永遠不會在困境中徘徊,聰明的人永遠不會再困境裡哭泣。俗話說得好:如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桃花心木》的讀後感
讀後感作文400字:讀桃花心木的啟示
《桃花心木》讀書心得
桃花心木讀後感五篇
桃花心木讀後感800
桃花心木讀後感500字
讀《桃花心木》有感_600字
桃花心木讀後感800字
課文桃花心木讀後感
《桃花心木》讀後感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