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讀後感(共7篇)

今天看了《西遊記》,作者是吳承恩,看完之後,覺得?感觸頗深,當中時以孫悟空為主人公,將石猴誕生、花果山為王、求仙悟道、大鬧天宮等故事作為開端。孫悟空性格率真,聰明活潑,但也具備猴子愛玩的天性與急躁。

《三借芭蕉扇》寫出了孫悟空聰明,第一次借,是逼鐵扇公主,但沒想到卻得了個假扇,第二次借,卻被牛魔王給騙了回來,第三次借,叫來觀音菩薩,鐵扇公主只好給拐交出芭蕉扇,一次次的借,都說明了孫悟空是一個英勇善戰、頑強、善於合作。

《三打白骨精》中獎數量孫悟空師徒在取經路上,遇到白骨精,白骨精嬗變,先後變成婦人、老翁、女人來迷惑唐曾,而唐曾人妖不分,豬八戒在一旁搬弄是非,挑撥離間,唐曾聽信讒言,將悟空趕走,但到關鍵時刻,還是孫悟空相救,可見孫悟空重情重義,對師徒之情很在意。

看完這本書,頓時驚呆神清氣爽,孫悟空這一形象,在我面前逐漸清晰。他武藝高強,能呼風喚雨,他聰明,機智。

暑期四大名著讀後感(全)
四大名著讀後感(2) | 返回目錄

四大名著讀後感(一)

——《紅樓夢》讀後感

俗話說:“少不讀紅樓,老不讀三國”我今年就讀了《紅樓夢》。

據我了解,紅樓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曹雪芹嘔心瀝血用了XX年時間寫成了長篇小說《紅樓夢〉,這篇小說以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產生,但最終還是實現了“金玉良緣”。

這本小說描寫人物詳細,是大觀園裡發生的重重事情,一想起《紅樓夢〉,就會想起“巧遇良緣識金鎖”“元春歸省大觀園”“黛玉葬花泣殘紅”“賈政盛怒打寶玉”“黛玉瀟湘夢驚魂”“寶玉勿取薛寶釵”等等故事映入我的眼帘。

《紅樓夢〉人物成千上萬,有最令人尊敬的賈母,賈政;還有那個貴族小少爺賈寶玉;還有王夫人。王熙鳳;四春:惜春。元春。探春。迎春等人物。

這篇小說豐富多彩,寫了各種性格。外貌的人的特點,有嬌氣。大方。慷慨。小氣。愛怒。善良。美麗。醜陋等等。

我喜歡紅樓夢等四大名著,不是光因為它們內容豐富,有趣,還有就是我崇拜四大名著的作者歷盡千辛萬苦寫成的這四部中國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讀後感(二)

——《三國演義》讀後感

你讀過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嗎?它使人受益匪淺,正如此,我愛上了歷史。

早在東漢末年,因為漢靈帝的昏庸無能,許多想稱霸天下的大人物開始出現了,這場長達近百年的大戰拉開了帷幕。

作者羅貫中筆下的張飛是魯莽的,但張飛在我的心中他是一個很不錯的人。張飛為什麼會這么魯莽呢?僅是因為他曾是一個屠夫?還是因為他沒有讀過書,沒有像諸葛亮那樣的書香氣?不,都不是。我認為他是為了劉備好,劉備長得那樣和善,這樣去和敵國談判,那敵國還不得得寸進尺嗎!一個人講究的是氣場!但有了張飛可不同了,張飛往後一站,敵國就會知道劉備有後盾,雖然劉備他自己沒有什麼本事,但是他有兄弟呀!光是張飛的外貌就讓你敬畏三分,這樣的談判,你說還會欺人太甚嗎?

在這本書中,我最崇拜的人物就是諸葛亮。我想他的足智多謀足以讓每一個中國人欽佩。讀完《三國演義》整本書後,我至今還弄不懂諸葛亮為什麼會知道還沒有發生的大事?他又不是神仙。這也許就是諸葛亮的神奇之處吧!他對每一個人的習慣、弱點、性格捉摸得一清二楚。哪一次劉備惹下的婁子不是諸葛亮來收拾?真應該給他頒一個大獎!

他不僅聰明過人,還有像海一樣的胸懷。對於張飛的刁難,他並沒有像小人一樣去計較、記恨,而是知輕重的把刁難放下,以大局為重,為劉備辛苦地打江山。

我很感謝作家羅貫中,因為是他寫的《三國演義》教會了我很多人生道理:交朋友應該向劉備學習,有顆“三顧茅廬”的真誠之心;對任何事情的態度應該向曹操學習,三思而後行;做人應該向魯肅學習,待人誠實……

以上便我對《三國演義》的見解和看法,有時間我們互相交流一下心得和體會。

四大名著讀後感(三)

——《水滸傳》讀後感

《水滸傳》一書記述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好漢從聚義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遼兵,最後剿滅叛黨,卻遭奸人謀害的英雄故事。讀完全書,印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只有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後,對高俅之子的凌辱,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義"字,包括了太多的內容。《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於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的勇氣,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捨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為了正義,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值得用生命去奮鬥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鬥的激情已經被凍結,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地記得《水滸傳》英雄中有一個黑大漢,他生性魯莽,性情暴躁,經常為小事與他人發生衝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卻能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喪盡天良的傢伙們聞風喪膽。在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樣驚心動魄的大事發生,但"義"字卻滲透著我們的生活。對朋友講義氣,是小義。對素不相識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種正義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義。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大義的民族,當日本侵華,多少義氣凜然的革命烈士,用他們的滿腔熱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國。董存瑞捨身炸暗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炎黃子孫大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光輝。

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卻不可以不相信"神聖".當前,我們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讓我們相信這一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去維護這一份"神聖"。

四大名著讀後感(四)

——《西遊記》讀後感

大家都看過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吧!裡面有一個經典的故事,叫《三打白骨精》,我對這一故事有所見解。

這一回主要講了白骨精為了吃到長生不老的的唐僧肉,分別變成年輕女子,她母親和父親來迷惑唐僧他們,但都被火眼金睛的孫悟空識破。可是由於妖怪狡詐,唐僧愚昧,孫悟空雖然最終保證了唐僧的安全,可是唐僧誤以為孫悟空殺生,一氣之下將孫悟空逐出師門,真是啞巴吃黃蓮——有苦難言!後來唐僧被白骨精抓住才知錯怪了悟空,流下了悔恨的眼淚。豬八戒馬上告訴悟空師傅有難,孫悟空馬上趕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打死了白骨精,救回唐僧,師徒和好如初,歡笑聲洋溢在高高的峽谷,一起繼續西天取經。

讀了《三打白骨精》後我十分欽佩孫悟空的智勇雙全、忠心耿耿,機智勇敢的品質。我還從這一回中領悟出一個道理:人們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要有一雙會發光的眼睛,就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樣來參透世間萬物,這樣就不會被壞人表面現象所迷惑,我們是中華人民的兒女,機智勇敢,才貌雙全,心地善良才是我們的美好品質。

四大名著讀後感:讀紅樓夢有感800字
四大名著讀後感(3) | 返回目錄

四大名著讀後感:讀紅樓夢有感800字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這是紅樓中賈巧姐的判詞,預示在紅樓夢後四十回中,賈巧姐被劉姥姥所救,得以安渡一生。

劉姥姥是紅樓夢中一個名副其實的小人物,但確實作者所安排的一個異常重要的人物。雖然出場次數不多,但是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同的意境,氤氳出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曹雪芹不愧為是當之無愧的大家,虛虛實實的紅樓夢中,若真若幻,若虛弱實。

劉姥姥代表的是實。她代表的是廣大農民階層,與紅府截然相反的階層,是紅樓夢聯繫現實生活的紐帶。她樸實,她善良;她滑稽,她乖巧。她是窮人,但不是沒有美德的窮人。

一個人可以窮,但不可以沒有德。劉姥姥很可能是曹雪芹現實中遇到過的人物,通過紅樓夢濃縮了曹公對現實的無奈與同情。作者通過紅樓夢歌頌了廣大社會低層階級樸素善良的美好品質,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在後四十回里,巧姐險些與其他紅樓女人一樣淪落風塵或被折磨而死,幸逢劉姥姥,得以圓滿結局。劉姥姥,這個現實社會貧苦人民的代表人物,有著鄉下人的笨拙,也有著鄉下人的淳樸;有鄉下人的困苦,也有鄉下人的單純。這不禁讓我聯想起沈從文筆下的翠翠了,中國傳統文化薰染下善良的勞苦大眾,便是如此。

通過榮國府劉姥姥將謙和的處事原則表露了出來,但耍弄劉姥姥是重中之重,表現了富人對窮人的根本看法。在富人眼裡窮人是不值得一提了,只值得耍弄和尋開心。妙玉扔掉的那個杯子變現了妙玉的清高也表達了富人階層對窮人階層的蔑視。

富人多是瞧不起窮人的,這是社會的普遍現象。在富人眼裡,窮人永遠沒素質,沒文化,髒,不愛乾淨。 反映在現代就是城裡人與鄉下人的矛盾。如今我們這裡住在城市裡的居民,吃了鄉下種的糧食,享受著鄉下人打工為我們提供的便利,卻是從心裡壓根瞧不起鄉下人。

然而劉姥姥最後確是救了巧姐,這說明了什麼呢?在自己富裕之時巴結自己的朋友算不上真正的朋友,可在自己落敗之後還依舊把你當朋友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所以這就需要我們這些現代人,認清楚到底誰是朋友,誰是真誠可以依賴的朋友。

千紅一哭,萬艷同悲;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恨只恨身於末世,恨只恨封建制度對於女子人性的殘殺。但是紅樓夢作為我們一個時代文明的象徵,它的詩,它的畫,它的美,它的恨,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紅樓女子的悲劇,在今天會不會重演?

四大名著讀後感:讀紅樓夢有感400字
四大名著讀後感(4) | 返回目錄

四大名著讀後感:讀紅樓夢有感400字

名園築何處,仙境別紅塵。——題記

這句詩出自於曹雪芹的手筆似乎也暗示了《紅樓夢》的悲慘結局和它之中蘊含著的作者對封建社會獨有的蒼涼與無奈。

前幾天,我剛讀完《紅樓夢》。第一次讀時,那大觀園的繁雜與喧鬧,寶玉的輕浮,黛玉的憂鬱、清高,寶釵的大方,鳳姐的見風使舵、心狠手辣……總之,這本書只是記錄了晚中清時一戶人家的興衰史,當時,我就是這樣理解的

但當我再一次細細品讀之後,隨著見識的豐富,這本書在我心中,不僅只意味著一個俗氣的故事了,他開始有了更深遠的寓意,那故事背後所揭示的那些不為人知的悲傷與悽慘,也讓我領略到了曹雪芹這個懷才不遇的文學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觀念。

回想的黛玉初進榮國府,府中上上下下,都一片歡迎。然而,當她父親死後,那曾經對她噓寒問暖的人,便一點點冷淡下來。而當她在生命最後的時候,又有誰管過她的死活?

她的一生,正如她當年所吟唱的詩句一樣:

質本潔來還潔去,不教污掉陷渠溝。

玉黛林中柱,金簪雪裡埋。——後記

名著讀後感之四大名著讀後感
四大名著讀後感(5) | 返回目錄

中學生的成長離不開書籍,書籍是我們的精神食糧,沒有它們的哺育滋養,我們的生活是不完美的;沒有它們的意味深長,我們的人生是缺憾的;沒有它們的充實誘導,我們的精神是虛無的.讀書,特別是文學書籍,猶如春雨哺育著大地,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如夏風涼爽著世界,讓我們享受著人生;如秋果掛滿了枝頭,叫我們精神飽滿,文學名著的奧妙潛移默化的感染著我,塑造著我,成就著我,"雪中送炭",無疑是我們對文學名著的真實體驗! 

我國的四大名著,可謂是博大精深,我對四大名著也情有獨鍾.《西遊記》,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令我留戀忘返,回味無窮.但今日今時,再次拜讀《西遊記》,我的領悟卻變了.

〈〈西遊記》是我國古代文學百花園中一朵怒放的奇葩.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風靡文壇,故事流傳,廣及民間,真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雅俗共賞.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此時此刻我又有了新的領悟,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著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經歷了長時間個性受約束的日子,新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嚮往自由,嚮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石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花果山上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鬥爭也是為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 然而,每個人都明白, 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儘管包圍著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 我認為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拓進取, 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厲盡時間錘鍊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蘊含著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這是我此次閱讀《西遊記》體會最深的,以前的熱鬧已煙消雲散,我就是孫悟空,去尋找我的自由,我的精神

帶著意味未了的心情我又邁入《水滸傳》中那忠義的世界,從中我有體悟到忠義背後的愛的精神.

不必說晁蓋和小鏇風柴進的仗義疏財,也不必說戴宗的飛行腿,吳用的足智多謀.單說打抱不平的魯智深,他頗有些野,一身魯莽莊稼漢和無業游民的習氣,動不動就發火,遇事不問青紅皂白,總是一說二罵三打.結果不是吃虧就是後悔,但是卻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氣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種英雄氣概,有一種願意為兄弟兩肋插刀的仗義,他這一點讓我尤其感動.

我試想,假如讓他來到我的身邊,相信沒有多少人能有他這樣的魅力.這不是因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為他有所么魁梧的身材,更不會是他有大把的財富,就一點,就是他那在別人眼中芝麻大的優點.請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優點,在這世界上就要滅絕了.

我總覺得我們在生活中對於朋友甚至親人少了一份親情,少了一份哥們兒女情.

我清楚的記得,以前在我們農村,吃百家飯,喝百家湯,最尋常不過,我經常毫無顧忌的到鄰居家吃飯,沒有禮節,沒有拘束,只有歡樂.鄰居家的哥哥現在和我還是和原來一樣好.在我哭著鬧著不上幼稚園時,我們和鄰居經常一起聊天,但是我們開始裝上了一扇木門.

再看如今,我家的門也變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盜門.這就像一條河,讓我們和鄰居的感情隔在天地兩岸.

關愛,我們的社會很自然的少了一份愛,一份及其重要的愛——一份關懷.對於關懷,也許只需要一句簡單的問候,或者是一個會心的微笑,就能讓人喜笑顏開,就讓人感受母親般的關懷.不要太吝嗇,一句問候,一個微笑不會讓你失去什麼,只能讓你的人格得到升華.

"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每次閱讀我國的四大名著我都有新的發現,新的領悟,從中獲取的人生道理讓我享用不盡,指導著我前進的方向

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覺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但在我看來,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著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經歷了長時間個性受約束的日子,新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嚮往自由,嚮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石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花果山上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鬥爭也是為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 然而,每個人都明白, 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儘管包圍著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然而,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人被一些價值不大的東西所束縛,卻自得其樂,還覺得很滿足.經過幾百年的探索和發展,人們對物質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對於精神自由的需求卻無端被抹殺了.總之, 我認為現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種開闊進取, 尋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在厲盡時間錘鍊的《西遊記》中,竟深深蘊含著新世紀人們最渴望的自由精神……

《西遊記》是我國古代文學百花園中一朵怒放的奇葩.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風靡文壇,故事流傳,廣及民間,真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雅俗共賞.如此之宏著怎一個"夢"字解決呢 不錯,《西遊記》它的藝術成就,人物塑造,思想內容等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而在這兒,我只從弗洛伊德的"夢"論入手,用精神分析的方法來解析《西遊記》.

為了能使《西遊記》的創作與夢聯繫上,我們先來看一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創立初期,由於他得天獨厚的文學素養,他選擇了與"語言"有密切聯繫的"談療法"來救治他的精神病人.在他看來,精神病人被封閉壓抑了的內心障礙,可以經由語言交談而得以宣洩或淨化.可見,精神分析學說在初期階段就與文學理論結下了不解之緣.

四大名著之《紅樓夢》讀後感
四大名著讀後感(6) | 返回目錄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 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枉凝眉》

《紅樓夢》,一部含笑的悲劇。《紅樓夢》不只描寫了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由榮華走向衰敗的三代生活,而且還大膽地控訴了封建貴族階級的無恥和墮落,指出他們的種種虛偽、欺詐、貪婪、腐朽和罪惡。它不單指出這一家族的必然崩潰和死亡,同時也暗示了這一家族所屬的階級和社會的必然崩潰和死亡。曹雪芹筆觸下所創造和熱愛的主人公是那些敢於反判那個垂死的封建貴族階級的貳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會的虛偽道德和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一邊是木石前盟,一邊又是金玉姻緣。一邊是封建社會下必須追求的功名光環,一邊是心馳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為我們展現了這場無聲的較量。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悲劇愛情故事濃縮了這場較量的全部硝煙,“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質本潔來還潔去”,在面對封建禮教下的種種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為代價,質本潔的追求始終不棄。我們感嘆賈、林兩人愛情的悲劇的時候,看到了造成悲劇的一個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個性,她的個性與當時的世俗格格不入,無法與社會“融合”,她的自卑情結正是她自尊的體現,也是她悲劇的開始。

《紅樓夢》中她葬花的一段情節,是她的個性體現的焦點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憐在她的《葬花詞》中袒露無遺:“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漂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愁煞葬花人,獨把花鋤偷灑淚,灑上空枝見血痕。”“ 願儂此日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未若錦囊收艷骨,一捧淨土掩風流。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一個世俗之人無法明白她的思緒,“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面對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後的情景,無法釋懷,又潸潸淚下。在封建禮教前,她的自卑激發了她的自尊,當寶玉挨打後,工於心計、精於世故的薛寶釵送來了藥丸,而且還用訓教的口氣規勸寶玉改邪歸正。但作為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寶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卻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兒一般,她的哭不是軟弱,她以哭這種獨特的情感體驗來真誠聲援寶玉,默默對抗封建禮教,因此只有他們二人的心才貼得最近,愛得最深。

“嫻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作者通過賈寶玉的眼睛為我們描繪了一個聰明多才、美貌體弱的病態美人。這么一個柔弱的女子,無視世俗的傳統規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經受了無數摧殘之後,生命盡頭到來之際,封建社會的猙獰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隕。看過《紅樓夢》,我們不會忘記黛玉臨死前的那個場景,病危之際,紫鵑四處求人,卻沒人肯幫。為避免晦氣,賈母把寶玉的婚事也轉到別處去辦理。一面是成親的喜慶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淒婉,“天盡頭!何處有香丘?”無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誦。什麼地方有一個乾淨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麼地方有我自己的理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現在所處的現實社會都是污濁不堪的,我要找一個自己的理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棄對自由的追求。我們為之揪心,為之憤懣,一對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鎖之下生離死別。“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黛玉就這樣在寶玉的婚慶鑼鼓聲中離開了人世。帶著她的那份甜蜜走了。甜在何處?甜在這個人不接受世界,世界不接受人的世界上獲得理解和親愛,在孤獨無依的世界上,寶玉是她心中永遠的溫暖;在情愛無傍的世界上,寶玉是她心中永遠的傷痛。雖然最後她成為了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犧牲者。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假假真真,讓人琢磨不透《紅樓夢》中的一切,林黛玉作為靈魂人物,她與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叢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賞的空谷幽蘭。林黛玉的自卑情結是命運所賜,也以此寫成了她的命運。

看紅樓,看世間興衰榮辱:讀紅樓,讀人間歡樂悲傷:品紅樓,品人間酸甜苦辣,讓我們一起看紅樓,讀紅樓,品紅樓,為我們的心,增一分感動:為我們的精神,添一筆財富!

中國四大名著讀後感
四大名著讀後感(7) | 返回目錄

中國四大名著讀後感——《紅樓夢》讀後感

《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名著之首。它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偉大作品,此書是在封建社會晚期,清朝中期完成的作品,該書對封建社會的各個方面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並且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的理想和主張。今天讀後感大全和大家分享各種紅樓夢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總認為紅樓夢的偉大之處在於它體現了一種敗落的趨勢,不管是家族的,愛情的,仕途的,都是走向沒落,這在喜聚不喜散,愛好大團圓結尾的中國古典小說中並不多見。

我不得不感謝續者高鄂,儘管他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曹雪芹的思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管她登仙還是辭世,至少她別了寶玉,很好很好。

不是說我天生殘忍喜歡看別人的悲劇,但是,不是有句話說嗎?塞翁失馬,焉之非福?對於黛玉這樣一個脆弱的封建少女來說,死,是她的解脫,是她所有悲劇的終結,是她的幸福。當她在地下安靜的沉眠時,看著寶玉仍在凡世尋找出路,不得不說,她還是幸福的。

或許兩個人都是浪漫的人,浪漫的人天生就不該相遇,因為生活不是浪漫,生活會將浪漫消磨得一乾二淨,最終,紅玫瑰變成了牆上的蚊子血,白玫瑰成了胸口粘著的白米飯。所以,就讓浪漫在最美的時候畫上句號,在彼此的心中,留下幸福的回憶。

可是也許你會說,黛玉死的很悲慘,一點也不浪漫,關於這點,我是不贊成高鄂的續書的,也許曹雪芹的本意非此,也許黛玉確實應該淚盡證前緣,這樣不是更好嗎?她牽掛著寶玉,用她全部的熱情為這一知己痛哭,懷著深深的思念,這樣的死,何嘗不是高貴神聖的,然而高鄂沒有這樣寫,他最終讓黛玉很庸俗的指天憤恨,氣極而亡。這不象我們認識的那個高傲自賞的黛玉,反而象個情場失意的一般女子。

儘管如此,她最終是在賈府垮倒前離開這是非之地的,否則以她的脆弱,恐怕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寶玉是個紈絝子弟,他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他能給予黛玉的其實很少,談不上保護與安慰,他自己尚且是需要別人保護的弱者,所以在他身邊,黛玉是得不到幸福的。

所以能帶著回憶離開他,是一種幸福。寶玉自己能給予黛玉的只是幾句好話,他連痴情都談不上,看看寶釵的下場,不得不說黛玉是幸福的,當然有人說寶釵需要的只是寶二奶奶的寶座,她並不在乎寶玉,是這樣嗎?難道有一個天生喜歡孤獨的女子嗎,不管怎么說,寂寞的獨守空房總是悲慘的。何況所謂寶二奶奶的寶座她是不是坐上了還是個問題。

如果賈府不倒台,至少寶釵還有容身之地,至少沒了丈夫還有富貴,但是不是這樣呢?最終賈府淪落到了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地步,那寶二奶奶的頭銜之於寶釵還有何等意義呢?沒有幸福的生活,沒有丈夫的關愛,寂寞的獨自生,獨自死,難道不是更大的悲劇嗎?

我一直疑心寶玉並不是因為黛玉而離開賈府的,否則他不會娶寶釵。他最終的出世是因為他的世界發生了驚天動地的變化,他的象牙塔坍塌了,他終於明白他的鬥爭,他的思想其實全部是依附著家庭,他的家倒了,他的一切也完了,什麼思想啊,鬥爭啊,統統沒了,他不得不離家出走,也許是為了避禍。

可以試想一下,你能想像黛玉洗手下廚做羹湯的場景嗎?穿著破衣爛裙,甚至是要依靠襲人的救濟,然後她當然無法再刻薄人,說閒話,只能獨自垂淚,不關愛情,而是生活。當生活給寶黛的愛情畫上巨大的問號時,黛玉能一如既往的愛著寶玉嗎?我想不會,恐怕是要大水狂淹龍王廟的。然後寶玉最終受不了家庭的壓力,還是一走了之,這是很有可能的,他沒有照顧好寶釵,負擔不起生活,同樣對於黛玉,他也不過如此。

另一種可能,萬一賈府能重整旗鼓,蘭桂齊芳,黛玉和寶玉依舊過著他們幸福的日子,多少年以後,寶玉也許會突然發現黛玉皺紋滿面,然後會發現身邊的襲人竟如同當年的趙姨娘,然後愛情就在歲月中流逝,然後寶玉會回憶那個珠圓玉潤的寶姐姐。

其實愛情就是很短暫的,至少這橫刀截斷的愛情給了我們很多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就象傑克之於羅絲,他是她生命中最美的回憶,卻不是唯一。

中國四大名著讀後感——《三國演義》讀後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每當這首《臨江仙》出現在我的視野里,耳畔就仿佛響起古典劇《三國演義》中楊洪基那深沉而雄渾的音調,令人神往,令人神思。心底平靜的湖面也泛起美妙的漣漪,思想也像插上了翅膀一樣隨著歌聲穿越千年時光,去追溯令人嚮往的歷史……而這,都緣自《三國演義》——心中永遠的經典。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一部詳盡而宏大的歷史。它記載了從東漢末年黃巾之亂到公元280年約110多年的歷史。它以陳壽著《三國志》為模板,經過作者羅貫中大膽的藝術創作而完成的,使高深難懂的正史以一種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在廣大民眾面前,並為人民所喜愛、傳頌。《三國演義》又是一部小說,一部內容豐富蘊涵深刻的小說,作者匠心獨運,以生花妙筆勾勒出桃園結義,過五關斬六將,火燒赤壁,借東風,長板橋等一系列生動的故事,為婦孺皆知。它妙趣橫生的文字,以及馳騁於神出鬼沒境界的暢快深深地打動了我,而它也成了我心中永遠的經典。

《三國演義》被學者們列為“四大名著”之一,而它也確實無愧於這一美譽。翻開它,就猶如展開了一幅巨大的歷史畫卷。作者並不華麗卻十分準確的文字就像點點筆墨給這幅畫卷描繪出朵朵奇葩,使每一位讀者都深深陶醉於其中。這裡既有鼓角錚鳴,硝煙瀰漫的戰場,也有文臣武將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的紛爭,也不乏風花雪月、情意深長的愛情。引人入勝的情節讓人忘卻了這是在述說歷史,而分明是在娓娓地講述一個個美麗而動聽的故事,我想這大概就是經典之作與眾不同之處吧。

然而使《三國演義》更讓人覺經典絕妙是在於它的戰爭前後經過的細緻描寫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獨樹一幟,這恐怕是包括《史記》在內的其它史書望塵莫及的,譬如赤壁之戰,戰爭的起因是劉備兵敗,曹操妄圖吞併吳,諸葛孔明舌戰群儒,智激周瑜抗曹是事情的經過,而後孫曹對峙,巧施連環計,火燒戰船這一連串驚心動魄的情書掀起了故事的高潮,最後又以曹操兵敗,關雲長義釋華容道這原本出乎人意料卻又讓人欣然接受的結果圓滿地敘述完了這宏大的戰爭。而在人物塑造方面,更可以看出《三國演義的獨到之處,劉備的仁德,張飛、趙雲、許諸、典韋的勇猛,魯肅的憨傻都被描寫得淋漓盡致,而“寧可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曹操的阻險毒辣,“安居平五路”運籌帷幄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還有“降漢不降曹”“義拔雲天”關公的忠義凜然更是被刻畫地入木三分,讀完《三國演義》,掩卷沉思,滿腦是那殺聲陣陣的戰場,個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禁佩服作者自然流暢的文筆和巧妙的構思。那種宏大而一氣呵成的氣勢,使人讀完有種無可名狀的快感,深深地感受到經典之作無法抗拒的魅力。

寇第斯曾說:“書籍乃世人累積智慧之不滅明燈,”讀三國,就時刻能感受到它的光輝帶來的溫暖,它字裡行間蘊含著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讀三國,讓人深刻體會到它透露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匡扶社稷,兼濟天下”的思想。這種思想與我內心深埋的理想交織、碰撞,產生共鳴,激盪出串串亮麗的火花,鼓勵我為實現生命的價值而拼搏、前進……

《三國演義》,一部豐富而深刻的巨作,僅憑我的三言兩語又怎能細說?如今,硝煙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塵灰,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古鼓角錚鳴”的淡淡哀傷。但心中永遠的經典——《三國演義》卻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忘。有人說:“每一本書,都象一盞奇特的燈,不過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靈。”而《三國演義》更是一盞燈,一盞明亮而永不熄滅的燈,它不僅照亮了我的心靈,更照亮了我的人生。

中國四大名著讀後感——《水滸傳》讀後感

《水滸傳》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我藉助這個假期把這本描寫人物的性情鮮明的名著給讀完了,讀後感嘆到: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啊!果然引人入勝,令我興奮不已!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話:讀不完《水滸傳》的不是中國人!

《水滸傳》塑造了性格鮮明的人:雪中送炭的宋江,膽大如虎的武松,機智聰明的吳用等等……揭露了封建社會的官逼民反,隻手遮天的社會狀況。

我被裡面的情節給深深地吸引住了,武松醉酒打死猛虎等,但大家對宋江的看法便不全相同,現在我來品一品他吧.

宋江自幼讀儒家書,受傳統教育,走入社會在縣衙中做押司(小吏),刀筆精通。他的出身經歷和性格,使他了解和體驗百姓的痛苦,有正義感,養成一種辦事謹小慎微、隨機應變,喜歡玩權術。因為他在官府任小吏,他懂法,有遵守法度的習慣。宋江到梁山泊以後,他處理問題比較周全,有人說他虛偽、玩權術,這是他處理問題的一種手段。如俘獲霹靂火秦明,讓位盧俊義等。他犯罪後衙門給他戴上枷,別人把枷打開時,他說不能,這是國家的法度。

宋江上梁山前是一位仗義英雄,義放晁蓋,當法與義發生矛盾時,宋江就不顧法度了。他對梁山的事業有一定的貢獻,他為了梁山好漢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殺了閻婆惜。

宋江上梁山後,成為義軍的首領。他自己說在文武方面並無過人之處,為什麼還能當梁山泊的首領呢?這是由於宋江有以下優勢:仗義疏財,在江湖中有一定的號召力;關懷兄弟,兄弟遇難設法相救;有一定的組織和軍事指揮才能,如三打祝家莊戰役,他注意總結經驗,從調查虛實入手,又拆散祝家莊與其他二家聯盟等。

受招安以後,宋江成為了一個朝廷的忠臣。他的思想是為國家出力,保人民平安。晁蓋死後,宋江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這對起義軍來說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水滸傳》中宋江的一大關鍵。受招安以後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為“順天護國”,他也由起義軍首領走到服從朝廷的順臣。這時,宋江的思想是:我是熱愛國家的,皇帝代表國家,朝廷不負我,我不負朝廷。他不聽吳用等好漢的勸阻,去征起義軍領袖方臘,打得十分慘烈。

宋江帶領眾人征方臘以後,原本的108位好漢還剩下27個,其餘的不是犧牲就是出走了,而朝廷並不信任他,對他加害致死。宋江臨死前,唯恐李逵再次造反,讓李逵喝藥酒被毒死。

宋江一生是曲折的,先是仗義英雄,梁山首領,招安後成為朝廷忠臣,最後是悲慘的結局。

《水滸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名著,與它相媲美的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號稱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它真實地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它以傑出的藝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說明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滸傳》寫英雄們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況,但是在逼上梁山這一點上,許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於生活不下去,他們不滿官府的剝削,積極參加劫取生辰綱的行動,從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寶是由於受地主的掠奪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魯智深是個軍官,他嫉惡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結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貧民,為打抱不平和報殺兄之仇,屢遭陷害,終於造反,勇猛地向統治階級進行衝擊.他是從血的教訓中覺醒過來的。

水滸一百零八將,人物形象中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吳用和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智多星吳用幾次獻策: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功.受招安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後,吳用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為智多星呀!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卻俠骨柔情,殺卻惡人為的是救窮苦人於水火的真漢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們面前表現出一副粗魯,野蠻.可他到了衝鋒陷陣的時候可毫不含糊,揮著62斤重的禪杖上陣殺敵。

讀了這本書我了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會fu敗的一面。這的確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一本書。

中國四大名著讀後感——《西遊記》讀後感

小時候,我最愛看的電視便是《西遊記》,最愛看孫悟空除妖保師西天取經,最愛看豬八戒那搞怪的摸樣,最愛看沙和尚一片護師的忠誠熱血。

起初,我也不知道誰寫了《西遊記》,寫它乾什麼,我只沉迷於五花八門的法術兵器和怪模怪樣的妖魔鬼怪。每天都和小夥伴們扮演其中的角色,不過孫悟空這個角色是大家爭著演的。

孫悟空可謂是《西遊記》中的最大主角,我起初看《西遊記》的原因便是我最愛孫悟空這個角色。金毛雷公嘴,威武霹靂腿,他有七十二般變化和能識別妖魔的火眼金睛,不用說,最厲害的莫過於他的如意金箍棒。

小時候,我每天都幻想我也是西遊隊伍中的一員,我也有很厲害的法術和兵器……

現在整本的《西遊記》我都看了不止五遍了,雖然與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的故事情節有不一樣的地方,但我依舊能從字裡行間體會出西天取經這一路所遇到的艱難險阻,自然的,對這些取經人物的認識也更多了一些。

“俺老孫來也!”或許這句話是書中出現的次數最多的,幾乎成了悟空的口頭禪,這句話中蘊含著悟空的自信。悟空的通天本領是不容置疑的,每個妖魔都很厲害,都有自己的絕招和法寶,但悟空卻每戰必勝,越戰越勇,也難怪,他可是戰鬥勝佛齊天大聖呀!他不但有通天本領,而且他還有一顆忠義的心。在十萬八千里的漫漫大道上,哪一次唐僧遇險不是悟空第一個出手救他呢?特別是在“三打白骨精”中,他被師傅拋棄卻依舊擔心師傅的安危,此等忠義,天地可鑑啊!

說起豬八戒我就想笑,豬樣人身,還是天蓬元帥呢!八戒八戒,頭條戒律便是戒色,他倒好,取經路上色心不改,為此給師兄弟們添了許多麻煩,比如“四探無底洞”吧,那白鼠精幻化成一位美女,八戒見狀一直在師父面前為她說好話,弄得大師兄又傷心又氣憤。即便這樣,我依舊喜歡他,因為他若不在取經隊伍中,那這隊伍就不會那么充滿活力了。

最辛苦的人莫過於沙悟淨了,他可擔著擔子走了十萬八千里啊!然而他對師傅依舊忠心耿耿,在取經途中豬八戒好幾次勸他分行李散夥,沙悟淨卻全都嚴厲回答“不分”。我想,要是現實社會中多幾個像沙悟淨那樣忠厚老實的人該多好啊!

“西天如來點金蟬,收徒歷險萬里難,尋得極樂取真經,共別皇恩去雷音。”說的便是西天如來大弟子金蟬子轉世——唐三藏。他可謂是佛家真弟子,他一心向善,一意向佛。十萬八千里,漫漫西去途,軟弱無能而又善心不變,糊塗枉人而又師徒情深。唐僧是這支取經隊伍的領導,也是《西遊記》獲得好評的第二人物。

《西遊記》是編織我童年夢想的絲線,是譜寫我美好童年優美樂章,它是我的啟蒙老師,讓我懂得了凡事只要堅持就能成功,讓我懂得了只要一心向善,便會有好報,讓我懂得了衷心、講義氣,便能讓人敬佩。

那一本厚厚的《西遊記》已安放在我的書架上,有時我會望著它沉思,是否我也可以像吳承恩一樣再創一部神話呢?

也許現在的神話都像珍珠一樣琳琅滿目,但我更愛這枚藍色寶石——《西遊記》。

關於四大名著讀後感1500字
四大名著讀後感2000字
四大名著讀後感1000字:《三國演義》讀後感
四大名著讀後感:《三國演義》讀後感1500字
四大名著讀後感:讀《水滸傳》有感700字
四大名著三國演義讀後感800字
四大名著之水滸傳讀後感
四大名著的讀後感作文
四大名著之《水滸傳》讀後感
四大名著之《西遊記》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