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在於落實讀後感範文

“想的好是聰明,計畫得好是更聰明,落實好是最聰明又最好”!下面是小編為你們整理的幾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閱讀。

關鍵在於落實讀後感

任何一項工作任務的完成,都是抓落實的結果。沒有落實,再好的檔案也是一紙空文,再理想的目標也不會實現,再正確的政策也不會發揮作用。學習習近平同志《關鍵在落實》後,我對“落實”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抓落實,就是落實到實踐中去,落實到基層中去,落實到民眾中去,使之成為廣大黨員、幹部、民眾的自覺行動,以確保黨和國家確定的目標任務順利實現。

抓落實,是把決策變為人們的實踐行動、只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黨的宗旨意識和正確政績觀,抓落實才能始終堅持正確的方向,才能始終弘揚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也才能使各項落實工作持續不竭的動力。

抓落實,必然會遇到許多矛盾和問題,只有努力解決好各種矛盾和問題,才能把落實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我們在各項工作包括抓落實工作中,不要怕遇到矛盾和問題,而要敢於正視矛盾和問題。不要繞開矛盾和問題走,而要同民眾一道千方百計地去求得矛盾和問題的及時正確解決。

透過學習習近平同志的《關鍵在落實》,我深受教育和啟發。當一個想法產生的時候,它只能算作是一個虛幻的概念,而只有我們用行動來把它轉化為現實的時候,才真正賦予了它生命。拿破崙以前說過:“想得好是聰明,計畫得好更聰明,做得好是最聰明又最好”。任何偉大的目標、偉大的計畫,最終必然落實到行動上,才會實現它的價值,否則,也只能是一個空想。

工作也是這樣,無論計畫的再好,沒有落實,都只能是空想。作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落實工作的關鍵在於提高執行力。要真正落實,務必要做到對工作懷有滿腔的熱忱,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認認真真對待每一件事,認認真人對待每一天;不斷學習工作方法,總結經驗,不斷豐富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成為滿足需要的複合型人才;踏實肯乾,養成盡職盡責的做事風格,對工作高度負責,精益求精,抓好各項工作。

關鍵在於落實習近平、在黨的xx屆五中全會上強調,全黨同志個性是各級領導幹部要發揚真抓實幹精神,改善工作作風,建立健全抓工作、抓落實的職責制,切實把各項工作抓出成效。各級領導幹部要認真貫徹關於狠抓落實的要求,進一步做好領導工作。

一、充分認識抓落實在黨的領導工作中的重要好處

抓落實,從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工作方面講,就是抓黨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的落實。落實到哪裡去就是落實到實踐中去,落實到基層中去,落實到民眾中去,使之成為廣大黨員、幹部、民眾的自覺行動,以確保黨和國家確定的目標任務順利實現。

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善於把遠大目標、奮鬥綱領同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緊密結合起來。我們黨建立已90年、新中國成立已60多年,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黨和人民的事業之所以能夠不斷取得偉大的成就,在全國各族人民中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享有崇高的威望,靠的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構成的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靠的就是全黨同志團結帶領人民民眾一步一個腳印地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變成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精神力量與物質力量。我們的所有成就,都是乾出來的。那裡的關鍵,就是始終注重抓落實。如果落實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針、政策、措施也會落空,再偉大的目標任務也實現不了。因此,抓落實是領導工作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是黨的思想路線和民眾路線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黨員領導幹部世界觀正確與否和黨性強不強的一個重要標誌。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這是千百年來人們從歷史經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治國理政的一個重要結論。古人曰:“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為政貴在行,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歷史上有許多空談誤國的教訓,比如戰國時期的趙括,只會“紙上談兵”,以致40萬趙軍全軍覆沒,趙國從此一蹶不振直至滅亡。此類誤國之鑑,發人深省。

反對空談、強調實幹、注重落實,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對於抓落實的極端重要性,我們黨和黨的主要領導同志先後都有過很多精闢的闡述。毛澤東同志要求共產黨員必須要有“認真實幹”的精神,強調“一件事不做則已,做則必做到底,做到最後勝利”,“什麼東西只有抓得很緊,毫不放鬆,才能抓住。抓而不緊,等於不抓”。鄧小平同志強調“少說空話、多乾實事”,凡事都“要落在實處”,“開會、講話都要解決問題”。強調“落實,落實,再落實,因為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關鍵環節”,“不要在層層表態、層層開會、層層造聲勢上做文章,而要在層層抓落實、層層抓解決問題上下功夫”。強調“要堅持發揚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和堅持科學求實態度的統一,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這些論述,把抓落實的重要好處和基本要求講得很清楚很深刻,我們在領導工作中要始終遵循和認真貫徹。

抓落實,是我們黨執政潛力的重要展現,也是對各級領導幹部工作潛力的重要檢驗。當前,我國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社會矛盾也日益凸顯,前進中遇到不少需要克服的困難和風險。只有攻堅克難,乘勢而上,我們才能抓住和用好機遇,贏得未來發展的主動權;如果自滿懈怠,心浮氣躁,就不可能開創改革和發展的新局面,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有可能喪失。黨的xx屆五中全會審議透過了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推薦,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將審議批准“”規劃綱要,中央部門和地方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推進改革發展的具體思路、政策和措施。此刻的關鍵就在於落實。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抓落實的工作力度,並已取得明顯成效。個性是中央對重大決策、重大部署、重大舉措,採取任務分解、明確職責、加強督查等措施,保證和促進了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任務的落實。但是也要看到,在有些地方、部門和單位,中央的一些方針政策和重大部署,口頭上講了、檔案上也寫了,而貫徹落實得卻不好;一些中央三令五申、明令禁止的事情,依然我行我素、屢禁不止。不重視抓落實、不善於抓落實的問題仍然存在。認真貫徹關於狠抓落實的要求,切實解決好領導工作中存在的抓落實不夠有力、不夠有效的問題,對於推動“”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實現,對於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國家長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好處。

二、抓落實務必牢固樹立黨的宗旨意識和正確政績觀

抓落實,是把決策變為人們的實踐行動、由認識世界到改造世界的過程,無疑需要克服主觀和客觀上的諸多障礙,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只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黨的宗旨意識和正確政績觀,抓落實才能始終堅持正確的方向,才能始終弘揚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精神,也才能使各項落實工作持續不竭的動力。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各項工作都務必堅持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從這個好處上講,是否抓落實直接反映著領導幹部的宗旨意識和黨性。各級領導幹部不論職務高低,不論在什麼崗位工作,都要身體力行黨的宗旨,把以人為本、執政為民貫穿到各項工作的落實中去,努力為民眾辦實事辦好事,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把握住這一點,就把握住了抓落實的根本,就能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抓落實上。在其位,謀其政。

我們黨是為人民執政的,每個領導幹部都要有執政為民的高度使命感和職責感。抓落實,也是對各級領導幹部這種使命感和職責感的重要檢驗。此刻有的領導幹部工作不求進取,滿足現狀,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這樣的精神狀態怎樣能抓好落實呢每個領導幹部都要懂得,黨和人民把為人民服務的重擔放在我們肩上,這是一種多大的信任和職責。要把這種信任和職責看得比泰山還重,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工作,永葆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自覺地盯著榜樣找差距,對照先進學經驗,努力爭創一流業績,不斷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在抓落實過程中,不同的政績觀會有不同的抓法、不同的結果。什麼叫政績顧名思義,就是為政之績,即為政的成績、功績、實績。我們做事情、乾工作,如果做到了上有利於國家、下有利於人民;既貼合國家和人民眼前利益的要求,又貼合國家和人民長遠利益的要求;既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又能促進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那就做出了黨和人民所需要的真正的政績。一些領導幹部落實工作抓得不好,很重要的是政績觀出了問題,個人主義思想在作祟。各級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把抓落實的出發點放到為黨盡責、為民造福上,而不是樹立自身形象、為自己升遷鋪路;把抓落實的落腳點放到辦實事、求實效上,而不是追求表面政績,搞華而不實、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把抓落實的重點放到立足現實、著眼長遠、打好基礎上,而不是盲目攀比、竭澤而漁。

領導幹部在抓落實過程中,還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注意防止和糾正各種急功近利的行為,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多乾打基礎、利長遠的事。說到那裡,我想起了山西右玉縣植樹造林、改造山河的感人事跡。右玉地處毛烏素沙漠的天然風口地帶,是一片風沙成患、山川貧瘠的不毛之地。新中國成立之初,第一任縣委書記帶領全縣人民開始治沙造林。60多年來,一張藍圖、一個目標,18任縣委書記和縣委、縣政府一班人,一任之後一任、一屆之後一屆,率領全縣幹部民眾堅持不懈,用心血和汗水綠化了沙丘和荒山,此刻樹木成蔭、生態良好,年降雨量較之解放初期已顯著增加。老百姓記著他們、感激他們,自發地為他們立碑紀念。正可謂“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右玉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始終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功在長遠的實幹精神,在於始終堅持為人民謀利益的政績觀。我們抓任何工作的落實,都就應這樣去做。

三、抓落實務必具有知難而進、鍥而不捨的奮鬥精神

抓落實的過程,必然會遇到許多矛盾和問題,只有努力解決好各種矛盾和問題,才能把落實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矛盾和問題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矛盾。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沒有發展。因此,我們在各項工作包括抓落實工作中,不要怕遇到矛盾和問題,而要敢於正視矛盾和問題。不要繞開矛盾和問題走,而要同民眾一道千方百計地去求得矛盾和問題的及時正確解決。這是各級領導幹部在抓落實及其全部工作中就應具有的根本態度。

當前,我們在改革和發展中遇到很多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問題,有的還比較突出。比如,經濟發展方式粗放、資源約束加劇、環境壓力增大、自主創新潛力不強、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務繁重等矛盾和問題,正在日益顯現出來。又比如,在對外開放中涉及的貿易摩擦、貿易保護主義、技術封鎖問題,以及涉及國家主權、安全和長遠發展的種種矛盾和鬥爭,也越來越多。再比如,隨著世情、國情、黨情的發展變化,對黨員隊伍教育和管理的難度增大,持續黨的先進性面臨許多新狀況新問題。所有這些矛盾和問題,都要求各級領導幹部以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迎難而上,敢於應對並認真探索解決之策。

如果眼中只有成績和經驗,看不到問題和困難;如果迴避矛盾,遇到困難繞道走,見到難題就躲避;如果報喜不報憂,有了矛盾推職責,出了問題捂著拖著,那么抓落實就有落空的危險。有些地方、部門和單位積累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有多種原因,但很大程度上與這些地方、部門和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遇到矛盾畏難情緒占上風、解決問題不得力有直接關係。抓落實,還要求領導幹部增強預見性,及時發現並儘早解決矛盾和問題,努力使簡單矛盾不演化成複雜矛盾,小問題不延誤成大問題。領導幹部要多到矛盾突出的基層去,多到困難較多的一線去,多到難點焦點問題聚集的地方去,在克服困難、化解矛盾、解決問題中抓落實、促發展、出實績。

抓落實,貴在持之以恆,也難在持之以恆。有些地方、部門和單位抓落實之所以成效不佳,往往與缺乏經常抓、反覆抓、持久抓有關。如果抓一陣子松一陣子,熱一陣子冷一陣子,不能一抓到底,那怎樣能把工作落實好呢抓落實,必須要防止虎頭蛇尾。目標確定了,任務明確了,就要咬定青山不放鬆,不達目的不罷休。

抓落實能不能知難而進、鍥而不捨,對領導幹部的原則立場是一個現實的考驗。堅持黨的原則,懷著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的公心辦事,這兩條對抓好落實工作十分重要。如果不講原則而講關係,不講紀律而講人情,落實工作就必定做不好或者走樣。各級領導幹部要始終持續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懷和政治本色,正確看待個人的進退得失,正確對待金錢名利。唯有這樣,才能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豈因禍福避趨之”。

四、抓落實務必發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優良作風

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對立面,就是弄虛作假,搞形式主義。此刻,大多數領導幹部是能夠做到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但在有些領導幹部中也確實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形式主義,這務必引起高度重視。比如,在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規章制度應有盡有,卻高高掛起、形同虛設;“文山會海”屢禁不止,習慣於靠會議落實會議、靠檔案落實工作;各種檢查評比考核過多過濫,催生“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熱衷於看風向、趕時髦,喊不著邊際的空口號,提不切實際的高指標,求大轟大嗡的所謂“規模效應”;下基層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不去深入了解民眾真實的狀況和要求,等等。這些形式主義的東西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重形式輕資料,重口號輕行動,重數量輕質量,重眼前輕長遠。搞形式主義,勢必造成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的浪費,助長弄虛作假、投機取巧的心理和好大喜功的浮誇作風,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威信。

有一幅對聯,上聯是“你開會我開會大家都開會”,下聯是“你發文我發文大家都發文”,橫批是“誰來落實”,這是對“文山會海”的諷刺。開會是為了了解狀況、傾聽意見、集思廣益,發現矛盾、分析矛盾、解決矛盾;制定檔案,是為開展和落實各項工作帶給遵循和依據。因此,開會和發檔案是必要的,也是工作的重要環節。但是會議精神和檔案再好,如果不落實,仍會勞而無功。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都要下個決心,堅決砍掉那些不必要的會議和檔案,從“文山會海”中解脫出來,把精力投到抓落實中。

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我們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實了沒有,落實得好不好,基層民眾最有實際感受。落實得好、落實得快,民眾就擁護;落實得不好、落實得慢,民眾就會有反映。因此,抓落實的重心必須要放在基層一線,解決落實不到位問題的思路和辦法也要到基層和民眾中去尋找。各級領導幹部都要堅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深入基層、深入民眾開展調查研究,及時了解在上面難以聽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狀況新問題,掌握第一手資料,向民眾問計問策。調查研究要善於總結民眾的經驗和創造,也要善於發現問題和觸及矛盾,以利於不斷推進和深化各項工作的落實。

抓落實的工作務必抓得很具體很細緻很紮實,這也是發揚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優良作風的必然要求。在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許多問題客觀地存在著,之所以看不到、想不到、抓不到,解決不了,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失之於“粗”,失之於“虛”,工作抓得不具體不細緻不紮實。古人說,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抓落實的過程,也是一個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致千里的過程。從細處入手,落實才會日見成效。有些領導幹部總認為自己的任務只是抓大事、管巨觀,習慣於坐機關、發指示,而不習慣深入實際、深入民眾解決具體問題,不願意去抓所謂“小事”。這種認識和做法是不全面、不恰當的。領導幹部在重大決策和部署作出之後,還要研究具體辦法,明確具體職責,一環扣一環地去抓,這樣才能實現各項決策和部署的全面落實。

五、抓落實務必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和構成完善的工作機制

抓好落實,具有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優良的作風很重要,建立科學管用的制度和機制同樣很重要。要制定強有力的組織措施、考核措施、激勵措施,健全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個性是要健全人人負責、層層負責、環環相扣、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工作職責制。有些地方、部門和單位存在工作推諉扯皮現象,與目標職責不明確、工作任務沒細化有很大關係。要科學進行職責分解,把目標任務分解到部門、具體到項目、落實到崗位、量化到個人,以職責制促落實、以職責制保成效,構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局面。要進一步完善巡視督查制度、信息反饋制度、狀況通報制度、重大職責追究制度,及時掌握工作進展狀況,及時發現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及時找出薄弱環節,及時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及時排除工作中的障礙和困難。

抓落實的工作實踐,檢驗著每個幹部的思想品質、工作作風和實際潛力,也是考察和選用幹部的重要依據。用好一個幹部,就是樹立一面旗幟,就會在一個地方、一個部門、一個單位構成良好的工作氛圍。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之所以出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往往同用人導向有關。評價一個幹部,重要的不是看他說什麼,而是看他做什麼,看他做得怎樣樣。要抓好工作落實,務必完善領導幹部考核評價機制,對幹部乾與不乾、乾好乾壞、乾多乾少要有明確的區分,褒獎那些埋頭苦幹、狠抓落實的幹部,教育和調整那些只尚空談、不乾實事的幹部,問責和懲處那些因弄虛作假、失職瀆職造成重大損失和嚴重後果的幹部,努力營造崇尚實幹、恪盡職守、勇於奉獻的工作氛圍。優良的工作作風是一級一級帶出來的,要注重發揮一把手的表率作用和督促作用。有了重視抓落實、善於抓落實的一把手,才能帶出抓落實的好班子、好團隊。

關鍵在於落實讀後感

讀了關鍵在於落實一書,對落實一詞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所謂落實,就是各級管理人員切實負起職責,自覺地引導全體員工立即行動起來,自覺地將企業所宣講的、所規定的工作路線、方針政策、戰略意圖、工作意見及其措施、要求等資料付諸實施,併到達預期的目標。

落實是一種觀念。有一個故事,令人啟發:一個企業因為經營不善,瀕臨破產,無可奈何,聘請了一位外籍專家來管理。員工以為這位專家來後肯定要大刀闊斧地改革一番,但是出乎意外的是這位專家來後卻什麼也不改。制度沒變,人事沒變,生產設備也沒變。他只帶來一種觀念,就是把這個企業先前制定的制度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下去。結果,不出一年,企業就實現了扭虧為盈。這位外籍專家靠什麼絕招使企業起死回生的呢?落實,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制度確定之後關鍵在於抓落實,要在工作實踐中樹立起落實的觀念。

落實是一種職責。說它是職責,是因為崗位職責所使然,“職責到此,不容再推”。所以抓落實是我們各司職守、達成工作目標的必經程式,是一個有效的執行過程。對抓落實,以前深刻地指出:“不要在層層表態、層層開會、層層造聲勢上做文章,而要在層層抓落實、層層抓解決問題上下功夫。”抓落實,是全體員工的一項重要工作,更是公司、中心、片站三個管理層級的職責資料。任何一項工作都是抓落實的結果。沒有落實,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紙空文,再理想的目標也不會實現,再正確的決策也不會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對我們後四個月的工作而言,時間緊迫,機不可失,既然目標已經確定,主題已經明確,方案已經公布,措施已經出台,資料已經知曉,要求具體到人,那么關鍵問題就是要層層抓落實,構成“落實,落實,再落實”的良好工作氛圍。我們的中層管理人員和部分員工曾學過《細節決定成敗》一書,比較全面地了解到這本書所講述的影響成敗的細節思想,成敗的關鍵在於解決那些起關鍵作用的細節問題,成敗的關鍵還是在於落實。所以我們要立足崗位,履行職責,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從我做起,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實,把每一件事做細做精,不辱使命。落實是一種意志。年內時間不多,雖然下步工作安排得比較周密,但是在貫徹落實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意想不到的問題、困難甚至於挫折,這就需要我們在執行過程中既要增強預見力,結合實際需要不斷修正錯誤,又要瞄準目標,堅定信念,增強毅力,“不達目的決不收兵”,沒有這股堅定的意志力,工作往往會半途而廢或功虧一簣。

落實是一種文化。召開動員會、部署工作、出台措施只是給落實工作一個開端,起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落實要成為一種企業文化,就需要我們全體員工在工作實踐中長期堅持落實的觀念、職責和意志,並養成一種職業行為習慣。具體地講,要將各個崗位工作職責制、工作標準、操作規程、檢查考核制度等資料落到實處,成為全體員工自覺的執行行為。為此全體員工務必堅持著裝上崗,掛牌上班,愛崗敬業,用心服務。從主要的、關鍵的角度來講,油車司機務必堅持落實“十檢”,務必中速行駛,務必保障行車安全,務必保證油品及時運抵油站;押運員務必提醒司機注意安全,務必堅守卸油現場,履行卸油主要監護職責;收油員務必做好油站進銷存基礎工作,務必按操作程式驗收入庫油品,把好油品入庫驗收關;加油工務必堅持做到熄火加油,不脫把加油,不載客加油,不漏加一台車,服務及時,記錄準確;統計員務必及時報送報表,全面準確地反映油品進銷存狀況;片長務必履行檢查、監督的職責,樹正氣,倡新風,糾違章,剎歪風;公司、油料中心兩級管理人員要切實堅持落實各項檢查考核制度,查看片長的作用是否發揮,規範操作的風氣是否構成,違章現象是否減少,工作目標是否能如期實現。管理人員和一般員工雖然各有分工,各司其職,但要發揚協作精神,增強團隊意識,要在增強員工個體“落實意識”的同時增強整體協作的落實氛圍。

落實是一種有效的執行力。只要我們堅持落實的理念,養成“落實,落實,再落實”的工作作風,我們的安全工作是有保障的,服務工作是能夠再上一個新台階的。

關鍵在於落實讀後感

“想的好是聰明,計畫得好是更聰明,落實好是最聰明又最好”!這是拿破崙以前說過的話。前段時間,銷售公司組織大家學習了《關鍵在於落實》這本書,我有幸閱讀,並對贏在執行、關鍵在於落實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了,獲益匪淺。

“關鍵在於落實”,這是一個企業完成計畫目標任務的最終手段,也是一個人實現理想的有效辦法。書中說:南方某企業經營不善,瀕臨破產。無奈,請來一位德國人進行管理,員工們期盼著德國人能將企業從危機中拯救出來。但德國人只有一個要求,就是把先前制定的制度堅決落實下去。不到一年,企業扭虧為盈。德國人的絕招是什麼?是落實。就是真正把口頭上講的、紙上寫的付諸實施,使其到達預期的目標,這就是落實。

在我們的身邊,雖然每一天經歷的都是平凡瑣碎的日常工作,但如果都能夠扎紮實實的去完成它,做到今日事今日畢,就會使我們的工作大有起色。如何使自己成為一名落實型的員工呢?我認為,首先在思想上要牢固樹立主動意識和用心進取的精神,把自身所承擔的每一項工作任務做好;其次是樹立一種高度的職責意識,乾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再次是對工作有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克服馬虎輕率的毛病;最後就要不斷的學習和充實提高自己,自覺執行制度,遵守紀律,不找任何藉口以強有力的執行力去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