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企挑選簡歷標準

為了高效地開展招聘工作,我們篩選簡歷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簡歷中的有效內容有多少,含金量有多高。許多學生簡曆本來提供的信息量就不多,從中能篩選出的可用信息就少之又少了。

校園招聘期間,我們會收到大量學生簡歷,其中不乏信息量大且字字珠璣的簡歷,為什麼他們能寫出高質量的簡歷呢?我們從面試當中了解到,許多學生有著很豐富的社會工作經歷和校外兼職經驗,班長、學生會幹部等工作都能反映出他們的工作能力和特長。但由於他們不了解企業選人的標準,往往認為這些經驗不足掛齒,不屑於或者不善於挖掘出吸引我們的亮點,反而把一些零零碎碎的個人信息用大篇幅羅列一番。

面對這樣的學生簡歷我們有兩種選擇:一是“嫌”他工作經驗太少,不足以證明他的工作能力,所以在篩選簡歷時會將其淘汰;二是給他面試機會,但需要在面試中大費口舌地去幫他挖掘潛力。顯然,絕大部分追求高效率的招聘經理都會選擇前者,為公司節省時間和精力。所以同學們千萬不要把“挖掘”的活兒留給招聘經理,那就等於說“今後的具體工作還有賴各位隨時指點,我沒有能力獨立完成”。除非有些學生是在全球知名的企業兼職,或者在學生組織擔任重要職務,否則我們不會浪費時間親自去挖掘應聘者的潛力。

簡歷的平淡無味往往表明應聘者寫作技巧不成熟,推銷自己的欲望不強烈,這樣的簡歷缺乏溝通的高效性。

與學生簡歷相比,隨著工作經驗、人生閱歷的豐富,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提交的簡歷相對成熟。但工作簡歷往往疏於對信息量的梳理,內容龐雜,缺乏重點,不能突出每位求職者的長項,給我們的篩選增加了工作量。

當然也有些工作了幾年的求職者仍然稚氣未脫,提交的簡歷與學生簡歷區別不大,對工作經驗的描述過於簡單。比如我看到過有些簡歷上這樣寫到:“××年至××年,在××公司工作”。通篇都是這樣的“簡介”,文字稀稀疏疏地擺放著,惜字如金,就連一句交待職務的“歇後語”都沒有。由於我不知道他具體擔任過什麼樣的職責,不知道他是司機、初級職員、中層幹部還是高級管理人員,既不想屈才,也不可能破格錄用,所以沒有把他列入面試名單。

通過簡歷可以看出求職者是否在正規公司工作過,是否受到過良好的商業訓練,是否能夠在今後工作中做到與內部和客戶高效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