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求職禮儀的重要性

禮儀,是中華傳統美德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禮儀之邦,應為禮儀之民。知書達禮,待人以禮,應當是當代大學生的一個基本素養。然而,在大學校園仍有許多不知禮、不守禮、不文明的行為,還有許多與大學生面試禮儀修養、與精神文明建設極不和諧的現象。可見大學生求職禮儀的重要性,對大學生進行社交禮儀教育具有跨時代、跨世紀的特殊意義。因為,社交禮儀教育不僅是素質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強烈要求。
1、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大學生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形成和諧的心理氛圍,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任何社會的交際活動都離不開禮儀,而且人類越進步,人們就越需要禮儀來調節社會生活。禮儀是人際交往的前提條件,是交際生活的鑰匙。
當代大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環境的變化,自我意識有了新的發展,他們十分渴望獲得真正的友誼,進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大學生一般都遠離家鄉父母,過著集體生活,與其他同學處在平等位置,失去了以前那種對父母的“血緣上的”、“無條件的”依賴。因此,通過人際交往活動,並在交往過程中獲得友誼,是適應新的生活環境的需要,是從“依賴於人”發展成“獨立”的人的需要,也是大學生成功地走向社會的需要。事實上,在大學期間,能否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對一個人的成長和學習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渴望友誼和情感交流是大學生心理的一個重要特點。但也有不少大學生卻不同程度的表現出 “自我封閉”的傾向。時常出現“孤獨寞”、“沒有朋友”的情緒體驗。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較為普遍的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沒有真正理解什麼是友誼,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沒有真正走出早期人際交往中形成的“依賴他人”、“不平等的”人際交往模式,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表現出 “依附於人”、“利用他人”、“個人中心”、“求全責備”等傾向, 偏離友誼“無私、平等、尊重”的根本原則;二是缺乏社交的技巧,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也不善於了解他人的情感和思想,缺乏共同的興趣和愛好等,因而導致人際交往受挫或交際範圍狹窄。長期發展的結果就是感到孤獨寂寞,缺少朋友,形成一些心理障礙,不利於心理健康發展。
讓大學生學習社交禮儀的基本規範和知識,幫助學生掌握交往技巧,積累交往經驗,在交往過程中學會遵循相互尊重、誠信真摯、言行適度的原則,就能很快與交往對象接近,使他們覺得你是熟悉他們、理解他們、尊重他們的。
實踐表明,良好的人際交往有助於提高大學生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緩解內心的衝突和苦悶,宣洩憤怒、壓抑和痛苦,減少孤獨、寂寞、空虛和誇獎等。這些都是十分有益於大學生身心健康,而且也會使大學生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緒的產生,產生了不良情緒則能夠得到有效的排遣。
同時,社交禮儀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讓大學生學習和掌握社交禮儀的基本知識和規範,他們就能憑藉它去順利地開啟各種交際活動的大門和建立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這樣,不僅是形成良好的社會心理氛圍的主要途徑,而且對於大學生個體來說,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2、社交禮儀教育有利於促進大學生的社會化,提高社會心理承受力。
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而社交禮儀教育是一個人在社會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因為,禮儀是整個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課。任何一個生活在某一禮儀習俗和規範環境中的人,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該禮儀的約束。自覺地接受社會禮儀約束的人,就被人們認為“成熟的人”,符合社會要求的人。反之,一個人如果不能遵守社會生活中的禮儀要求,他就會被該社會中的人視為“警世駭俗”的“異端”,就會受到人們的排斥,社會就會以道德和輿論的手段來對他加以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