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網路好求職

湖北日報訊息 威客、換客、職客……時下,隨著電子商務平台的發展,越來越多敏銳的大學生將觸角伸向網路,像網購一樣在網上淘知識,淘技能,淘工作。讓我們把視角投向這一特殊群體——

趕招聘會、投簡歷、奔走城市、托關係……臨近畢業,大學生正焦慮地找尋著,等待著。全球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始終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時下,隨著電子商務平台的發展,越來越多敏銳的大學生將觸角伸向網路,像網購一樣在網上淘知識,淘技能,淘工作。

  威客:點子變現

威客,泛指在網路互動問答平台上通過出售自己的技能、知識和智慧從而獲得財富的人。目前,威客有兩種,一種是提問者將問題標價懸賞,威客利用個人的技能、知識、智慧形成答案通過競爭中標,稱之為懸賞式;還有一種則是威客將自己的智力作品存放於網站上,供人借鑑,實現買賣。

湖北經濟學院會計專業學生雷蕾從小熱愛繪畫,上大學時輔修了工藝美術設計等相關課程。閒暇里,她常把自己設計的公司logo、卡通大頭形象在淘智網、中國威客網上展出。“總有企業主動找上門來,他們看中了我的作品創意。”雷蕾的好朋友彭巧媛也是威客一族,現在她憑藉給公司做的創意設計已提前找到份滿意的工作。“網路是個出賣個人智慧、點子、創意的好地方。”廣告專業學生陳靜,大一時就經常幫公司做文案策劃,威客盛行後她將這種愛好搬到網上。“現在每個月都有幾百元收入,最多時一個策劃賺到XX多元,我的學費都是自己掙的呢!”她俏皮地對說到。

  換客:技能交換

“我想做外貿,但這一行我懂得不多,希望有人能指點一下。”“本人日語一級,希望找到英語較好的夥伴共同學習。”在中國換客網、易貨網、技能交換網上,這種尋求交換知識、技能的帖子經常出現。

為了能夠順利交換,不少網友在推出自己“主打”技能同時,還列出了自己其他的過人之處。網名“瘋狂的石頭”是名大四女生,她精通女紅,是拼布高手,作品還獲過獎,希望用這項技能來交換美式英語。這位網友坦言,她正準備應聘一家外企銷售職位,流利的口語成為求職中不可少的秘密武器。

應屆畢業生王城,通過與換客交流學習,自己的專業技能得到極大提升,目前已經接到一家大型國有企業的錄用通知。他的qq簽名已經改為:“你有一個技能,我有一個技能,兩兩交換,我們各有兩個技能,何樂而不為?”

王城認為,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尤其在金融危機下,工作比以往更難找,年輕人必須及時地進行自我充電,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網上技能交換無疑是一種簡便易行的充電方式。

職客:揭榜引薦

“懸賞XX元,應聘中學老師。”“懸賞XX0元,人事經理、招聘主管均可勝任。”登錄中國職客網、伯樂職客網等多家職客網站,不難發現各色各樣的懸賞廣告。

網友“天生我才”發布懸賞求職信息後,很快就有職客找上門來,熱情為其介紹工作。幾個回合後,“天生我才”已在江蘇崑山找到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並通過支付寶兌現了自己XX元的懸賞承諾。

職客,往往在現實生活中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有著豐富的人脈資源,知道企業需要何種人才。求職者以發榜的形式在職客網發布求職信息,並給出“懸賞費”後,職客上網揭榜,幫助求職者牽線搭橋。在求職者確實獲得工作崗位後,職客將以一定比例同網站分享“懸賞費”。

對於進入試用期的求職者,職客也可以提供後續服務。例如,告訴求職者關於公司的一些“忌諱”和其他注意事項,幫助他們少犯錯,而這些正是青澀的大學生所缺少的。

  專家:謹慎入網

武漢昊天公司人事經理張俊表示,大學生合理利用網路溝通便捷的特點,賣點子、交換知識、技能,為未來就業做鋪墊是不錯的方式。

但關於網路懸賞求職,張俊並不太看好。“很多網站程式並不透明、缺乏監督,在網站懸賞求職的人可能面臨各種欺詐誘騙的風險,求職者應該謹慎選擇。”他稱,如果職客網站可以為求職者提供恰當的職業培訓,可能更好。他提醒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找工作,重要的是個人能力,與其在網路上懸賞求職,不如拿出當年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精神踏實學好專業技能知識,以過硬的本領謀得一份好工作。( 崔逾瑜 實習生 石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