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網申”幕後操作的“潛規則”

在招聘方式不斷變革的當下,通過網路提交簡歷的“網申”已經從往年輔助招聘的地位躋身為各大企業招聘的第一關卡,成為求職者們必修的重要“課程”,針對白領們曾經在“網申”中的種種觸礁,本期專題特意解密“網申”,揭示“網申”幕後操作的“潛規則”。

“網申”:招聘第一關

進入11月,企業校園招聘進入**,不少名企的HR們都奔波在各大高校的校園宣講會上,“我從國慶長假過後就開始頻繁出差,奔波在各大校園的宣講會上。”人力資源專員錢傑說道,同時,他指出,實際上眾多企業的宣講會起到更多的是宣傳作用,雖然各企業在宣講現場都會收回許多簡歷,但近兩年來,企業更多地將招聘第一關改為“網申”——通過網路對提交簡歷的求職者進行首輪篩選。


對招聘市場有著豐富跟蹤經驗的某招聘網站大客戶經理符雲分析道:“網路招聘取消了地域局限性,全國的求職者都能看到公司的招聘啟事,並且不用安排大量人力前往各個招聘會‘趕場’,只需坐在辦公室中閱讀簡歷後,擇優安排面試即可。”
目前,許多畢業生和想轉工的白領開始嘗試在網上申請職位。但卻往往石沉大海,得不到回應,如何適應這一新型的求職方式,“網申”要注意哪些事項,我們為此採訪了有關人士。

“網申”內容海量

公務員周景已經工作了兩年多了,回想起本科畢業前的求職歷程,她笑道:“那段時間除了去個別招聘會,大部分時間都是泡在網上,瘋狂地進行‘網申’和檢查電子信箱。”周景先後到十幾家自己有意的企業的主頁上去進行相關崗位有針對性的“網申”,等到報考公務員時,她又先後進行了國家公務員和廣州地方公務員的“網申”,大大小小的“網申”她先後進行了幾十次,“沒辦法,現在找工作就是這個方式,我只是求職者中‘網申族’里最平常的一分子。”

周景解釋道,對於大部分畢業生來說,沒有多少求職經驗,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也缺乏目標,同時本身就是一張白紙,未來的工作有諸多可能性,多進行一次“網申”,多一個機會,因此變身“網申族”是自然而然的。“不過‘網申’可真是一項體力活呀,很多企業尤其是一些世界五百強的名企,其‘網申’內容量大得驚人,少的四五頁,多則十多頁,內容不僅涉及學校、專業、籍貫等基本資料,更有大量中英文自我闡述、標準題問答、實習經歷評價等開放式問題,有的企業還將性格測試題目也作為‘網申’內容,經常填一份問卷就要三四個小時。”周景稱,為了保證網速和“網申”的“不塞車”,當時一個宿舍的同學們經常熬夜或通宵進行“網申”。

解密:

他們為何“網申”無門?

採訪中記者發現,無論是曾經進行過“網申”還是現在正在投身於“網申”的求職者,多數人對“網申”都是又愛又恨,有人歡喜有人愁,不少人已經通過“網申”獲得錄用機會,但更多的人則是屢試屢敗,卻又不得不屢敗屢試。“網申”注定是廣種薄收嗎?究竟招聘方是如何操作“網申”的?某知名招聘網站的校園招聘項目顧問黃妮韞作了詳細解答。

一問:

“網申”為何石沉大海?

不久前,某內地大專院校畢業生在花費大量時間“網申”數十次未果後,用充滿憤怒的語氣在網上發帖大肆批判各招聘網站實施“網申”純屬是欺騙行為,“我才領悟到那些把主要心思放在通過這種手段來求職的同學們成了最大的犧牲者:不僅浪費了大量時間,還‘收穫’了不自信。”

該網友還分析道,幾乎所有大企業都在招聘網站上開“網申”,公司的人再多再加班,要處理那么多“網申”簡歷,可能嗎?“不,我推測這就是公司和網站串通好,只是通過招聘吸引網友眼球,擴大知名度而已,‘網申’與實際招人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