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網申”幕後操作的“潛規則”



三問:

“網申”是個體力活?

“據說規模較大的企業一般每天要接收500份至1000份電子簡歷,其中的80%在管理者瀏覽不到30秒鐘後就被刪除了,許多簡歷甚至根本得不到被瀏覽的機會,要讓別人在半分鐘內通過一次‘網申’對你產生興趣,機會何其渺茫。”熊毅感慨道,大部分的“網申”都是在浪費時間。採訪中,不少求職者都對“網申”的龐大工作量進行了抱怨,問題集中在:“網申”工作量大,一次“網申”就要耗費兩三個小時;當很多人同時線上申請時,有些公司的伺服器常會出現當機或連不上伺服器的情況,一旦當機,又要從頭進行一次“網申”;在門戶招聘網進行“網申”時,如果不經常上去更新和維護簡歷,很快就會被新的簡歷覆蓋和淹沒……

答:

“網申”可以很輕鬆

“其實,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們對於“網申”的許多技巧都爛熟於心了,這點上,名校往往比非名校的學生做得好,沿海發達地區往往比內地落後地區的學生做得好。”黃妮韞也給了一些小建議,希望源源不斷的求職者們能夠“網申”得更輕鬆、更有收穫。

1.很多公司“網申”的Open Question(開放式問題)都大同小異,因此記得蒐集每次“網申”的題目和自己寫的答案,今後“網申”答題可以直接複製貼上過去;

2.在填寫比較大篇幅問題的時候,儘量在word格式下填寫,然後再貼上到網頁上去。用word保存還能顯示錯誤,提醒你改正;

3.刷新簡歷可以獲得更多求職機會,每次登錄刷新以後,自己的簡歷就能排在前面,更容易被人事經理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