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個人自傳

我1937年生於雲南省臨滄縣,男,漢族。1958年畢業於雲南省昆明農業學校農學專業。 現為玉溪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小麥研究室主任、 高級農藝師、中國農學會會員、雲南省作物學會理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參加工作以來,刻苦鑽研業務,自學完成大學主要相關專業課程。 三十七年堅持理論聯繫實際,長期紮根農村和邊遠山區, 在困難艱苦的條件下,勤勤懇懇、 兢兢業業地進行農業科技的試驗示範、推廣工作,並主持和親自執行小麥育種、地麥種植制度改革等重點科研項目和課題。1969~1979年在新平哀牢山工作期間,進行桔桿還地、增施有機肥固定耕地的試驗、示範,解決了“刀耕火種、廣種薄收、水土流失嚴重”的問題,促進了山區糧食的穩產高產。與此同時,針對山區有豐富的腐植土資源,對腐植土進行開發利用 ,研製成功腐銨、腐磷等多種腐肥,並採取就地取料、就地製作、就地施用,解決了山區“買肥難、運肥難、施肥難”的問題, 在大面積生產上取得了明顯的增產效果。我自1982年主持小麥育種課題以來,先後育成興杞1號、興杞2號、興杞1一4、“8334”、“283”等優良品種,累計推廣面積達30 萬餘畝 , 增產糧食6500萬餘千克。其中“8334”良種成果被收入《中國科技成果大全》。 自己十分重視深入生產實際,虛心向老農請教學習,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針對常規地麥經常受乾旱、霜凍、高溫逼熟致使單產低而不穩的問題,於1986年,創造性地提出“地麥改制”試驗研究,通過改品種、改播期和栽培技術的“三改”措施,把常規地麥的生育期縮短、前移, 充分利用秋末冬初濕潤半濕潤和溫暖光足的氣候資源,變時段氣候優勢為產量優勢,獲得產量、收益翻番的顯著效果,解決了地麥生產上長期存在的產量低而不穩的老、大、難問題。該成果在“七五”初,在全省累計套用推廣面積達260萬餘畝,增產糧食1.37億餘千克,被收入《中國科技成果大全》、《中國實用科技大辭典》、《中國經濟文庫》。1993年又用自己育成的高產胖市÷罅賈?ldquo;283”,創造滇中地區田麥單產789.27千克的歷史最高紀錄。自己先後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三項,地廳級科技進步獎和技術改進獎七項,縣處級科技進步和技術改進獎三項; 發表的主要論文和科普文章66篇,其中國家級刊物採用的11篇。1990年被評為玉溪地區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1993年被聯合國中國國家分部授於《發明創造科技之星》的光榮稱號。

    至今,我並不滿足於現狀,嚴格要求自己,認真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吸收新的信息,更新知識,更新觀念,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力爭為發展“兩高一優”農業和市場經濟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