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迷開封之一

牐1991年我的弟弟應徵入伍,輾轉到了這座中原地區的名城——開封。從此我便與這座規模不大卻飲譽海內外的城市結下不解之緣。那多褶多汁的“第一樓”的灌湯包子,時不時地喚醒我的味蕾;那秋風漸起之時令滿城飄香的菊花盛會,至今伴隨我的殘夢。開封,這座猶如一幅工筆仕女般標緻的城市,早已令我神醉。幾回興奮地把手放在鍵盤上,又幾回猶豫著縮了回來。仿佛別人家可人的女孩,她的美貌被你偷窺了去,你卻要大肆張揚出去。近來覺得這點想法有些古怪。願望是為人施粉敷彩且想法極清純,何憂之有!於是一路寫來。
牐犚蛔城市,可以沒有摩天廣廈,可以沒有崔嵬峻崖,可以沒有璀璨的燈霓虹,可以沒有錯綜的立交橋;但不可沒有湖。湖是一座城市的眼睛。很難想像,杭州沒有西湖,會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嫵媚;濟南沒有大明湖,會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秀麗。在這中州平原上能有如此多大大小小的湖泊,也算是這座歷史名城的福份了。有了這許多的湖泊仿佛一位粗獷的北方漢子多了一份柔腸。
牐犖沂竅不逗的。每到一座陌生的城市,總得先問一問有沒有風景極佳的湖。然後像拜訪老朋友一般尋訪過去。但首次到開封時,我的行蹤卻由不得我,那是因為搭得便車,來去極不自由的。記得與潘楊二湖的邂逅,是在參觀龍庭公園的路上。
牐犖頤且恍醒著兩岸柳陰,踏上玉帶橋。佇立橋上,清風習習,暑意盡失,不覺心醉。展目四顧,北邊是平地拔起的巍巍龍庭;兩側是浩渺的水面。我不禁對眼前奇異的景觀產生了疑惑。我發現了兩側的湖水雖然相通,但清濁迥異。西側湖面闊大,湖水清澈,垂釣者、休閒者、納涼者沿湖環集,湖中帆影片片,輕舟竟發。而東側湖面侷促,湖水渾濁,且鮮有行人。我不解其中原委,於是攀著一位當地的老鄉和他聊了起來。
牐犇僑私檣芩擔西側是楊家湖,東側是潘家湖。
牐牪淮他講完,我已經明白了,百姓們定然是喜楊家忠良美名,惡潘家奸臣佞聲。
牐犗肜湊庥趾狹恕扒嗌接行衣裰夜牽白鐵無辜鑄佞臣”的故事。
牐犌嗌膠吻椋白鐵何罪,湖水清濁自有它的成因,潘楊二湖典出何方,恐怕難以考證。稍有些歷史知識的人是知道的,潘楊本不搭邊,潘仁美也不是京劇臉譜上白面的角色,或許他對楊家有過幫助,也未可知。
牐牴適亂丫不復是歷史原貌,演義的成分篡改了歷史的真實。有理由相信湖水決不是大宋年間的那一湖明澈如鑒的湖水。但沒有人想去戳穿這個“不實”的傳說。我更願相信湖水的傳說的真實。
牐犚勒趙勖侵泄老百姓的定視,巍巍的龍庭之下既需要忠臣良將的輔弼,也需要奸佞小人的粉墨登場。自古以來忠奸其實是難以辨識的,尤其是當世人看當世事。因其難,所以總被理想化。這恐怕就是咱老百姓的樸素的看法。於是這湖也便成了一桿一辨忠奸的稱。這也成了演義小說褒忠貶奸的弔詭。
牐犌宸綺幌ⅲ湖水漾漾,願這潘楊二湖的水一直清濁下去。

牐2006年3月26日晚

※本文作者:西湖殘雪湮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