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印象

濟南是我的故鄉。濟南以泉水眾多而聞名,濟南人以淳樸和寬厚而著稱。這次突然地去濟南,抽空走馬觀花,就有了浮光掠影般的印象。
濟南作為山東省省會和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也是國家批准的沿海開放城市和副省級城市,它南依巍巍的泰山,北跨玉帶黃河,地勢南高北低,屬於暖溫帶四季分明的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乾燥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嚴寒乾燥。
已有四千多年歷史的濟南,歷史文化雄厚而悠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國家公布的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因為,濟南是聞名世界的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區域內新有石器時代的遺址城子崖,有先於秦長城的齊長城,有現在中國最古老的地面房屋建築漢代孝堂山郭氏墓。中國最古老的石塔—隋代柳埠單層四門塔就坐落於濟南境內,我當兵時就駐紮在它的附近,休息日時常和戰友同去遊覽與鑑賞,被譽為“海內第一名塑”的靈岩寺、宋代彩塑羅漢,均位於濟南,我們也去參觀和遊玩過。
濟南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歷史悠久,從古至今有許多名人在此生活遊歷過,首先想到的就是老舍,他筆下的《濟南的冬天》記憶猶新,柔弱卻一身傲骨的宋朝詞人李清照也是濟南人。濟南,還誕生了許多中國歷史上的著名人物,名君大舜,神醫扁鵲,名將秦瓊,名相房玄齡。另,著名詩人李白、杜甫、黃庭堅辛棄疾歷代文人墨客多聚於此,留下千古詩詞名篇。還有著名小說家劉鶚等都曾在濟南生活工作和遊歷過,並留下許多不朽的作品。唐代著名詩人“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牌匾正反映了這一史實並給予了佳譽。
濟南自然風光秀美,泉水眾多,城內72個名泉涌流爭奇,尤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群久負盛名,自古享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柳”之譽,泉水使這座城市更加生動和朝氣蓬勃。此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更是濟南不可多得的獨特風景,論景色,大明湖雖不及西湖秀美,但就像西湖之於杭州,它同樣是濟南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這秀美的水,引領風流的乾隆皇帝會徜徉泉水間,大明湖畔賞出水芙蓉,由此為瓊瑤引出了“還珠格格”的動人故事。
100年前,濟南曾經自開口岸,創近代中國內陸城市自設商埠、對外開放的先河,並由此極大地促進了當時濟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水平。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濟南市經濟迅速發展,發生了翻天地覆的巨大變化。
那天下午,火車一到達濟南站,我便放下手中的行李,拿出相機拍下了久違的濟南火車站。周圍,不時傳來故鄉的鄉音——濟南話,這是我闊別十八年,又回到了故鄉。我覺得,除了青島話,濟南話是山東話中最好聽的了,雖然膠東話也有它的特點,但濟南話里孕育著淳樸和真誠。在濟南的二十天裡,我也不由自主地說起了濟南話,感覺還頗有些自豪呢。濟南的環境比前些年改善了好多,高架橋起來後,交通狀況也好了許多。不管怎么說,我還是很喜歡這座古老的文化城市的,喜歡這裡的人,因為所有的山東人的豪爽、實在、真誠。等個性都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我在濟南住了三十多年,對濟南的印象從小就是具體和實落的。國小在經九路國小,國中在濟南十四中學,當時就住在英雄山下。濟南的大樹很多,陳舊的公車再窄窄的馬路上穿行,那時的濟南也沒有什麼像今天的泉城廣場一樣的標誌性的地方,也沒有什麼象樣的高樓大廈。不過小時侯到趵突泉玩,那裡的泉涌達到半米多高還是有印象的。
如今,乘車行進在濟南的大街小巷,高聳入雲的大樓比比皆是,寬闊的馬路上各式各樣的汽車川流不息。我細細觀察著這座城市,濟南有了城市的主幹道泉城路,有了寬敞的泉城廣場,昔日的趵突泉復涌了,千佛山新添了金色的大佛,黑虎泉邊見到了人頭攢動的采水人群,這使得我對泉城有了嶄新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作者: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