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寄豪情

牐牎案呱窖鮒梗景行行止”,“仁者樂水,智者樂山”,古老的歌吟體現了人類對山的情愫。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度,在長期與大自然博斗的過程中,大山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無限的物質基礎,民房依山而建,宗教擇山而居,從而形成中國特有的山文化。
牐犐劍是地球表面上由土石構成的隆起地貌,這一特殊的地貌特徵在生命進化的過程中,無疑擔當了人類搖籃的角色。遙想那洪荒歲月,我們的祖先《山頂洞人》在列日當空時,憑藉山洞抗拒酷暑,在大雪紛飛時憑藉山洞抵禦嚴寒,在猛獸襲擊時,憑藉山洞躲避災禍。當一輪明月冉冉升起,山頂洞人在山洞中傳宗接代,編織著他們對未來無限憧憬而又甜美的夢。當一輪紅日普照大地,山頂洞人則奔忙于山野林間,或捕獵動物,或採集野果以填飽自己和族群的轆轆飢腸。不過這時的山頂洞人也許還是處於那種茹毛飲血的生存狀態。當某一天,他們當中的某位祖先發現用某種石頭,經過擊打可以產生火花,並能生火時,山頂洞人便擺脫了茹毛飲血的生活時代,進入到一個新的生存時代。
牐牎渡惺?舜典》中說:“歲二月,車巡守,至於岱宗,望秩于山川”,這裡記載的就是幾千年前一個春天的某一天,舜,作為部落首領,率領部眾登上泰山之巔,他們在自認為是離天最近的地方堆起乾柴,當太陽從東方徐徐升起時,乾柴被點燃了,在熊熊火焰與太陽遙相輝映之時,舜便向部眾宣告他與天的溝通。與此同時,舜也宣告了自己是受命於天來統治天下的,從此以後的幾千年中,中國歷史上的歷代皇帝幾乎都對泰山視若神明,進行封禪,並舉行大祭祀,使泰山人為地神化了,也使泰山在中國五嶽之中處於五嶽之首的地位。
牐犐接胱誚桃步嵊脅喚庵緣,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經過中國民族文化的同化,也分為許多派系。其中佛教的禪宗派主張在山林名勝之處建立“禪林精舍”。受其影響,我國佛教各門宗也紛紛在山高林密,險峻陡峭的大山之上建造寺院,從而形成極具漢文化特色的山林宗教文化。久而久之,在中國相對的東、西、南、北方位形成了《峨眉山》、《五台古剎》、《九華勝景》、《普陀秀色》四大佛教名山。讓我不解的是我國東、西、南、北、中的五嶽名山中也都有寺院,而它們為什麼沒能成為佛教名山,我也沒有見到這方面的資料,權當一個懸疑提出來吧。我國是一個多宗教國家,有趣的是各宗教派別都與山結緣,而各教派在同一山林中共生共存,這也是我國獨有的宗教文化現象,也許是山的靈性感化了他們,而西方各國不同宗教派別歷來水火不容,宗教衝突經常發生。
牐犠誚濤幕在中國千百年來,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受佛教禪宗派在山林名勝建立禪林精舍的影響,自唐代以來,我國古代的學者們便在風光秀麗的山林幽靜之處建立書院。中國《古代四大書》就基本上是建築在山上。比如建在廬山五老峰南麓的後屏山上的《白麓洞書院》,建成在長沙嶽麓山上的《嶽麓書院》,以及河南的《嵩陽書院》和《應天書院》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書院。
牐牴湃私書院建在山上,固然是為了追求治學、研究所必須的清靜環境,同時也表現了古時讀書人的獨立精神和超逸情懷。但是,山本身所蘊含的哲學、歷史和文學信息對古代學者的感染和啟迪難道不是一種更重要的因素嗎?比如理學大師朱熹的文章據說有許多靈感就多是來自山林的。
牐犐劍千百年來激發了多少哲人的思想,產生了多少富于思辨的哲理,也讓多少詩人為山寫下了無以數計和詩詞歌賦,是山強化了他們的創作欲望。同樣,山也激發著樂人的創作激情,我們從《詩經》中的“風”篇到今天cctv的青歌大賽,以山為歌頌對象的作品層出不窮,比如現存最古老的漢代樂府歌曲《關山月》,就是藉助山川景象來抒發戍邊將士的情懷。再比如最現代的《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井岡山》等等歌曲也表現了中國革命的艱辛與豪邁。

※本文作者:黃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