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鄉的小吃 - 雜文 - 紅袖添香

牐犓罩菡飧鑫氯岬拿字,是水的靈魂、文的源泉、食的天堂。
牐犓罩萑蘇嫻暮芑嶸活:養蟲逗鳥、育花弄草、園林賞景、楓橋夜泊、月下吟詩、虎丘集會、東山采橘、桃塢年畫、周莊刺繡、天平山觀菊、寒山寺聽鍾、陽澄湖食蟹……這些濃濃的詩情畫意,無一不引來雙雙羨慕的眼神,勾起人們內心深處無限的戀鄉之情。
牐犑常是生活藝術的一個重要表現形式。蘇州人了解情趣,所以他們懂得,該如何去吃。
牐犠魑一個涉世未深的小蘇州,我所了解的食文化,或許只是蒼山之一毛、浩海之一瓢;但不管怎樣,我總有這樣的熱情來向大家說說水鄉醉人的風情,就像一個賓主願意與尊貴的客人一同分享快樂一樣,自己是萬萬不忍扼殺如此可貴的衝動的。
牐犓鄉的小吃,何止上百,每一樣都是精巧別致、美味爽口。怎奈這裡篇幅有限,我只能撿個零頭,挑寶石堆里最奪目的那幾顆來看。

牐犚弧⑴菖蓴煦紜⑻澇
牐牰時,在大雪紛飛的日子裡,我經常跟著父親去五禽坊一家簡陋的點心鋪里吃早餐,每次都是兩碗泡泡餛飩加四個湯圓,我和父親一人一半。我特別愛吃!
牐犕飛習著素布的年輕夥計,將熱氣騰騰的美餐小心翼翼地端到我們面前,頓時,一股清香的小蔥味撲入鼻內,直衝腦門,令人立即胃口大開。透過淡淡的熱霧,只見青瓷花碗中盛著滿滿的素油清湯,上面漂浮著一頂頂如降落傘般的泡泡餛飩,其間點綴著一段段細小翠綠的香蔥。另一個碗內則是白濁濁的鹼湯,裡面整整齊齊地排著四個滴溜溜的肉湯圓——它們因為受了高熱的烹煮而略略有些生氣,挺著大大的肚子,薄薄的嫩皮里隱隱地現出褐色的鮮肉餡子,散發出陣陣濃濃的香味。
牐犖冶閿行┤灘蛔×耍迫不及待地將屬於自己的兩個湯圓舀到碗中,狼吞虎咽地大嚼特嚼起來,好像從來沒有吃過一樣。
牐牫蘊澇參銥商有經驗啦!先是用勺子慢慢地舀起一隻來,輕輕地對它吹幾口氣,接著便在頂端咬一個小洞,再定定心心地對著裡面多吹幾口冷氣,然後呢,哈哈,就剩下快樂地享用嘍!吸乾它的鮮美無比的肉汁,再連皮帶餡地將整個湯圓一點一點地咬嚼吞下。啊,真好吃啊,再來一個!
牐犗滅掉湯圓,泡泡餛飩更是不可錯過的好東西喲!它那幾乎不加什麼佐料的湯水,似乎喝起來特別帶勁,既解渴又暖身。餛飩的皮兒薄得像絲,滑得如綢,又浸著淡淡的鹹味,似乎不經牙齒的咀嚼也可以輕鬆地咽進喉嚨。連湯帶料地全部灌下肚子,儘管微微有些發脹,但卻依舊覺得余香繞鼻,不忍棄碗。
牐牥樟耍明天再來吃它個痛快!

牐牰、豆漿、蟹殼黃
牐犚恢幣岳礎K罩萑嗽縞暇陀瀉榷菇、啃油條的習慣。
牐犜諦⌒〉牡昶堂趴冢擺著一隻大大的木桶,下面燃燒著熊熊的炭火,豆汁的清香,偷偷地從蓋子的縫隙里溜出,直鑽入來往行人的鼻內。於是——進去喝一碗吧。
牐牰菇分甜、鹹兩種不同的做法:甜的,只要在原汁里添上一匙砂糖就行了,乳白乳白的,像新鮮的牛奶,喝起來特別甘甜清潤;鹹的呢,工序稍微複雜一點,要在裡面擱上醬油、香蔥、油渣、榨菜等,喝上去雖然不及甜漿那么清爽,可也別有一番酸甜苦辣的滋味,上了年紀的男客一般會比較喜歡。
牐牭我是喜歡淡漿的,不加糖也不加鹽,只是純純的,濃濃的,保持著原汁原味的風趣,就如未經雕琢的自然美玉一般。
牐牴夂榷菇似乎有一點單調,有一點乏味,不來些飽肚的點心嗎?油條?不,太厚膩了。米糕?不,太清淡了。還是來點香酥而鹹鮮的蟹殼黃吧。
牐犕獾厝艘殘聿恢道,蟹殼黃並不是用螃蟹的斗殼做成的,它只是一種燒餅——蘇州人叫大餅。這種餅看似不起眼,但其實也要花費很多道工序的:精製的麵粉和上水後,揉勻,捏成麵團,擀成薄薄的圓片,在上面擱一些鹽、味素和蔥段,然後再蓋上一層層的麵皮,撒上新鮮的白芝麻,最後,將它貼在爐子的內壁上進行烘烤——這可需要很熟練的技巧喲!你得精確地把握好時間,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否則的話,烤出來的大餅不是生澀澀的,就是焦糊糊的,根本無法入口。

※本文作者:關憐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