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悉尼

出國以來的第一個雨天,恰是在風光旖旎的悉尼。悉尼位於圍繞傑克遜灣的低丘之上,是澳洲第一大州新南威爾斯州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亞最大、最古老且又日益國際化的的城市。廣義的悉尼包括悉尼市和附近44個小城市,面積2000多平方公里,全洲630萬人口中有410萬居住在這裡。而作為行政區劃的悉尼市,轄區僅有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不到2萬人,是一個名副其實、完好地保留著古老和經典的小鎮。

悉尼原本是Daruk族世居之地,郊區的許多地名至今仍然使用著原住民賦予的古老名稱。1788年,菲利普船長率領的首批英國殖民者登入悉尼,拓荒者用血淚和汗水改寫著悉尼的歷史。1842年7月20日,悉尼正式建市,以當年英國內務大臣悉尼子爵命名的城市名稱飽含著殖民地的屈辱。二戰後,大量歐洲、中東、東南亞的移民湧入悉尼,外來移民改變了原先以英格蘭和愛爾蘭裔為主的格局,初步形成的英國城市風格也被五彩繽紛的外來文化衝激溶化,悉尼從此起步發展成呈現多元文化, 充滿特色和光彩的現代大都市。

悉尼是世界上最適合人居的三大城市之一。自然與人完美融合,古老與現代巧妙結合,使它以壯麗的自然景色和自在休閒的文化聞名於世。東西走向的Mting Place大道把悉尼一分為二:南面是商業區,通稱City;北邊則是風光旖旎的悉尼灣,那裡有波光閃耀、白帆逐浪的海港,有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還有占地約26萬平方米的皇家植物園。

冒著淅淅瀝瀝下個不停的牛毛細雨,我們驅車來到建於1816年的皇家植物園(THEROYAL BOTANIC GARDENS)。植物園裡種植和展示著7000多種熱帶和亞熱帶植物,其中不少是殖民地時期從國外引進的,有的甚至是在植物園前身第一農場時期通過種子交換引進的。林立的植物標牌收藏著歷史的信息,園區的特色更讓人發出敬佩的感嘆。

植物園更是觀看灣風光的好地方。歌劇院、跨海大橋、觀光塔是悉尼的三大標誌性建築,二個就建在悉尼灣。植物園的西面是號稱世界第一單孔拱橋悉尼港灣大橋(SYDNEY HARBOUR BRIDGE)。它象一條矯健的出水蛟龍戲水海面,又象一道絢麗的長虹跨接悉尼兩岸。港灣大橋總長1149米,單拱跨徑503米。淨矢高134米,橋下淨空為49米。49米寬的橋面板使悉尼港灣大橋成為世界上最寬的大跨度橋樑。橋面中間鋪設有二條火車鐵路,兩側人行道各寬3 米。原來還鋪設有軌電車車軌兩條,後因交通擁擠把它拆除,改為8 條汽車道。橋下的羅克斯岬是早期移民登入地點。橋旁是塔朗加動物園,園內有28公頃的自然森林供珍禽異獸自由活動。悉尼海港大橋,從“懷胎”到“出世”,前後花費了100 多年。在經過了40 多年的醞釀之後,1857 年,悉尼工程師彼得•翰德遜繪成了第一張設計圖, 1923 年才根據督建鐵路橋的總工程師卜萊費博士的藍圖進行招標,1924 年破土建造橋基,1932 年3 月19 日竣工通車,光建造就歷時8 年多。悉尼人把港灣大橋是戲稱為“老衣架”,因為它與悉尼歌劇院隔海相望而構成了強烈的反差:雄偉和柔麗,粗獷和婉約,嚴肅和活潑,直線和曲線,如此的針鋒相對,卻又能如此融洽地相處在海天一碧的傑克遜灣里,同時成為悉尼的象徵,讓人不能不驚嘆大海般包容的多元文化魅力。

面對雄偉矯健的海港大橋,背倚風光綺麗的皇家植物園,風帆形的悉尼歌劇院屹立於三面環海的貝尼朗岬角( BENNELONG PT)上。站在任何一個角度看劇院,面對的任何一個入口都象一個個張開的貝殼,整個建築就象一組貝殼復蓋在海島上。整個歌劇院由三組半徑為76米的圓球殼片構成,聳立在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處為97米的鋼筋混凝土基座上。第一組殼片在地段西側,四對殼片依次排列,前三對朝北面海,一個蓋著一個;後一對朝南,背向海灣侍立,其內是有2690個席位的大音樂廳。第二組在基座的東側,方向大致與第一組平行,形式相同而規模略小,其內則是可容納1547名觀眾的歌劇廳。第三組在它們的西南方,規模最小,卻是一個可接納6000人以上的大型公共餐廳——貝尼朗餐廳。高低不一的尖頂殼,相互依偎,與周圍海上景色渾然一體。遠遠望去,既象豎立著插向海底的貝殼,又象兩艘巨型白色帆船,巡航在蔚藍色的海面上,從飛機上俯視,又如一簇盛開的鮮花,極富詩情畫意。悉尼歌劇院由丹麥建築師喬恩•烏榮設計,1959年3月破土動工,1973年10月落成,歷時14年,耗資1億多澳元,被譽為世界第一流建築。不惟造型奇特,風格高雅,內部陳設新穎、華麗,而且在採光、音響效果等方面也棋高一籌,難怪人見人贊,稱為美的享受。讚嘆之餘,人人冒雨留影,儘管細雨迷濛,背景暗淡,但誰也不肯捨棄這一難得的機會。

※本文作者:sun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