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九:迷失在博物館裡



牐牰宮是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築。淺綠色基調配以沙岩黃,一排排白色壁柱疏密相間,極富韻律感。綠色的牆壁,白色的柱廊,金色的雕飾,無不顯示著皇室的高貴、典雅。而內部的裝飾,更是極盡豪奢。大御座廳。小御座廳。孔雀石廳。一一看去,到處是璀璨奪目的水晶吊燈,精美絕倫的大理石雕像。美侖美奐,富麗堂皇這些詞,在這裡得到了最好詮釋。

牐牭比唬最堪一說的,還是其收藏。博物館共5座大樓,藏品300多萬件。據說,走遍全館三百多間開放的展廳,行程達22公里。若在每件展品前停留1分鐘,每天以八小時計算,需11年。所藏精品,包括達。芬奇、梵谷、莫奈、塞尚、高更、畢卡索等大師名作。而最讓俄羅斯人自豪的,有達。芬奇的油畫《拈花的聖母》,米開朗基羅的雕塑《蜷縮成一團的小男孩》,拉斐爾的《聖母與約瑟》;倫勃朗的《浪子回頭》等。此外,古埃及的神像和石碑,中國的甲骨文,都是珍品。最特別的,要數彼得大帝展廳,陳列著他生前的服裝、勳章、武器,他親手製造的機器和航海用具。而彼得的臘像,據說,用的是他本人的頭髮。

牐牬影6米塔什出來,是冬宮廣場。建築是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但整體龐大,恢宏,和諧。南邊,是沙俄時的總參謀部,巨大的弧形建築,如兩隻伸展的臂膀,環抱著黑色石料鋪就的廣場。西邊,是伊薩基耶教堂的圓拱形金頂。隔著一片樹林,則是沙俄時的海軍司令部;金色尖頂上,一隻護衛艦形的風標。氣勢最雄偉的,是廣場中央的亞歷山大紀念柱。高47.5米,直徑4米,重600噸。整塊花崗石製成。沒有任何支撐,只靠自身重量屹立。這是為紀念1812年衛國戰爭而建的。仰視那巨大的柱體,柱頂上的天使銅像,再回望冬宮,似乎諦聽到俄羅斯心臟的跳動,感覺到一種龐然大國的氣魄,一種傲視蒼穹、睥睨四方的自信。這應該是那個時代,俄羅斯強勢精神和氣勢的象徵。

牐牪叫心瓦大街時,想到了果戈里的同題小說。也許,那“充滿浮華與淒涼”的小說,遠比這大街更知名。因為,它就意味著果戈里,意味著俄羅斯文學。街長不過五公里,而兩旁或附近,名勝遺蹟隨處可見。東西兩端,一是著名的“文學咖啡館”,普希金的最後“驛站”;東端是涅夫斯基修道院名人墓,陀思妥耶夫斯基在這裡長眠。由西向東走,很容易遭遇普希金故居、果戈理故居、左琴科故居紀念館、勃洛克紀念館、謝德林圖書館、普希金話劇院、陀思妥耶夫斯基故居、阿赫瑪托娃故居、普希金廣場和古米廖夫故居。不經意間,就是一段顯赫的歷史,一個溫暖的身影。隨便推開一扇門,就是一座博物館,一些堆積的時光。在這樣的環境和氛圍里生活,與這樣豐繁的歷史和記憶相處,該是多么充實,溫暖。


牐牭事實上,俄羅斯博物館給我印象最深的,並非那些鎮館寶物,而是那些徜徉其間的孩子。他們才是最美的圖畫,最動人的風景。他們在館裡四處遊動,逡巡,像一群歡快的蝌蚪,又像燦爛的音符。一開始,我們以為是什麼特別的日子,孩子們搞什麼紀念活動。詢問後才知道,俄羅斯的博物館一律對孩子免費開放,免費接待和講解。很多中國小,也就經常把一些教學活動放在這裡進行。再看那些孩子,無論大小,都不岔生,熟門熟路的,如同回到自己家裡。在不同展館,孩子們或圍成圓圈,或獨自一人,或躺或坐,或行或止,或聽老師講解,或與同伴議論,細品慢看,一張張臉,都沉浸在藝術的氛圍和“場”里。

牐牽醋耪餷樾危我不禁想,收藏是重要的,這是對歷史、記憶的紀念和珍視。博物館的有無,多少,大小,是一個國家歷史文化的象徵和彰顯。而博物館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應是教化和啟迪。用曾經的歷史、文明、輝煌,去感染、薰陶、激勵後代,讓他們自小就被溫暖,被包裹,被充實,這或許比任何空洞的說教,都更有效。而這,或許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和我們的素質教育,截然不同的素質教育。至少在這方面,俄羅斯是正確的,成功的。正因如此,講起民族曾經的歷史,講起祖國的詩人、作家、畫家,無論大人小孩,都能如數家珍,頭頭是道。他們的臉色,語氣,他們的眼角,眉梢,都寫滿了自豪。

※本文作者:江湖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