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九:迷失在博物館裡



牐犜倏次頤牽無論是歷史文明,還是博物館的收藏,不比俄羅斯弱,卻很多常常關著。我們不比俄羅斯窮,但孩子們進博物館,大多不可能有免費的待遇。我們也說素質教育,卻不知道那是一個長期的薰陶漸染、潛移默化的過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所謂教育,應當在點滴的積累中,慢慢促進,全面自由發展。而我們的教育,太浮躁,太短視,太急功近利,太注重當下效益,這或許是我們的孩子目光短淺、胸襟狹窄的原因之一。

牐犜諤亓屑狙強品蠣朗醪┪錒藎我們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十幾個席地而坐的孩子,有躺著的,有趴著的,有跪著的,有半倚木凳的,姿勢不一,動作卻同,都在執筆臨摹。兩個老師輕輕走動,觀看,絲毫不在意孩子們的姿勢。而在我們的課堂上,幾乎所有美術老師,都會反覆告誡孩子正確的坐姿,不斷糾正孩子的握筆姿勢。他們不知道,畫畫,或者欣賞、感受藝術,竟可以是如此輕鬆、幸福的事。他們不知道,或許這樣,才更合符孩子的活潑天性,更合符藝術的自由精神。想著我們的孩子,在課堂上正襟危坐的可憐樣兒,想著他們的小臉,不得不做出的端莊肅然,心裡滿不是滋味。

牐犠叱雒爬矗在院子裡,看到一尊灰白色石雕。導遊伊戈爾說,這就是博物館最先的主人,特列季亞科夫。在飄飛的雪花里,他雙手合抱胸前,像環著一件寶物,又像攏著一團薪火。他面容清瘦,但眼睛裡,布滿虔誠,詳和。

牐犕著這位聖徒,俄羅斯藝術的庇護者,再次回想起館裡悠揚的樂聲,樂聲中那些孩子稚嫩的臉,沉醉的眼神,感覺這才是俄羅斯博物館,最讓人心動、迷失之處。

※本文作者:江湖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