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天問》

引子既已有了,主鏇律隨之而來。如果我們將《天問》中所問夏、殷、西周三代史實作為一個整體看待,那么這個三代史有幾點共同之點。首先是屈原在敘及三代史時,都提到了夏、殷、西周民族的誕生:啟生於石、契生於鳥卵、稷生於臣人足跡。屈原把他所知道的關於三代之始祖都生而有神靈保佑的故事情節擺了出來,然後對這些都提出了疑問之詞,從根本上否定了傳說和典籍中宣揚的夏、殷、周三代都受命於天的說法。其次是三代史的結尾,於夏史,屈原問道:“何承謀夏桀,終以滅喪 ”?於殷史,屈原問道:“授殷天下,其位安施,反成乃亡,其罪伊何”?於西周史,屈原問道:“皇天集命,惟何戒之?受禮天下,又使至代之”?,這些問題,既是深刻的質問,又是沉痛的歷史嘆息:夏、殷、西周三代不都是說君權神授,是上帝的旨意嗎?何以頃刻之間就被推翻,大權旁落了呢?看來所謂“天命”是沒有固定的啊!再其次,在上述每一代史實的首尾都發出上述對“天命”質疑的同時,結夏、殷、西周三代其所以興起,乃在於得人的史實也作了揭露,如夏啟其所以能從益的拘禁中逃脫, 不是因為得人嗎?成湯能打敗夏桀,不是因為有伊尹嗎?周武王能取殷天下,不是因為有呂望嗎?與此相反,夏、殷、西周其所以亡敗,不也是因為羿、浞、澆、桀 亥、紂、周昭、周穆、周幽等人君或眈於女色、或沉湎淫樂、或陷害忠賢造成的嗎?至此,我們可以知道《天問》的基本旨意了,實際上也就是用歷史的基本事實來說明:“天命”是沒有的,不可靠的,人君要能取得成功,根本關鍵還是在於實行“美政”。因此,把《天問》與《離騷》中第一大部分第二段、第二大部分第二段、第三大部分第二段等參照起來讀,對於我們上述分析的《天問》問旨就更清楚了。

《天問》是一首形式上奇特的長詩,它是由一百七十餘個提問構成的,這些問句,大多以“何”作為疑問詞。而眾所周知,“何”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分別可以表示“哪裡”、“為什麼”、“怎么”等等意思,這也是導致古往今來,對《天問》解釋眾說紛紜,沒統一的原因之一。但是,如果我們緊緊把握住屈原整個作品所包含的主要思想,應該說,對其大致的思想脈絡的把握還是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