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內容:湘劇

湘劇,即湖南省的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長沙、湘潭一帶,源出於明代的弋陽腔,後又吸收崑腔、皮黃等聲腔,形成一個包括高腔、低牌子、崑腔、亂彈的多聲腔劇種。劇目以高腔、亂彈為主,如《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等。

湖南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主要以長沙、湘潭為活動中心,主要流行於“長沙府十二屬”(即長沙、善 化、湘陰、醴陵、湘潭、湘鄉、寧鄉、益陽、攸縣、安化、茶陵)湘南東部17個縣市[2],江西與湖南毗鄰的北起修水、南至吉安的各縣,廣東的坪石、岐門、樂昌、桂頭、犁市、韶關等地。當時民間習稱為“大戲班子”、“長沙班子”或“湘潭班子”,[3]一度被稱作“長沙湘劇”。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湘劇的表演融高、低、昆、亂四大聲腔於一爐,並吸收了青陽腔、四平調、吹腔以及 〔南羅腔〕、〔銀紐絲)、〔鮮花調〕等雜曲小調。在長期的衍變過程中,高腔和亂彈已成為今湘劇藝術中的主要聲腔。

高腔是湘劇主要聲腔之一,源於江西弋陽腔。進入湖南後,較快地吸收了湘中、湘東民間音樂並紮下根來,成為湘劇早期的高腔,其代表劇目為《目連傳》。高腔向來為鑼鼓伴唱,不託管弦,一人啟口,眾人幫唱,在高腔系統中較為淳厚而又率真奔放,屬聯曲體,其結構承襲了南北曲套曲的體制。在一折戲中,由引子、過曲(包括正曲和集曲)和尾聲三部分聯綴組成套曲,習慣上稱作“一堂牌子”。

湘劇現有傳統劇目682個,加上散折戲,多達1155個,其中彈腔劇目有500個以上,高、亂聲腔的劇目占百分之九十八以上,高腔劇目近百個。新中國成立後,整理、改編、創作的劇目中,《琵琶上路》、《打獵回書》、《五台會尼》、《拜月記》、《追魚記》、《金丸記》、《百花公主》、《李三娘》、《金印記》等傳統劇目和《山花頌》、《郭亮》、《瑪麗娜一世》等現代戲影響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