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手抄報:速讀的原理

通過以上闡述我們可以看出,快速閱讀是一種純粹運用視覺的閱讀,是一種講求效率的閱讀,是一種更符合人的思維特徵的閱讀,同時是一種節省視力和腦力的閱讀,是一種更有利於記憶的閱讀。掌握了速讀技能的人他能以超過平常人十倍、甚至幾十倍的速度進行閱讀,換句話講就是“一目多行”速讀高手甚至可以達到“一目十行”。如一般人的閱讀速度平均為(200~500)字/分鐘,而掌握 “速讀”技巧的人能以(2000~5000)字/分鐘的速度閱讀書籍和資料。它能節省視力和腦力,更有利於記憶。速讀法並不神秘,它只是將人們自身就具有的對圖像的識別能力運用到文字的閱讀中去,從而改變了人們多年來所形成的傳統閱讀習慣。

速讀是在其快速閱讀的目的性更明確、自身的注意力更集中的情況下進行的,因此是通過科學用眼和科學用腦,快速而有高效地獲得知識信息的一種閱讀方法。速讀的要領是:要用眼睛讀,不要用聲音讀;在閱讀文章時,將所看到文字直接在大腦中喚起意識。閱讀的速度就愈快;眼停的次數越少,閱讀的速度也越快。換句話說,閱讀時要儘量攝入較大的文字信息量,每次眼停時不是感知一個字、一個詞,而是要感知整句話或整段文字。只要科學用腦,讀思結合,養成習慣,就能迅速掌握速讀方法並運用得得心應手。而在快速閱讀的語言學家們的長期不懈研究後最終發現:人的左右腦機能特質是快速閱讀的主要基礎。

語言活動是最高級的思維活動,是人類特有的現象,是人類與動物的一個本質區別,也是人類最基本的交流方式。據神經生理學和心理學研究說明,兩個大腦半球具有明確的分工(具體分工前面已經表述),在大腦兩個半球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繫時,整個大腦作為一個統一實體進行活動。而在兩側大腦之間的聯繫被切斷後,只要大腦各半球內部結構沒有破壞,每側大腦仍然以其固有的方式實現其功能。這就是大腦機能分擔論的主要觀點。

我們習以為常的傳統閱讀法,實際上就是音讀和默讀。音讀是指按照實際發的音一個一個的讀文字。默讀也是一種音聲化現象,不過口不出聲而是在頭腦中進行而已。也就是說,這不是在視覺抓住時就認知的,而是由聽覺來確認的。音讀也好,默讀也好,都必須在聽覺的反應下認知。語言是有一個一個的音組成的,而且必須順次發音,發每一個音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要想讀的快,就必須排除音聲化。所以,最好能把頭腦中的音聲化完全排除掉。可以徹底擺脫靠聽覺來確認的習慣,使視覺功能不再受一個個音組成的音聲化現象的束縛和干擾,而獲得徹底的解放。於是,腦的視覺性語言中樞功能就在徹底解放中獲得明顯的發展,也喚醒了大腦卓越的潛在功能.所以,閱讀應該是一種純粹的視覺性行為,是可以由善於處理視覺信息的右腦來出色的完成的。這樣,由右腦承擔綜合視覺性印象的部分,由左腦承擔綜合意識性印象的部分,使閱讀中的理解有了雙管齊下的功能,當然有卓越超群的效率了。由於人類本身就具備快速閱讀的生理、思維和語言等各種基礎條件,只要學會正確方法,堅持長期訓練,每個人都會掌握或具備快速閱讀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