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手抄報:歷史驛站——頤和園

我家住在頤和園附近,頤和園優美的景致,璀璨的文化,在我渴求的目光中,顯得那么完美,那么神聖。

歷史手抄報:歷史驛站——頤和園

上中國近代歷史課時,老師千篇一律地講著“打仗——失敗——簽約”,這似乎已是固定的模式,使人感到壓抑、悲憤、屈辱。有時,老師也偶爾穿插一些小故事。記得有一次,老師用滿懷悲憤的語調說:“當時,中國危急,人民生活極端困苦,在這樣一種情況下,慈禧太后竟然挪用每年海軍經費的一半,重修了頤和園。“啊!”我們不約而同地叫出了聲,聲音中充滿驚奇和憤怒。我尤其覺得難過,因為我心目中完美無缺的頤和園,竟有著這么辛酸羞辱的歷史。從這以後,我對近代史的學習開始關注起來。老師講到戊戌變法時,我的心情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亮光,似乎看到了中國的希望。然而,短短的103天后,這場給中國帶來一點希望的改良運動就被慈禧太后扼殺了。我特別注意到,這場維新派和守舊派鬥爭的主戰場,便是頤和園;維新派失敗後,光緒皇帝也被囚禁在頤和園。我發現頤和園與中國近代歷史的每一步都聯繫得那么緊密,它是中國封建王朝的堡壘,近代屈辱的見證。自此以後,我再去頤和園時,心情就不那么輕鬆了。我仿佛看到每一座亭台樓閣上都鐫刻著傷痕累累的歷史,我仿佛聽到每一陣風吹樹葉的沙沙聲都是對封建統治的血淚哭訴,我已找不到幽雅的美好風景與厚重的歷史塵埃之間的和諧和統一,占滿我的腦子的全都是辛酸和悲壯的感情。

後來,我知道了更多的關於頤和園的故事,我發現它不僅是晚清喪權辱國歷史的記錄,在它的山水樓閣中,還隱藏著許多讓人驚嘆的歷史風韻。一個個歷史人物在頤和園這個歷史的驛站駐足,又匆匆地離去。頤和園留下了它們的痕跡,它帶著這些斑駁的痕跡,歷經風雨,堅強地佇立在這裡,輕輕地向人們傾訴那一段段歷史。

在頤和園的清漪園內,有一塊巨石,名叫“青芝岫”,俗稱“敗家石”。這塊石頭本在北京西南郊大房山群峰中,被明朝太僕米萬鍾發現,於是不惜財力,要把它運到自己的花園中。為搬運此石,米家財竭力盡,仍未運到,將巨石棄於良鄉道旁田間。“敗家石”也因米氏家敗得名。後來,韓隆發現了這塊被遺棄在野地中的巨石,視為至寶,下令將其運至清漪園內,置於樂壽堂正門對面,當時,樂壽堂院內的正門已建好,乾隆竟下令拆牆破門,將巨石運入園內。皇太后感到有不祥的預兆,說:“既敗米家,又破我門,其石不祥。”雖不能說因為這塊石頭的緣故,但清朝至此,真的開始衰敗了。

自乾隆之後,清朝的景況一日不如一日,政權日益腐敗,民生日益凋敝,但清政府置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不顧,1888年,慈禧太后移用海軍軍費重建清漪園,改名頤和園,供她享用。但泱泱幾千年文明大國,以至於因落後挨打,因貧窮受欺,因賣國被辱。1900年,八國聯軍的槍炮使頤和園受到嚴重的摧殘。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王朝終於在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衝擊下土崩瓦解。

在昆明湖畔,我不禁想起在這裡投湖而死的王國維。王國維是清代的秀才,是在中國戲曲史和詞曲研究方面很有造詣的一代國學大師,我的高曾祖父袁嘉穀時任圖書編譯局局長,他將王國維聘在局裡任編輯,並對他大為讚賞,認為“中國近代,潛心學問,而有古風者,推王靜安(王國維)”。辛亥革命之後,在中國改朝換代,發生巨變的關頭,王國維作為封建時代的文人,有著一副令人可敬又十分可悲的傲骨,他終因死守清朝文化,不理解社會變革而選擇了遠離這個社會的道路。他來到頤和園,留下了“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的最後吶喊,投向碧玉般的湖水中去擁抱中國文化,成為昆明湖中的千古絕唱。

歷史的腳步匆匆而去,我在頤和園這個歷史的驛站中仔細地辨認著它們留下來的痕跡,傾聽著頤和園如泣如訴的聲音,久久不願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