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手抄報:銘記歷史

“讓我們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每當這優美的鏇律在心起的時候,我的臆,總會隨著藍天白雲,幻化出萬千張和平寧靜、美麗安詳的丹青;我的心,總會伴著湖光山,織就出千百匹和景明、錦鱗游泳的畫卷。生活在這沒有硝煙沒有戰爭的土地,是多么的美好;生活在這沒有炮火沒有腥的時代,是多么的幸福。

歷史手抄報:銘記歷史

然而,六十多年前的中大地,響起的是“五月鮮花遍原,花下曾灑志士的……”的壯歌;高唱的是“我的家在東北的松花江,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大豆高粱……”的悲曲。寇的鐵蹄,肆意踐踏著五千年文明的華夏大地,鬼子的大炮,無蹂躪著被無數詩謳歌的山河;南京的大屠殺,30萬手無寸鐵的兄弟飲恨蒼天;慘無道的毒細菌戰,時至今還不時地傷害我的同胞。貧窮就要受辱,落後就要挨打,閉關鎖的政府,千瘡百孔的家園,極貧積弱的家,不能自保的防,它的民只有流離失所,它的大地呈現狼煙。

我知道,人類歷史,中華民族曾傲視群雄,獨領風;但我更知道,在類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也過歷經了由先進到落後,由強盛到衰弱的苦難歷程。我曾經在報紙看過一個資料,近代中,向帝主義家支付的戰爭賠款多達十六億兩白銀。在所有對中發動侵略戰爭的列強中,本掠奪中的財產最多。中向本支付的第一筆具有戰爭“賠償”質的賠款,是1874年琉球事件,按當時的比值計算,折合銀元65萬元;中向本第二次“賠款”,是甲午戰爭賠款,其中包括賠償軍費2億兩白銀,威海衛駐軍費150萬兩白銀;中為支付對賠款,而舉借外債的利息損失為2·3222億兩白銀,贖地費3000萬兩白銀;在近代戰爭中,中向本“賠款”總計折合銀元7億多元。在抗戰爭中,中軍民傷亡3500多萬,按1937年的比值計算,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損失5000億美元。

在我的認識中,了解最深刻的是中軍民八年的浴奮戰;在我的意識中,記憶最歡樂的是凝刻在歷史車輪的這個事實:1945年8月1411時,本政府用緊急電報,向瑞士政府發出接受《茨坦公告》的通告。8月15,本昭和天皇裕仁以廣播《停戰詔書》形式,向全世界宣布無條件投降。至此,一場席捲全球的法西斯鬥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今天,離開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已經六十年了,我們中民在“從此站起來了”的雄偉宣言中,也已經走過了五十六個秋。事正如一位哲說得那樣:“離開一個偉大的事件越遠,就越能看清它的偉大”。今天回憶起過去的那段歷史,就更加體會出主義精神和好和平的精神,在今天這個發展年代裡的重要。就是這種主義的懷,讓我們從歷史看清了落後就要挨打,和平來之不易,富必須強兵的道理。

歷史告訴我們,我們必須堅定為“我中華,心繫防”而認真學習,掌握知識,更好服務社會的自信。因為有了這個自信,中華民族便輩出了無數的英雄;有了這個自信,我們先輩,便能窮盡大漠沙海,腳下趟“絲綢之路”,後飄起“絲路花雨”;有了這個自信,我們的雙肩,便能築起三峽大壩,譜寫出“高峽出平湖”的壯舉,有了這個自信,我們的雙手,便能托起“神州號”飛船,遨遊廣袤的天宇。一個民族必須有自己的歷史這就好比一個人必須要有自己的記憶一樣,沒有記憶會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我們必須銘記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