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手抄報資料:商鞅變法

商鞅(約前390年—前338年),衛國(今河南安陽市內黃梁莊鎮一帶)人。

戰國時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姬姓,衛氏,原名為衛鞅。因衛鞅本為衛國公族之後,故又稱公孫鞅。曾在魏國宰相門下謀事,後被秦孝公封於商(今陝西商洛),後人稱之為商鞅,應秦孝公求賢令入秦,說服秦孝公變法。

商鞅變法,主張建立縣制。其核心思想是:“一斷於法”,主要研究制度變革,提出秦國要實行“霸道”。其《商君書》是改革舊制,推行法治的思想理論源泉。孝公死後,受到貴族誣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車裂而死(即五馬分屍)。其在秦執政二十餘年,秦國大治,史稱“商鞅變法”,並由此開始使秦國凌駕于山東六國之上。

然而,商鞅變法觸犯了舊貴族的利益。秦孝公去世後,舊貴族挑撥秦惠王以謀反罪逮捕商鞅。商鞅聽到訊息,立即逃跑。他找到一家客店準備住宿,店主不知他是商鞅,對他說:“商鞅定下規矩,留住沒有憑證的人,我要受‘連坐’的處罰。”可憐的商鞅慘死在自己制定的規定下。這就是著名的典故:“作法自斃”。商鞅只得逃往魏國避難,但是因為他曾率領秦兵攻打過魏國,所以被拒之門外.無奈之下,商鞅只好重返商地,帶領士兵北征鄭國。惠王派重兵進攻商地。商鞅率包括家丁等兵卒進行抵抗,終因眾寡懸殊而失敗。商鞅被殺於鄭澠池,其屍體被帶回國,處以車裂之刑。“用其法不用其人”!

商鞅“少好刑名之學”,專研以法治國,受李悝、吳起等人的影響很大。後為魏國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病重時對魏惠王說:“公孫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為相。”又對惠王說“王既不用公孫鞅,必殺之,勿令出境。”公叔痤死後,魏惠王對公叔痤囑託不以為意,也就沒有照做了。公孫鞅聽說秦孝公下令國中求賢者,欲收復秦之失地,便攜同李悝的《法經》到秦國去。通過秦孝公寵臣景監,商鞅三見秦孝公,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三種君主之策。只有霸道得到秦孝公的讚許,並成為秦國強盛的根基。前359年任左庶長,開始變法,後升大良造。

春秋以來,由於鐵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廣,生產力得到發展,封建地主和農民生產得到很大提高。

變法背景:戰國時期,新興的地主階級為了確立封建統治,發展封建經濟,先後在各國掀起變法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