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手抄報資料:古代皇宮早朝趣事

古代皇宮早朝趣事

皇帝通過早朝聽政,決斷國家大事,歷代都有一定的制度。宋代規定五日一朝,明初則每日都有早期,清初逢五視朝。早朝一般都在六七點鐘,到時候擊鼓撞鐘奏樂,群臣在禮官的引導下,按一定的排列位置上朝。在早朝上,大臣可以面奏要事,皇帝可直接面諭,是一種處理國家大事的最好辦法。但是,由於皇帝本人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早朝便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變化,甚至出現了很多出人意料的笑話。

唐玄宗初得楊貴妃,整日裡玩樂,十分疲倦,晚上睡得很晚,第二天早上起不來床。正趕上上朝的日期,文武大臣一個個早早起來,騎馬坐車,匆匆趕到朝中,可是等到日上三竿,還不見皇帝出來。好容易等到高力士出來,向眾臣宣布:“皇上身體不適,請群臣回府。”眾臣於是面面相覷,一個個垂頭喪氣,趕緊回去吃飯。因為怕早朝來晚失禮,許多人沒有吃早餐呢。

明憲宗迷信僧道,整日裡燒香拜佛,不理朝政。凡朝中大事,都讓他寵信的太監汪直去處理。逢大臣上朝之日,汪直代皇帝出面,宣布聖諭。因此汪直可以植黨營私,一些趨炎附勢之人升官進爵。朝中最有權力的三閣老(即宰相)和六部尚書都成了汪直言聽計從的親信。有人編出順口流: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而憲宗本人,在位23年,僅在成化七年召見過大臣一次,說了幾句話就退朝了。可謂是中國歷史上上朝最少的皇帝。

堅持早朝的勤謹皇帝要數明太祖朱元璋和清朝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每天起得很早,各部院官員都要在早晨3點左右集齊上朝。他還下令都察院:“怠惰規避,不於黎明齊集者,著都察院及科道察出參處。”

皇帝一般是六七點視朝,做臣下的必須提前上朝等候。而大臣們的住所不一,不少人不得不在早晨三四更起床,四五更趨朝。久而久之,有的年老體弱的大臣就受不了了,甚至於寧可不當官而“具疏乞休”。明太祖時大臣錢宰因為天天上朝而生煩惱,回家後吟詩道。“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不想此詩被朱元璋知道了,

第二天上朝,朱元璋問他:昨天做得好詩,但我沒有“嫌”你啊,何不改用“憂”字。頓時把錢宰嚇得跪地叩頭謝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