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手抄報資料:中國古代官制

中國古代官制

中央官制。在奴隸社會中,國家形式是以王為首的奴隸主貴族政體。商代,王廷里設有百官(總稱多尹)輔佐商王進行統治。百官大體分三類:一是政務官,有“尹”、“卿士”;二是宗教官,有“多卜”;三是事務官、如“宰”、“小藉臣”等。周朝官制是商代官制的進一步發展。秦統一後,中央官制發生很大變化。在中央,設定“三公”、“九卿”。三公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九卿是職掌中央各行政機關和宮廷事務的官吏的總稱,其官名為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西漢初,基本承襲秦制,嗣後有所更改,例如“三公”改為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漢成帝時設尚書五人,“分曹辦事”。東漢時,尚書是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官員,並設尚書省,又稱尚書台或中台。魏文帝曹丕認為東漢的尚書台權力太大,另設中書省掌管機要,起草和發布政令。晉代將漢代的侍中寺改為門下省,作為皇帝的侍從和顧問機構。隋、唐設三省六部,即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和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從隋唐至明清,六部制基本相沿未改。三省,到唐太宗以後逐漸起了變化,唐太宗不設尚書令職位,只設副手左右僕射。五代沿用唐制,另設樞密院,管理軍事,參與大政。北宋在中書省內設政事堂,簡稱中書。明洪武時,廢中書省,不設丞相,皇帝直接處理國政。清代仍設立內閣,雍正時,另設軍機處,處理軍國要務,內閣有職無權。

地方官制。秦地方設郡縣兩級,郡的行政長官為“守”,縣按大小,萬戶以上者,行政長官為“令”,萬戶以下者稱“長”。漢承秦制,只改郡守為太守。漢武帝時將全國劃為十三州,每州設刺史,東漢末,改刺史為州牧,居郡守之上,魏、晉、南北朝時,地方政權基本上為州、郡、縣三級。隋唐改為兩級制,隋初只存州、縣,隋末改州為郡,唐又改郡為州,後來唐在邊境地區置節度使。安史亂後,節度使割據一方,稱“藩鎮”。宋代削藩鎮,因地而設定不同名稱的州、府、軍、監,都有屬縣。州縣政務,由中央派京官帶原銜出任。元代因轄境遼闊,除中央中書省直轄山東、山西、河北外,全國分幾個大行政區來管理,下設道、路、府或州、縣。明初改元代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習慣稱省),長官為布政使,省下設府(或直隸州)、縣(或散州)。府長官為知府,縣為知縣。明代派監察御史,巡察各地,稱“巡按”。清代地方官制與明相同,設省、道、府(直隸州、直隸廳)、縣(散州、散廳),總督或巡撫為省級地方長官。道的長官稱道員,俗稱道台。府、縣長官稱知府、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