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手抄報:甲骨文與殷墟的發現

三千多年前的晚商都城殷虛(古人稱高丘為“虛”,建都之地多為丘虛之處),是一片“車行酒,馬行炙”的繁忙景象和“酒池肉林”的不夜天。但自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大戰牧野以後,商紂王兵敗登鹿台自焚而死,從此繁華的殷虛都城成了一片廢墟。兩年以後,投降西周並被封在朝鮮的商王室貴族箕子“朝周”路過此地時,這裡已是“麥黍漸漸,麥秀離離”的荒涼景象。面對此景,箕子真是“欲哭無淚”,殷虛成了真正的殷墟。600多年的商代歷史,被深深地埋入地下。自此以後,商王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所在地,退出了歷史的舞台。除了秦末農民大起義時,項羽曾與秦朝敗將章邯盟於“洹水南,殷墟上”,此後直至明朝建立小屯村,此地就不再有人提起,成為棋布在華北平原上極為普通的蕞爾一邑。

1899年,甲骨文被著名學者王懿榮發現。10年後的1908年,甲骨學前輩大師羅振玉搞清了這些寶貝的出土地是安陽的小屯村。隨著羅氏收集甲骨文材料的增加和研究的深入,終於在1910年從甲骨文上發現了“殷王名謚十餘”,並進一步推斷出土甲骨的小屯村當是“徙於武乙,去於帝乙”的歷晚商武乙、文丁、帝乙諸王的都城所在地。在此基礎上,又經前輩大師董作賓、郭沫若、陳夢家、胡厚宣等人的深入研究,最終確定了小屯村一帶是商朝自盤庚遷殷至商紂滅國,共歷八世十二王,二百七十三年“不復徙都”的晚商都城。由於甲骨文的發現,才把隱退到歷史“後院”的殷墟,推向了世界文明史的前台。

不僅僅如此。殷墟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我國最早有系統的文字,與世界其他最早的文明,諸如埃及的紙草文字、古巴比倫的泥版文書交相輝映,為推動世界文明進程作出了貢獻。但是,其他古文字只是曇花一現,只有中國的甲骨文在使用中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一脈相傳。雖然在幾千年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字形有所變異,但從文字的點劃、結構上仍有傳承之跡可尋,成為當今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因此,甲骨文是世界文明寶庫中的珍品,極大地提升了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