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生手抄報內容:《醜小鴨》

安徒生用他那富於想像的活潑文體寫下的《醜小鴨》,反映了當時丹麥社會生活的內容;稱讚了不顧別人譏笑和歧視、一心嚮往自由追求光明的人。

“醜小鴨”在兩個鴨家族“爭食一個鱔魚頭”的“可怕的喧鬧聲”中,步入了社會。只因為他“醜”,便“處處挨啄,被排擠,被訕笑”,遭遇“一天比一天更糟”。於是,他不斷逃奔,去追求自由。在“一個簡陋的農家小屋”里,他遇到了自稱“聰明人”的貓“紳士”與雞“太太”,他們藉以生活的本領不是向主人獻媚地“咪咪”叫幾聲,就是把自己的孩子(即下的雞蛋)供主人食用。他們可悲地生活著,卻洋洋自得地教育“醜小鴨”:“注意學習生蛋,或者咪咪地叫……”以便在“這個世界”——破屋中生活下去。然而,儘管他們喋喋不休地教育,儘管破屋外充滿歧視、排擠、艱險,“醜小鴨”“走到廣大的世界裡去”享受自由生活的理想始終堅定不移。經受了“嚴冬”的“困苦和災難”,迎來了“一個美麗的春天”,他終於成長為一隻“飛得很高”的“最美”的天鵝,受到了人們的讚美。這篇童話的語言十分樸素,使用了民眾的口語,朗讀出來人們都能聽懂,而且無論讀的人還是聽的人都能感到故事真實動人,總要進一步去思索故事的內容,從中領會一定的教育意義。

國小生手抄報內容:《醜小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