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的經典傳說故事廣為流傳的

長江的水文特徵

水量

長江是中國水量最豐富的河流,水資源總量961

6億立方米,約占全國河流徑流總量的36%,為黃河的20倍。在世界僅次於赤道雨林地帶的亞馬孫河和剛果河(薩伊河),居第三位。與長江流域所處緯度帶相似的南美洲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積雖然都超過長江,水量卻遠比長江少,前者約為長江的70%,後者約為長江的60%。

長江流域水資源總量9616億m,其中地表水資源9513億m,地下水資源2463億m3,重複水量2360億m。由於流域入口眾多,入均占有水量為2760m,僅為世界入均占有量的1/4。長江水資源特徵,主要反映在河川徑流的時空分布上,流域地表水資源量占水資源總量的99%;在地表水資源中,河川徑流量又占96%以上。汛期的河川徑流量一般占全年徑流量的70%~75%。徑流地區分布也很不均勻,單位面積產水,以金沙江和漢江水係為最少,鄱陽湖和洞庭湖水係為最大;按行政區,青海、河南最小,湖南最大。

旱澇災害

長江流域各地區發生乾旱與洪澇災害的史料記載悠久,最早的旱災記述在漢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夏,大旱,江河水少,溪谷絕”(《漢書·五行 志》);高后三年(公元前185年),“夏,江水、漢水溢,流民四千餘家”(《漢書·高后紀》)。從大量史料中選擇記述詳實和可比性較好的歷史時期典型旱 災年份有公元1671、1679、1778和1835年;典型水災年份有1586、1663、1788、1831、1853、1867和1870年。上述 典型旱澇年絕大部分集中在清代,這主要是清代距今最近,歷史文獻資料保存較好,記述較詳,並不能說明清代旱澇災害最為頻繁。清代以前的一些嚴重旱澇年事 件,或記述簡略,或文獻不全,多數從略未選。近百年來,長江流域也出現過比較嚴重的旱澇災害典型年份,有大量的實測資料和分析研究文獻,可供參考,此處未 列入。選列的11個典型旱澇年,根據歷史文獻記述的災情嚴重程度,各用3級予以區分,即:乾旱、大幹旱、嚴重乾旱和水災、大水災、嚴重水災。

長江流域旱澇災害的地域分布特性極強,各地區發生不同程度旱澇災害的差異甚大。根據中央氣象局(現稱中國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主編的《中國近五百年旱澇分布圖集》(1470~1979年)資料,旱澇系列採用5級表示:Ⅰ級——澇,Ⅱ級——偏澇,Ⅲ級——正常,Ⅳ級——偏 旱,Ⅴ級——旱。長江流域100E以東地區有37個站點,經整理分析得出長江流域歷史乾旱(Ⅴ級)和洪澇(Ⅰ級)頻率分布圖。流 域發生比較嚴重乾旱的頻率平均為5.55%,中下游地區受旱機會高於上游地區,其中長江三角洲、幹流中下游和洞庭湖地區乾旱頻率高達9.0%以上,為全流 域最高幹旱頻率區;其次是上游的嘉陵江地區,中心最高幹旱頻率為7.0%以上。流域洪澇災害的平均頻率為7.97%,顯著高於乾旱頻率。洪澇災害的地區分 布大體上與乾旱相同,即中下游地區普遍高於上游地區。在幹流中下游和兩湖地區有一東西向的洪澇災害高頻地帶,其中鄱陽湖北部和洞庭湖沅江、澧水至中游荊江 河段為洪澇災害的兩個高頻中心區,中心頻率高達12.0%以上;長江上游的嘉陵江和漢江上游地區為第三個洪澇災害高頻區。上述洪澇高頻地帶和中心與初夏中 下游的梅雨雨帶、盛夏上游集中性降雨雨帶以及流域的主要暴雨中心位置基本吻合。

長江歷史旱澇在時間上的分配也是不均勻的。根據中國科學技術藍皮書第5號《氣候》公布的全國1000餘年的“旱澇型年表”資料,經補充分析得出長江流域歷史乾濕氣候和旱澇周期變化規律,列表如下。一千餘年來,長江流域經歷了三個大幹濕氣候周期振動,其濕潤期和乾旱期最短 為120xx年,最長達220xx年,其間各包括3~5個小旱澇期。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長江進人新的濕潤氣候期,當前處於這個新濕潤期中的第一個小洪澇期, 表內括弧的數字為預測參考值。

長江的治理開發

綜述

長江流域綜合利用任務廣泛而複雜,涉及國民經濟各有關部門及流域內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1990年國務院批准同意的《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簡要報告》,流域綜合利用規劃的任務包括水資源開發利用、防洪、治澇、水力發電、灌溉、航運、水土保持、中下游幹流河道整治、南水北調、水產、下流沿江城鎮布局、城市供水、水源保護與環境影響評價、旅遊等,並指出流域規劃工作要堅持“統一規劃,全面發展.適當分工,分期進行”的基本原則,正確地解決遠景與“近期”,幹流與支流,上中下游,大中小型,防洪、發電、灌溉與航運,水電與火電,發電與用電,整體與局部以及水土和生物資源的利用與保護等方面的關係。

水利

南水北調工程:能改善我國黃河、淮河、海河流域及西北地區嚴重缺水的局面。

西線工程:從長江上游通天河、雅礱江、大渡河引水到黃河上游,解決西北地區缺水問題。

中線工程:從漢江丹江口水庫引水,向黃淮海平原西部和北京、天津供水。

東線工程:從長江幹流江都三江營抽水,供江蘇、山東、安徽、河北、天津等省市用水。

引江濟淮線工程:從長江北岸裕溪口、鳳凰頸、神塘河引水,經巢湖後跨江淮分水嶺,送水至淮河,補充兩淮地區的工農業和城市生活用水。

治理

荊江分洪工程

1949年11月,林一山同志負責接受偽水利部系統,並安排將揚子江水利委員會主要部分分期分批遷至武漢併入長江水利委員會,留一部分在南京成立長江水利委員加固了荊江大堤。

分蓄洪工程

1954年,分蓄洪工程建成後,在丹江口工程本建成前經常運用,改變了漢江中下游堤防三年兩決口的嚴重局面。

丹江口工程

1958年9月丹江口工程開工,隨著丹江口水利樞紐和杜家台分洪工程的建成,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的治理開發取得了初步成績。隨著石泉、安康、黃龍灘、王甫洲及其它乾支流樞紐工程相繼興建發揮效益,漢江乾支流綜合利用將日臻完善,實現漢江流域規劃的最終使命。

葛洲壩工程

1971年開工興建,1994年全部工程勝利完成。在航運方面,長江上最為險要的川江航道中的三峽段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有利於航運發展,船閘引航道運行正常。

三峽工程是中國長江中上游段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項目。分布在中國重慶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長江幹流上,大壩位於三峽西陵峽內的宜昌市夷陵區三斗坪,並和其下游不遠的葛洲壩水電站形成梯級調度電站。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的最大型的工程項目。 1994年三峽工程一期工程正式開工,1997年11月實現長江二次截流(修建葛洲壩工程時,實現長江首次截流),20xx年第一台機組發電。

航道航運

長江流域內共有通航河流3600多條,總計通航里程約7×10km(其中,0.7m以上水深的等級航5.7×10km),占全國內河通航里程的70%,各項運網密度指標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運網密度每萬人高於全國平均50%,運網密度每100km為全國平均的3倍多,綜合密度和經濟相關密度也在全國平均2倍以上,顯示出長江水系航運網的優勢和在全國內河航道中的地位和作用。

宜賓以上金沙江有分段、季節性通航里程751km,一般通行較小噸位船舶,兼有漂木。長江幹流宜賓至宜昌為上游航道,全長1040km,河道平均比降0.22‰,平均流速在2m/s以上。宜賓——蘭家沱,長303km,航道尺度(最小航深×航寬×彎曲半徑,以下同)為2.7m×50m×560m,可通航1000t級船舶;蘭家沱——重慶河段,長81km,航道尺度為2.5m×50m×450m,最大可通航800~1000t級船舶;重慶至宜昌660km,航道尺度為2.9m×60m×750m,單向運輸通過能力約1000×10t,通航1000~1500t級船舶組成的3000t級船隊,其中,香溪、黛溪以下76km的葛洲壩水庫常年回水區,可通行1500~3000t級駁船組成的萬噸級船隊。三峽工程興建以後,川江航道條件將大為改善,萬噸的船隊年內約有半年以上時間可直達重慶,航道年單向運輸通過能力可達5000×10t以上。

宜昌至武漢為中游航道,全長626km,有主要淺水道18處,航道維護最小尺度:宜昌——臨湘416km為2.9m×80m×750m,臨湘——武漢210km為3.2m×80m×1000m,可分別通行1500t和1500~3000t級船舶,航道年單向運輸通過能力分別為1.7×10t和4.7×10t,“目前”航道能力利用率為9%~23%。

武漢至長江日為下游航道,全長1143km,長江水系97%以上的一級航道主要集中在該河段上。其中,武漢至南京708km河段中,航道維護的最小尺度為4m×100m×1000m,通航3000~5000t級船舶,年單向運輸通過能力為7×10~8×10t;南京以下進人感潮河段,航道維護尺度10.5m×200m×1200m,乘潮可通行2×10~2.4×10t級海輪。

按自然條件和經濟聯繫來分,長江水系自上而下大體可分為6個自成體系且又通過長江幹流相互聯繫的地區航道網:即以重慶為中心的西南地區航道網,包括金沙江、長江幹流、岷江(大渡河)、沱江、涪江、渠江、烏江、嘉陵江、赤水河、綦江、橫江、牛欄江等,總計通航里程約1.1×10km;以長沙為中心的洞庭湖水系航道網,包括湘、資、沅、澧和洞庭湖區航道等,總計通航里程約1×10km;以武漢為中心的漢江航道網,包括長江幹流、漢江及其他支流,總計通航里程約9300km;以南昌為中心的鄱陽湖水系航道網,包括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袁河、昌江、鄱陽湖區航道等,總計通航里程約5000km;以合肥為中心的巢湖水系航道網,包括南淝河、巢湖湖區、饒河、洲河、兆河、得勝河、羅昌河等,總計通航里程約3000km;以上海、南京、杭州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航道網,包括蘇申內外港線、江南運河、長湖申線、丹金溧漕河、錫澄運河、蘇瀏線、杭申甲線、蕪太運河、張申線、六平申線等等,該地區為長江水系航運最發達的區域,總計通航里程約20xx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