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知識——意象時空構圖一致性


出句很強烈地表現出一種“幽深”的氛圍,這是典型的“事對”。應對要考慮意象時空構圖的一致性。

分析一個優秀的對句:
亭邊踱影尋佳句
月下停棋問落花

對句和出句在意象空間構圖上是統一的,在時間上選取了兩個剪影,用蒙太奇式的技法將它們剪接,並統一在一個完整和諧的構圖中----也就是前面我們提到的時空跳躍。其中“踱影”二字深得“幽深”三昧,尤其是以動引靜,手法老到,上、下句合璧,相互烘托,共同完成了一幅月夜下,雅致、靜謐,幽深的意象刻畫。的確難得。


有網友提出的反推作者的思緒,這其實就是流水對法,這個問題也順帶說一下。

應對形式上分為正對、反對、流水對,理論上,對一個出句,三種對法都可以採用,但具體到每一個出句,三種對法有難、易之分,表現效果上,也有優、劣對比。

還以 “月下停棋問落花” 出句為例。
首先,用反對,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其次,用流水對,作為結句,停棋、問落花 兩個動作,考慮到 “工”和“貼”的因素,尤其是意境的承接方面,這使得上句欲與下句勢如流水,變得很難。(作為驗證流水對成功與否的一個方法,就是以對句作為上句,看看能不能十分自然地得出下句,其間不能有任何的滯澀)
第三,用正對,相對以上兩者,比較容易做到和諧。

面對一個出句,該採用哪種應對方法,需要仔細考慮。
比如,“流水對”固然好,但用流水對法,在出句為上句時,不妨多作考慮,蓋源頭已有,疏導即可;在出句為下句時,則要慎重使用,蓋流水溯源,繁險之事,不小心,容易迷失方向:)

在此次活動中,關於此句的應對,各有風采,但很多朋友,在“貼”上下的工夫不夠,有必要再說明一下對聯里“貼”的概念:“貼”不僅指意象上的聯繫,一副好的對聯,更重要的是意境上的聯繫。所謂意象上的聯繫,是指如字面上的聯繫、物象之間的聯繫、上下句之間的邏輯關係等等非感情回響的,或者叫作外在聯繫;而意境聯繫是指通過讀者的解讀,從上下句中體會到的感情生髮上的聯繫。相較之下,得意象聯繫易,得意境聯繫難,對聯,不僅要注意意象聯繫,更要注意意境聯繫----這才是真正的意蘊所在:)

對 月下停棋問落花 有的朋友陷於問落花的原委,而忘了意境上的承接/烘托,(當然,如果,可以做到兩全其美,那當然好,但事實上,如我們剛才說到流水對法時提到的,難喔:))其實,何不換個思維方向?問落花,一定要給出一個為什麼要問的原因嗎?其實完全不用的,有此一問已經足夠了:)。


以此結尾:

“是以言對為美,貴在精巧;事對所先,務在允當。若兩言相配,而優劣不均,是驥在左驂,駑為右服也。若夫事或孤立,莫與相偶,是夔之一足,趻踔而行也。若氣無奇類,文乏異采,碌碌麗辭,則昏睡耳目。必使理圓事密,聯璧其章。迭用奇偶,節以雜佩,乃其貴耳。類此而思,理斯見也。” ----《文心雕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