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的學習方法——詩鐘

詩鐘是學習對偶技巧的一種訓練方法,又是欣賞對偶佳趣的一種文字遊戲。從清朝中葉在福建興起,很快傳開,“五四運動”以後趨於沉寂,現在又逐漸興起。 ^^一、詩鐘活動的特點
詩鐘活動的特點是限時限題寫出一副七言律詩中的詩聯,得名於限時的方法。在鐘錶沒有普及的時候,是用細線墜銅錢系在一根線香上,燒到一定的時間,銅錢落在下面承接的銅盤中,大家停筆。限題主要有兩種方法,詩鐘以此分為兩種體式:分詠體要求在上下聯分詠出絕不相干的兩件事物;嵌字型要求在上下聯指定位置嵌上毫無關係的兩個字(或幾個字)。
嵌字型如林則徐作過《陳·人一唱》:“陳跡渾如牛轉磨,人情幾見雀銜環。”用陳、人二字嵌在指定的第一字位置上(稱一唱),寫成工整的詩聯,感慨因循守舊,世風澆薄。
分詠體如張之洞作過《涼棚·申報》分詠:“陰陽舒捲長繩里,歐亞縱橫亂紙中。”涼棚可以隨天氣陰晴用長繩舒捲頂席,申報是最早報導歐亞新聞的報紙,抓住二者特點,以遊戲筆墨張大其詞,用陰陽、歐亞大字眼寫成此聯。
詩鐘雖有很多規格,但是只有平起、仄起兩種句式。以上張之洞作品為平起式,林則徐作品為仄起式。
詩鐘有在社中出題現作、先期發題征作和舉行詩鐘大唱等活動方式。在交卷、謄錄、評比、宣布評比結果等方面,都有一套程式。
^^二、嵌字型詩鐘的產生
以前各地塾學都是先教學生作對聯,然後教作詩。福州人李家瑞在所著《停雲閣詩話》中說:“予年六歲,入塾讀書即學作對偶,自一字至七字止。後更作五、七言偶句,拈限數字嵌入中間,上下字不得相黏,謂之五、七碎。”說的是道光年間情況。當時作七碎,塾師時常限定兩個字,如果要求分嵌在上下聯之第一字位置,稱“七·一”;要求分嵌在第七字位置,稱“七·七”。所限的兩個字必須一平一仄(即不得相黏)。這是初級水平,稱作碎。如果再高一步,所限定的兩個字是不拘平仄的,後來稱為折枝,也就是詩社裡常作的詩鐘。從“一唱”到“七唱”,在各地詩社有時美稱為鳳頂、燕頷、鳶肩、蜂腰、鶴膝、鳧脛、雁足等格。到民國初年,各地也都學習福建的較為簡易的辦法,稱一到七唱。這些屬於“正格”。
詩鐘的“別格”中有嵌一個字的,也有嵌兩個字的,後者是在上下聯中有高有低,不是平列的,如分別嵌在上聯之首和下聯之末,稱“蟬聯”格。嵌三個字和更多字的,在作碎和詩鐘中都有,在詩鐘中隨字數和所嵌位置而各有格目名稱,如鼎峙、碎聯、碎錦等,從“碎”字上還能看到它們的來歷。詩鐘的別格常作的有十五格,說起來過於瑣細,見文後“附錄”。
^^三、嵌字型詩鐘的培養文學寫作能力的功效
詩鐘不但有趣,還有很明顯的教育效果。
1.訓練學生掌握文學對偶基本功。
對偶是充分體現中國語言文字特點的修辭技巧,在文學寫作中與其他修辭手法結合運用,能發揮很鮮明甚至很奇妙的效果。要作好詩、詞、駢體文、八股文以及散文,都需要先過對偶關。以前對於語法、修辭、音韻的研究不夠充分,缺少簡明適用的教材,只是讓學生在大量習作中逐漸領悟。作碎和作詩鐘就是教給學生熟悉聲調、詞性、詞句結構對仗的針對性訓練。詩鐘的寫作,對於詞性、詞類、詞的結構、詞組的結構、句的結構如何對仗工整,以及如何使用成語和典故,都有細緻入微的規定,稱為法式。道光年間見於著錄的作品《人·白一唱》“人海歸來空有夢,白下游後帳無詩”。按後來的法式衡量,已經看出它是病句:對仗必須區別詞性的動靜和虛實,“空”字屬虛(副詞),“帳”字屬實(動詞),二字不宜相對;對仗必須區別通用名詞和專用名詞,“人海”是通用名詞,“白下”是地名屬專用名詞,也不宜相對。看來,確實要經過嚴格訓練,才有把握做到對仗工穩。
2.訓練學生善於選用最精當的字詞。
從宋代以來,分析詩詞注意認取“詩眼”,寫作中間講究“鍊字”。做到這一點要靠全面提高文學修養,而詩鐘卻是具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法。詩鐘的寫作是先把限定的字配成“眼字”,再圍繞“眼字”鋪寫成聯。福州1930年的《微·寒七一》大唱,徵得八千餘聯,人們至今津津樂道的佳作,如黃薌洲的“寒宵坐似滄浪里,微曙看猶混沌初”,是先配成“寒宵”和“微曙”兩對“眼字”,進而寫出一種意境;林綺賡的“寒月蘆花千百頃,微風桐子兩三聲”,是配成“寒月”和“微風”,寫出一種景象:張拂朝的“微蟲溝洫猶爭長,寒鳥江湖不亂群”,是配成“微蟲”、“寒鳥”,批評當時福州的小軍閥戰爭。前人關於“鍊字”發過很多議論,清人劉熙載說:“總之,所貴乎煉者,是往活處煉,非往死處煉也。夫活,亦在乎認取詩眼而已。”寫詩鐘對於練習認取詩眼,進而寫活全句,是一個巧妙而實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