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貌與品質的名言佳句名句(二)

教養就是習慣於從最美好的事物中得到滿足而且知道為什麼。 ——范戴克

禮也者,猶體也。 ——《太平御覽》

用語言、事物表揚,用警告、訓斥、懲罰及對特殊的個別的過錯採用體罰,以有教益的懲罰制度,即“持以坦白的態度,出以誠懇的目的”,使兒童理解這樣做是對他有好處的,正如吃苦藥治病一樣。 ——夸美紐斯

禮即理也。 ——朱熹

接受忠告,就是增進一個人自己的能力。 ——歌德

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 ——諸葛亮

我的主要辦法,首先是通過孩子們對共同生活的初步感覺和在發展他們初步的能力上,使他們產生姊妹兄弟般的友愛,把整個團體融化於一種大的家庭的樸實精神中;並且就在這種基礎上,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情感中,鼓舞他們一般的義務感和道德感。 ——裴斯泰洛齊

驕則無禮。 ——《國語》

我在日常生活中嚴守著一個美好的準則:“人貴有自知之明。”我是素以此來鞭策自己的。 ——安格爾

侍人要豐,自奉要約,責己要厚,責人要薄。 ——明·呂坤

誠實,像我們所有的情操一樣,應當分成消極的與積極的兩類。消極的誠實在沒有發財的機會時,是誠實的。積極的誠實是每天受著誘惑而毫無動心的。

——巴爾扎克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 ——《舊唐書》

輕蔑,或者說是缺乏適當的敬意。這可以從容色、言辭或姿色上面表現出來。

——洛克

非難別人,找別人的錯處,這和禮儀是直接對立的。人們無論犯了什麼過失,或者當著別人的面,把它們在光天化日之下公開宣布出來。任何人有了污點都會感到羞恥。缺點一旦被人發現了,他總會感到有點不安的,哪怕僅僅被人疑心有缺點也一樣。 ——洛克

任何人,不論多么博學,只要他的冰問和他的生活之間還存在著一段不可架梁的距離,就都稱不上是有教養的人。 ——波伊斯

道德行為訓練,不是通過語言影響,而是讓兒童練習良好道德行為,克服懶惰、輕率、不守紀律、頹廢等不良行為。 ——夸美紐斯

人知貴生樂安而棄禮義,辟之是猶欲壽而刎頸也。 ——荀子

禮讓不費什麼,而得到一切。 ——蒙塔鳩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毛澤東

一個人只要有耐心進行文化方面的修養,就絕不至於蠻橫得不可教化。

——賀拉斯

一清如水的生活,誠實不斯的性格,在無論哪個階層里,即使心術最壞的人也會對之肅然起敬。在巴黎,真正的道德,跟一顆大鑽石或珍奇的寶物一樣受人欣賞。 ——巴爾扎克

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 ——荀子

自負是進步的敵人。 ——比奧

決不要驕傲。因為一驕傲,你就會在應該同意的場合固執起來,因為一驕傲,你就會拒絕別人的忠告和友誼的幫助。 ——巴浦洛夫

合理安排兒童每天的生活,使之總是忙於有益的事情避免無事生非或虛度時光。

——夸美紐斯

文化修養的目的在於增強和提高鑑賞那些最高尚、最深奧的事物的真和美的能力。 ——波伊斯

對於對方的無禮的一種無言的非議和責備,而這種譏諷是使誰都會感受到不安的。 ——洛克

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 ——歌德

一個寬宏大量的人,他的愛心往往多於怨恨,他樂觀愉快、豁達、忍讓而不悲傷、消沉、焦躁、惱怒;他對自己的伴侶和親友的不足處,以愛心勸慰,述之以理動之以情,使聽者動心,感佩、尊從,這樣他們之間就不會存在感情上的隔閡、行動上的對立、心理上的怨恨。 ——穆尼爾·納素夫

慷慨,尤其是還有謙虛,就會使人贏得好感。 ————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