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養類格言楹聯

性分不可使不足,故其取數也宜多:

曰窮理,曰盡性,曰達天,曰入神,

曰致廣大,極高明。

情慾不可使有餘,故其取數也宜少:

曰謹言,曰慎行,曰約已,曰清心,

曰節飲食,寡嗜欲。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

虛其心,受天下之善;

平其心,論天下之事;

潛其心,觀天下之理;

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清明以養吾之神,湛一以養吾之慮,

沉警以養吾之識,剛大以養吾之氣,

果斷以養吾之才,凝重以養吾之度,

寬裕以養吾之量,嚴冷以養吾之操。

自家有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涵育以養深。

別人不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大。

以虛養心,以德養身;以仁養天下萬物,以道養天下萬世。

涵養沖虛,便是身世學問。

省除煩惱,何等心性安和!

顏子四勿,要收入來;閒存工夫,制外以養中也。

孟子四端,要擴充去;格致工夫,推近以暨遠也。

喜怒哀樂而曰未發,是從人心直溯道心,要他存養。

未發而曰喜怒哀樂,是從道心指出人心,要他省察。

存養宜沖粹,近春溫。省察宜謹嚴,近秋肅。

就性情上理會,則曰涵養。

就念慮上提撕,則曰省察。

就氣質上銷熔,則曰克治。

一動於欲,欲迷則昏。

一任乎氣,氣偏則戾。

人心如谷種,滿腔都是生意,物慾錮之而滯矣。

然而生意未嘗不在也,疏之而已耳。

人心如明鏡,全體渾是光明習染薰之而暗矣。

然而明體未嘗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果決人似忙,心中常有餘閒。

因循人似閒,心中常有餘忙。

寡慾故靜,

有主則虛。

無欲之謂聖,寡慾之謂賢;

多欲之謂凡,徇欲之謂狂。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慾則寬。

人之心境,多欲則忙,寡慾則閒。

人之心術,多欲則險,寡慾則平。

人之心事,多欲則憂,寡慾則樂。

人之心氣,多欲則餒,寡慾則剛。

宜靜默,宜從容,宜謹嚴,宜儉約,四者切己良箴。

忌多欲,忌妄動,忌坐馳,忌旁騖,四者切己大病。

常操常存,得一恆字訣。勿忘勿助,得一漸字訣。

敬守此心,則心定;斂抑其氣,則氣平。

人性中不曾缺一物,

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君子之心不勝其小,而氣量涵蓋一世。

小人之心不勝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怒是猛虎,欲是深淵。

忿如火,不遏則燎原。

欲如水,不遏則滔天。

懲忿如摧山,窒慾如填壑。

懲忿如救火,窒慾如防水。

心一鬆散,萬事不可收拾。

心一疏忽,萬事不入耳目。

心一執著,萬事不得自然。

一念疏忽,是錯起頭。

一念決裂,是錯到底。

古之學者,在心上做工夫,故發之容貌,則為盛德之符。

今之學者,在容貌上做工夫,故反之於心,則為實德之病。

只是心不放肆,便無過差。

只是心不怠忽,便無逸志。

處逆境心,須用開拓法;

處順境心,要用收斂法。

世路風霜,吾人煉心之境也。

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

世事顛倒,吾人修行之資也。

青天白日的節義,自暗室屋漏中培來。

鏇乾轉坤的經綸,自臨深履薄處得力。

名譽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隱忍中大。

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詳,是處事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灑脫,是養心第一法。

喜來時,一檢點。怒來時,一檢點。怠惰時,一檢點。

放肆時,一檢點。自處超然,處人藹然,

無事澄然,有事斬然,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靜能制動,沉能制浮,寬能制褊,緩能制急。

天地間真滋味,惟靜者能嘗得出。

天地間真機括,惟靜者能看得透。

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

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

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

有智慧者,才情決然不露。

意粗性躁,一事無成。心平氣和,千祥駢集。

世俗煩惱處,要耐得下。

世事紛擾處,要閒得下。

胸懷牽纏處,要割得下。

境地濃艷處,要淡得下。

意氣忿怒處,要降得下。

以和氣迎人,則乖診滅。以正氣接物,則妖氛消。

以浩氣臨事,則疑畏釋。以靜氣養身,則夢寐恬。

觀操存,在利害時。觀精力,在飢疲時。

觀度量,在喜怒時。觀鎮定,在震驚時。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

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

輕當矯之以重,浮當矯之以實,褊當矯之以寬,執當矯之以圓,傲當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