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壯簡介

陳子壯簡介

陳子壯,字集生,號秋濤,廣東南海沙貝村(今屬廣州市白雲區石井鎮沙貝村)人,生於公元1596年,罹難於1647年,享年51歲。

子壯少聰穎,是“七歲能文”的神童。有一年中秋佳節看不見月光,一位在陳家赴宴的嘉賓頗感遺憾,便信口吟兩句古詩:“天公今夜意如何,不放銀燈照碧波”。年僅七歲的陳子壯聽罷,即隨口應句:“待我明年游上苑,探花因便問嫦娥”。詩句一落,贏得滿堂喝采讚嘆。更為巧合的是,時隔16年後,陳子壯果然高中探花,成為嶺南傳誦一時的佳話。

陳子壯生性耿直。那時奸賊魏忠賢等把持朝政,曾想籠絡他,要他寫“元勛”二字送給魏;陳對此極為反感,不寫。一次典試,他還撰文揭露和論述歷代宦官之禍,進呈給皇帝,因此,陳子壯與父親同時被削職歸里,居於廣州的鹽倉街。魏忠賢集團垮台後,他才得復出,任職禮部右侍郎。但因抨擊時弊,不合崇禎心意,再度罷官,隱居在白雲山雲淙別墅,在城南重興南園詩社,與“牡丹狀元”黎遂球、南園後五子歐主遇、女歌人張喬等,在抗風軒內常舉行文酒之會,至感國事日非,痛心報國無門。

不久清兵入關,勢如破竹,先後分立的南明政權均被各個擊破。隆武二年(1646年),廣州城陷,陳子壯和弟弟陳子升毀家紓難,捐資募兵,在南海九江舉旗誓師,南明永曆帝授他以東閣大學士,封兵、禮二部尚書的官職,領上方寶劍,總督廣東、福建、江西、湖廣軍務。他和陳邦彥、張家玉等義軍,在廣州城郊、增城、清遠、高明一帶互為犄角,狙擊清軍。後來這三人被人稱為“嶺南三忠”。他們又會集舟師六千餘乘戰船進攻廣州,可惜因城中內應失誤,謀泄事敗。這一仗,陳子壯的大兒子壯烈捐軀。最後,在高明縣三洲的保衛戰中,因清兵掘地道偷襲城池,兵敗被俘。

清廷鷹犬兩廣總督佟養甲以殺害陳的幼子相要脅,妄圖逼他變節。陳子壯卻寧死不屈,說道:“權操手,不在子壯”。佟養甲逼降不成,老羞成怒,想了一條殺一儆百的毒計,將陳子壯處以慘無人道的“鋸刑”,即將人從頭頂向下,鋸成兩片。但因人的軀體晃動,無法鋸下去。據說,這時陳子壯對劊子手高喊:“蠢才,界(鋸)人需用木板也!”劊子手才領悟用鋸行刑的方法。至今“界人須用板”的典故,仍在廣州父老當中流傳。行刑時,佟養甲“遍召廣州諸紳,坐堂上觀其受刑以懼之”,還兇惡地問道:“諸公畏否?”可是陳子壯依然罵不絕口。

在20世紀五十年代末期,編劇家黃錫齡曾據此典故編成大型歷史粵劇,名叫《血染越王台》,各地紛紛上演,社會影響頗大。近年廣州市文物管理處在沙貝村陳家祠建立陳子壯紀念館,作為市文物保護單位,以紀念陳子壯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