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簡介

土木之役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至八月,明軍在大同、宣府等地反擊蒙古瓦剌部進犯明邊的大規模軍事行動。

英宗正統年間,蒙古瓦剌部崛起,其勢力東至遼東地區,西達今新疆、青海等地,不斷出兵南擾明朝邊境。是時,有識之士紛紛向英宗朱祁鎮上疏,建議加強北邊防務,以防不測。而英宗在宦官王振的蠱惑下,竟一味尋歡作樂,不作任何戰備措施。

七月,瓦剌太師淮王也先以明朝刁難其貢使並私毀姻約為由,分兵4路,大舉進犯明邊:脫脫不花與兀良哈攻遼東;派別將攻甘州(今甘肅張掖);也先親率精銳攻大同;阿剌知院攻宣府(治今河北宣化)、赤城。其軍事企圖是:也先主力進攻大同,引誘明軍西上,尋機殲滅,其餘3路作牽制性進攻,待殲滅明軍主力後,直逼北京。

十一日,也先軍至貓兒莊(今內蒙古察哈爾右翼前旗東南),明右參將吳浩率軍迎戰,敗績。十五日,大同總督軍務宋瑛、總兵官朱冕迎戰於陽和口(今山西陽高西北),因諸將悉為太監郭敬節制,師無紀律,幾全軍覆沒。塞外城堡,接連失陷。阿剌知院所率北路軍自獨石口南下,於七月十五日,包圍馬營堡(今河北赤城西北),十八日,守備楊俊棄堡而逃。阿剌又攻破永寧城(今河北延慶)。脫脫不花所率東路軍於七月中旬包圍鎮靜堡(今遼寧黑山西北),遭到明守將趙忠頑強抵抗,被迫撤圍而去,途中攻克驛堡屯莊80處。

前線敗報頻傳,英宗不顧諸大臣的反對,在王振的蠱惑與挾持下,匆忙率軍50萬人親征,一切軍務交由王振專斷。因戰備不足,敗報不斷,明軍軍心不穩,厭戰情緒強烈。八月初一日,明軍進抵大同,也先為誘明軍深入,故意主動北撤。王振仍欲進軍。當其親信大同鎮守太監郭敬向他密報陽和等地慘敗的情況之後,他又變得甚為驚恐,遂倉促決定撤軍。下令自大同經由紫荊關(今河北淶源東北)回京,行至40里處,王振恐大軍過境損壞他在老家蔚州(今河北蔚縣)的田園,突然改變主意,舍易求險,趨師奔向宣府,致明軍側背暴露在瓦剌軍的攻擊之下,且為其追擊明軍留下了充足的時間

初十日,明軍退至宣府,瓦剌大隊騎兵追襲而來。英宗先後派恭順侯吳克忠、成國公朱勇率軍斷後拒敵,俱戰敗。十四日,退至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南20里)。王振為等候他的輜重車千餘輛,不顧隨從文武官員入保懷來的正確主張,武斷下令紮營土木堡。當夜即被瓦剌軍包圍,陷入糧盡水絕,人困馬乏的險境。土木堡地勢較高,掘地2丈而不得水,堡南15里有河,已被瓦剌軍控制。也先揮師由土木堡西北的麻谷口發起進攻,明將都指揮郭懋率守軍奮戰1夜,頂住瓦剌軍的攻擊。十五日,瓦剌軍佯退,也先遣使詐稱議和,英宗派通事2人赴瓦刺營談判。王振以和談將成,竟下令拔營,南移就水,陣營遂亂。瓦剌軍趁機四面圍攻,以騎兵突陣而入,揮長刀砍殺。明軍突遭襲擊,隊伍益亂,加之對各種火器未能熟練掌握,尚未發揮作用即全軍潰敗,死傷過半。隨從大臣英國公張輔、兵部尚書鄺野等50餘人遇難,英宗被俘,王振亦死於亂軍之中。

點評:明軍的慘敗,充分暴露了明廷政治上的腐敗和軍事上的無能。相反,也先的作戰指揮則比較主動靈活,以2萬軍隊,在面臨數十萬明軍優勢兵力的迎戰下,主動由大同退至塞外,引誘明軍出塞,尋機殲擊。初戰告捷,即步步深入。待明軍飢疲不堪,倉皇撤退時,不失時機地進行追擊,給明軍以殲滅性打擊,創造了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一般認為,土木之敗,是明王朝由盛變衰的轉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