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對聯


蓮開千葉,蔭被四鄰。 東林寺。 西乾:即西天。 敷:普遍

廬岳鍾靈,虎踞龍盤擁梵剎;
遠公開法,宗明義朗曜中天。 東林寺山門。 遠公:即慧遠。 曜:照耀

寶剎重新,梵宇共匡廬爭勝;
法流再續,蓮宗與天地同春。 東林寺山門

 

東林勝跡傳中外;
蓮社高賢耀古今。

黃逸夫題東林寺山門

瑞氣籠靈區,車水馬龍朝聖地;
梵音滿山谷,溪聲松籟奏瑤章。 東林寺山門。 靈區:喻佛寺。 瑤章:美好的樂章

為法忘安常住世;
傾心佛事永輸誠。 東林寺護法殿。 輸誠:表達誠心

住童子地而護法;
現宰官身以降魔。 東林寺護法殿。 童子:指菩薩。 宰官:謂韋陀為降魔護法之主宰

大法重新,仰賴龍天擁護;
威靈遠震,保綏眾庶安寧。 東林寺護法殿。 龍天:天龍八部中龍眾與天眾

恨我遲來,倚石難聞三笑矣;
憐君早至,飲泉能淨六根乎。 陸偉廉題東林寺護法殿

笑破肚皮人不識;
袋裝塵世我全知。 東林寺彌勒殿

布袋全空容甚物;
跏趺半坐笑何人。 東林寺彌勒殿。 跏趺:佛陀之坐法

東土樹蓮宗,自成一脈;
西方有佛陀,廣接群生。 東林寺彌勒殿

 

慧性真空,本來無生無滅盡;
塵心妄動,自然有起有沉淪。

東林寺彌勒殿

華表圓因,顯如來成始成終之道;
嚴彰實果,示眾生心作心是之門。 印光題東林寺神運寶殿。 圓因:圓滿圓融之因緣。 心作:指心之作業,即三業中之意業。 心是:謂法身

神瑞肇興,如有高賢當勝起;
運光再耀,實緣久暗必重明。 東林寺神運寶殿

慈雲重降,萬類同欣霑化雨;
麗日普照,千山共茂飲春光。 東林寺神運寶殿

入寺始知山竅妙;
登峰便見小城雄。 傅金龍題東林寺善財廳

入座奇峰堪作畫;
到門活水好烹茶。 閔孝同題東林寺善財廳

寶綱交羅千剎佛;
金輪坐斷十方空。 黃瑞伯題東林寺千佛塔

蓮社集高賢,同皈淨土;
石壁留勝跡,寄望後人。 東林寺念佛堂

誓隨古德高賢,皈依淨土;
願藉宏名聖號,覲見如來。 東林寺念佛堂

 

念佛淨風,始有廬山揚中外;
持名易道,大弘末法度沉淪。

東林寺念佛堂

慧炬照百千劫,三根普照;
遠程隔十萬億,一念橫超。 張康臨題東林寺念佛堂

有意訪僧來蓮社;
無心送客過虎溪。 東林寺客堂

慕德親賢,有意訪僧來蓮社;
忘情遂性,無心送客過虎溪。 東林寺客堂

虎溪聚三人,三人三笑語;
蓮池開一葉,一葉一如來。 東林寺三笑堂

舍西方捷徑,九界眾生上何以圓成佛道;
離淨土法門,十方諸佛下不能普利群蔭。 印光題東林寺大殿

法門廣大,普被三根,因茲九界同歸、十方共贊;
佛願洪深,不遺一物,故得千佛並闡、萬論均宣。 印光題東林寺大殿

集名流結蓮社,十八高士發願同修,早慕勝因歸淨域;
創梵宇始遠公,各百餘年傳燈無盡,又看神運現精藍。 東林寺大殿

開淨土一宗,相傳震旦有情,念佛初從蓮社始;
攬匡廬全勝,應許晉家高士,清游更渡虎溪來。 東林寺大殿

 

大雄神廟,傳慧遠依林、鑒真卓錫、智恩渡海,千年勝跡猶存,念佛唯宗此寺;
特異蓮峰,正香爐日照、玉峽轟雷、花徑碎雲,萬仞開天無際,轉輪合在斯山。

東林寺大殿

我法妙難思,此義甚深,此行極易,以本願故, 只須持誦佛名,即必得生報土,宜爾一心歸命;
斯門真殊勝,其攝最廣、其用至周,實大希有, 苟能冥懷他力,定然永脫輪迴,若當就路還家。 東林寺大殿。 報土:彌陀之極樂國土

釋迦教義慈悲,溯慧遠開宗結社,法水長流,自古修持多證驗,要知微妙因緣,心地本來通佛地;
祖國山河壯麗,贊匡廬毓秀鍾靈,英才輩出,當今建設兩文明,始信莊嚴功德,東方原不隔西方。 東林寺大殿

塵消古鏡光愈遠;
風定寒潭水自平。 釋傳印題東林寺

妙觀自在窮三際;
正覺圓通納太虛。 釋傳印題東林寺

靜里觀時化;
道入緣慮盡。 釋傳印題東林寺

赴感忘機,一月普現一切水;
隨類示身,一切水月一月攝。 釋傳印題東林寺

事虛攬理,無不理之事,故寂而常照;
理實應緣,無礙事之理,故照而常寂。 釋傳印題東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