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瀋陽市故宮對聯欣賞


好官況昧清如此;
君子交情淡不妨。
——佚名題瀋陽故宮書房
三春桃李東皇染;
萬里風雲北極生。
——佚名題瀋陽故宮十王亭
  (十王亭在故宮大政殿前,東西排列十座方亭。“東皇”,天神之一,掌管百花。)
雲縵日華,詒謀承燕翼;
竹苞松茂,肯構煥翬飛。
——佚名題瀋陽故宮迪光殿
念茲戎功,用肇造我區夏;
慎乃儉德,式勿替有歷年。
——清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題瀋陽故宮崇政殿
帝命式於九圍,本支百世;
天心佑夫一德,承敘萬年。
——佚名題瀋陽故宮保極宮
仿天一藏書,豳館岡原揚大烈;
應奎三懸象,沛宮父老慶同文。
——佚名題瀋陽故宮嘉蔭堂
  (嘉蔭堂在故宮文溯閣之前。“豳館”,相傳為周代公劉的居處,在陝西省邠縣,此指嘉蔭堂。)
古今併入含茹,萬象滄溟控大本;
禮樂仰承基緒,三江天漢導洪瀾。
匾額:聖海沿回
——清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題瀋陽故宮文溯閣北
  (文溯閣是專為存貯清代大百科全書《四庫全書》所建的樓閣,書忌火,以黑瓦為頂,寓含著“以水克火”之意。而窗柱等不飾紅金等暖色,也有這一層“取吉避災”的用意。文溯閣後面,有抄手殿廊連線著仰熙齋,齋後為九間房,其中有芍藥圃、梧桐院等。這是乾隆皇帝“東巡”時的讀書之所。縱觀整個西路格局,院落層次清晰,套院相接而不亂,花草樹木點綴其間,的確是讀書作畫的理想“仙界”。乾隆皇帝對《四庫全書》視如珍寶,每次東巡時都要親自查閱翻檢,體味讀書之樂。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七十三歲高齡的乾隆第四次來到盛京,看這裡新建的宮殿和文溯閣中盈架而陳的《四庫全書》後,不勝感慨,揮毫命筆,寫下了一首長詩:“老方四庫集全書,竟得功臣莫幸如。京國略欽淵已匯,陪都今次溯其初。源寧外此園近矣,津以問之莊繼者。搜秘探奇力資眾,折衷取要意廑予。唐函宋苑實應遜,荀勒劉歆名亦虛。東壁五星斯聚朗,西都七略彼空儲。以雲過洞在滋爾,敢日絡民合是欽。敬免天聰文館辟,必先敢懈有開余”。這首詩的墨跡,至今仍高懸於文溯閣中。乾隆帝同時又御筆親題了兩副楹聯。)
古鑒今以垂模,敦化川流區脈絡;
本紹聞為典學,心傳道法驗權輿。
——清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題瀋陽故宮文溯閣南

神聖相承,恍睹開國宏猷,一心一德;
子孫是守,長懷紹庭永祚,卜世卜年。
——清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題瀋陽故宮大政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