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名勝聯集錦


夜深惟有鳥聲啼。 虞守愚題白鹿書院文會堂

草色松蔭,靜中嘉興;
天光雲影,物外幽情。 虞守愚題白鹿書院文會堂

詔有格言,求真才子正學;
教無異術,體玉理於常行。 邵寶題白鹿書院文會堂

白鹿洞主有規,名教中皆是樂地;
紫陽夫子雖遠,川流上自有餘師。 白鹿書院文會堂

一簾風雨王維畫;
半壁雲山杜甫詩。 白鹿書院文會堂

詩寫梅花月;
茶烹穀雨香。 白鹿書院文會堂

門臨知水,窗到仁山,坐來有許多真領會;
鳥說天機,花呈生趣,到此愁不做好文章。 曹龍樹題白鹿書院文會堂

雨過琴書潤;
風來翰墨香。 白鹿書院文會堂

座列千秋延五老;
窗開十里納重湖。 曹龍樹題白鹿書院文會堂

泉清堪洗硯;
山秀可藏書。 白鹿書院御書閣

五老忘年,白鶴巢雲紀歲;
孤亭無侶,丹霞射影看山。 徐復吾題白鹿書院朋來亭

五老此間惟獨對;
孤亭之外有朋來。 曹龍樹題白鹿書院獨對亭

諸峰已愜意;
更有最高亭。 徐岱題白鹿書院高美亭

半壁江山,六朝雄鎮;
一樓風月,幾輩傳人。 洪雅存題庾樓,晉代名將庾亮所建

如此江山,何幸不才來領郡;
亦談風月,每逢佳興即登樓。 張寅題庾樓

半壁江山真劇郡;
一樓風月幾傳人。 庾樓

庾匡千里開生面;
章貢雙流照此心。 阮元題江西藩署

排闥兩峰青,欣輪奐齊雲,環雉堞更上一層,盡見匡廬真面目;
乾霄千丈紫,恐鋒芒過露,斂龍光深藏什襲,如羅星宿壯心胸。 鄭仁圃題匣劍樓,位於廬山雙劍蜂對面的九江府衙門前。 輪奐:高大華美、眾多

楓葉四弦秋,棖觸天涯遷謫恨;
潯陽千尺水,勾留江上別離情。 白公洞。 棖觸:觸撥。 勾留:逗留

但是人家有遺愛;
曾將詩句結風流。 阮元集句題白公洞

琵琶千古恨;
楓葉一江秋。 劉文約題白公洞

太極通書傳道統;
匡光潯水助文章。 濂溪書院,位於九江府城內豐儲坊都察院左,明嘉靖年間由陳洪濛建。 太極通書:指周敦頤所著《太極圖說》和《通書》

白荻波光當岸繞;
黃梅山色過江來。 黃五雲題鎖江樓,位於九江東北長江邊的一山坡上,始建於明萬曆十三年,樓分三層

座倚江雲開素氎;
天垂岳翠涌青蓮。 熊香海題鎖江樓。 氎:細棉布

我佛西來,峨眉雪朗;
大江東去,震旦春長。 熊香海題鎖江樓。 震旦:古代印度對中國的稱呼

望中吳楚穹千里;
樓下波濤集九江。 鎖江樓

霹靂一聲雷,依然大地山河,才識得開拳見掌;
面向三世佛,直至寶玉樓閣,也無非吃飯穿衣。 熊光題鎖江樓

浪抱孤城走;
天低九派流。 鎖江樓

陶潛縣裡看花落;
庾亮樓中對月明。 鎖江樓

古剎有真如,最莊嚴七層寶塔;
老僧無障礙,大供養一個廬山。 唐蝸寄題能仁寺,原名承天院.位於九江東部,始建於南朝梁武帝年間,現存建築為清代重建,是九江著名的三大叢林之一。內有大雄寶殿、金剛殿等,為九江市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

石船天外飛來,恐期人深沉苦海,誤入迷津,幸逢鐵佛燈傳,憑一念慈悲普濟;
寶塔雲間插去,看此地會沒無遮,參乘最上,更對廬峰煙裊,結千秋香火良緣。 能仁寺大雄寶殿

七層寶塔為禪杖;
一個廬山作缽盂。 唐英題能仁寺大雄寶殿

寒城深落木;
古寺靜鳴鐘。 能仁寺大雄寶殿

且住為佳,到此何妨小坐;
浮生若夢,勸君不必多忙。 彭玉麟題紺園且閒亭

天鏡照晴空,謫仙去後來坡老;
石鐘留勝跡,小姑依舊對彭郎。 潘偉如題江天一覽亭

滄江艷月,紫阜壚煙,漁具亦賓儔,眼底風暉足瀟灑;
紅雨漲天,綠陰滿徑,琴樽忘主客,雲中樓觀是神仙。 徐樹錚題昭忠祠聽濤眺雨軒

拍岸涌驚濤,遼海月明聞鶴語;
回欄憑砥柱,滄江雲臥有龍吟。 徐樹錚題昭忠祠船廳。 鶴語:鶴鳴

飛氣吐長虹,天與大江成鎖鑰;
騫身摘星斗,人從絕頂看光芒。 徐樹錚題鎖江亭

鳥啼花笑四時好;
天闊雲收八面開。 成發翔題鎖江亭

長笛不吹江月落;
高樓遙吸海雲來。 曾國藩題觀音閣

湖平兩岸闊;
花滿九江春。 集句題天后宮

九江孔竅,以享以祀;
五人為伍,乃聖乃神。 集句題五顯廟。 孔竅: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