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常用的名言佳句警句

6.民眾

積力之所舉,即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即無不成也——《文子·下德》(**注——積力:全成之力。舉:舉動,行動。即:就。)

莫三人而迷——《韓非子·內儲說上七術》引古語(**注——三人:指多數人。意謂沒有多數人的意見就會迷惑。)

7.為政

政貴有恆——《尚書·畢命》:“~,辭尚體要,不惟好異。”(**注——恆:長久不變。)

有理而無益於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無益於事者,君子弗為——《尹文子》卷上(**注——弗:不。為wéi:做。)

居之以強力,發之以果敢,而成之以無私——宋·蘇轍《新論中》(**注——居:平時。發:發動。果敢:堅決勇敢。意謂國家平時要有實力,發動一件事要堅決勇敢,取得成功必須無私。)

政綱雖舉,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澤雖布,必思及其所未周——《宋史·薛極傳》(**注——益:增益,擴大。未至:沒有達到的地方。及:及到。未周:沒有覆蓋的地方。)

上安下順,弊絕風清——宋·周敦頤《拙賦》(**注——弊:弊端。絕:絕跡。風:風氣。)

8.納諫

先民有言,詢於芻蕘——《詩經·大雅·板》(**注——先民:古代賢人。詢:詢問,請教。芻蕘chúráo:割草打柴的人。)

千夫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宋·蘇軾《講田友直字序》(**注——夫:一般人。諾諾:連聲答應,表示順從不違。士:有識見的人。諤è諤:直言爭論。)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經誤者在諸子——漢·王充《論衡·書解篇》(**注——宇:屋檐。失:失誤。草野:指民間。經:儒家經典。諸子:諸子百家。)

9.審時適變

苟利於民,不必法古;苟周於事,不必循舊——《淮南子·氾論訓》(**注——苟:如果。法:取法。周:合。循:遵循。)

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時——宋·蘇軾《應制舉上兩制書》:“~。時者國之所以存亡,天下之所最重也。”(**注——治:治理,掌握。不若:不如。時:時機,時勢。)

讀書名言佳句警句帶作者
關於學習的名言佳句警句大全
關於讀書的100句名言佳句警句
關於中國古代詩詞中的名言佳句警句
關於讀書的名言佳句警句100句
大學生勵志讀書名言佳句警句
勵志讀書名言佳句警句
學習讀書名言佳句警句
學生讀書名言佳句警句
勸導學生努力學習的名言佳句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