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簡介

劉徹

劉徹(前156—前87),西漢皇帝,史稱漢武帝,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統帥。

劉徹是漢景帝子,初封膠東王,後立為太子。公元前141—前87年在位。武帝承文景之治而即位,為鞏固統一的封建國家和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進行了多方面的活動。元朔二年(前127),武帝下推恩令。隨後,又制訂左官律和附益之法,嚴懲仕於諸侯王的犯罪官吏,嚴禁朝臣外附諸侯王,限制諸侯王結黨營私。諸侯惟得衣食租稅,不得參與政事。元鼎五年(前112),漢武帝藉口列侯所獻酎金分量和成色不足,奪爵106人。諸侯王、列侯的勢力日益衰落。為了加強皇權,武帝於北軍置八校尉,又設期門、羽林軍。他在裁抑丞相職權的同時,提拔許多賢良文學或上書言事的士人,讓他們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又把京畿七郡之外的郡國劃分為13州部,每州派部刺史一人,按六條問事,考察吏治。此外,還任用一批酷吏,打擊各地的不法豪強,以維護封建統治秩序。

武帝即位不久,就著手準備對匈奴發動大規模的軍事進攻。元朔二年,衛青擊敗匈奴,收復了河南地(今內蒙古河套地區。漢置朔方郡、五原郡,並從內地移民10萬到那裡定居。元狩二年(前121)春,霍去病獲匈奴休屠王祭天金人。同年夏,攻至祁連山。漢政府在河西地區,先後置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匈奴經過漢軍幾次打擊,被迫遠徙漠北,此後再無力進行嚴重騷擾。為了對匈奴發動攻勢,漢武帝還派張騫出使西域,溝通了漢與西域各族之間的經常聯繫。對閩越、東甌和南越的少數族政權,武帝利用其內部矛盾,分別加以征服,置於漢政府的直接管轄之下。與此同時,又在西南夷地區設定郡縣。漢武帝還派兵從海陸兩道攻入朝鮮,設定真番、臨屯、樂浪、玄菟四郡。

由於對邊境各族用兵,使得國家長期積累的財富趨於枯竭,許多富商大賈囤積居奇,牟取暴利。為了解決國家財政困難,武帝除了賣武功爵和募民入粟入奴婢拜官以增加收入外,又實行鹽鐵官營和均輸、平準等經濟統制措施,並法定貨幣官鑄,府庫歲入因而大大充實。他頒布算緡、告緡令,以打擊積貨逐利的商賈。武帝又著力治理黃河,使其幾十年不再為患。由於武帝的重視,各地的水利事業也有比較大的發展,關中地區的漕渠、龍首渠、六輔渠和白渠等著名水利工程,對促進農業生產都起了重要作用。

在思想文化領域,武帝獨尊儒術而罷黜百家。中國皇帝有年號,始於武帝。他還立太學、置博士弟子,令州郡舉茂才、孝廉,培養和提拔了大批儒生充任各級官吏。但他真正重用和依靠的大臣,卻多是熟習儒術而又深諳刑法的人。他因為幻想長生不死,又尊禮方士,迷信鬼神。武帝晚年,各地頻繁發生農民起義,征和二年(前91)巫蠱事件引起戾太子的武裝叛亂,與政府軍在長安城內混戰多日,死者數萬人。次年,遠征匈奴的軍隊又幾乎全軍覆沒。這一系列打擊,使年老的武帝深悔自己過去勞民傷財。當桑弘羊建議募民屯田輪台時,他下詔拒絕,表示不再擾勞天下。後元二年(前87)武帝病死。

漢武帝是雄才大略的封建政治家,在他統治期間,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得到了鞏固,中國開始以一個高度文明和富強的國家聞名於世。